2025-2026学年吉林长春高一(上)期末试卷地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城镇化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镇的数量和规模

【2】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下列现象中,与城镇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B.水体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D.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2、下图示意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分布特征大致表现为(     

A.由西向东递减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2】结合图示可知,与地壳厚度大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总量

B.海拔高度

C.降水量

D.人口密度

3、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下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下游河道狭窄

B.地势低平,流速慢

C.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

D.河道弯曲

【2】图示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上游修建水库②流域降水量减少③上游植树造林④人们在沙洲上挖沙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二叠纪末期盘古超级大陆形成,世界范围内陆续形成了一系列山系,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内陆。此期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造成大气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快速增加,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原因有(     

①构造运动②恐龙出现③岩浆活动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二叠纪末期,地球陆地的气候变得更为(     

A.冷干

B.暖干

C.冷湿

D.暖湿

【3】科学家推断一个物种灭绝,主要是依据(     

A.古生物化石

B.矿产分布

C.地层顺序

D.岩石类型

5、此次地震发生时,在日本西岸近海海域船舶上的人感觉到(     

A.无感觉

B.上下颠簸

C.左右摇摆

D.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摆

6、2019年6月10日某旅游团到山东泰安旅游。北京时间11:00,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游车左前方射入车内,那么此时旅游车行驶的方向大致为(     

A.正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7、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北半球被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示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自然带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形

8、骆驼刺是一种落叶灌木,其典型特征是根系发达、叶片细小(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骆驼刺形态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水热

D.土壤

【2】推测骆驼刺的生长习性为(     

①喜高温②耐干旱③抗风沙   ④需沃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骆驼刺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9、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冲积扇与河口三角洲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河口三角洲仅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④河口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与冲积扇相比,河口三角洲所在地区(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显著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下图为我国北方某中学校园一棵树夏季和冬季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树木属于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该树木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近日,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早侏罗系地层中,发现一个体长约1.7米的恐龙幼体化石,约3岁,不属于任何已知属种。该幼体化石的牙齿呈叶状,是一-类植食性恐龙,食物以蕨类和松柏类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测,侏罗纪时期禄丰的地理环境可能为(     

A.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B.气候湿热,植被茂盛

C.海洋广布,生物丰富

D.地质活跃,地震频发

【2】地层被喻为研究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列关于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丰富煤炭的地层,反映了形成时的环境较为干燥

B.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可能出现新的地层在下,老的地层在上

C.某一地层在某地缺失,是因为地层形成后被外力大量侵蚀

D.玄武岩形成于浅海环境中

12、也门索科特拉岛的龙血树树液或树脂呈深红色,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下面图1为也门索科特拉岛上的龙血树景观图,图2为当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推测当地龙血树叶片的特征是(     

A.扁平而宽阔

B.厚且表面有蜡质

C.质地软而轻薄

D.冬季变黄落下

【2】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     

A.适应湿热的气候

B.抵御强烈的风沙

C.增加接受光照的面积

D.收集雨水

13、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殷墟作为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其中亚长牛尊(如下图)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其原型是喜暖湿环境的圣水牛,现已灭绝,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安阳发掘出圣水牛骨骼的地层形成于(     

A.寒武纪

B.白垩纪

C.古近纪

D.第四纪

【2】关于圣水牛生活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草原广布

B.风沙肆虐

C.湖沼遍布

D.植被稀疏

14、下图为不同纬度的两个海洋观测站同时期测得的水温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相比b观测站,a观测站处(     

A.纬度位置较高

B.海水蒸发量大

C.表层水温季节变化更明显

D.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

15、俄博梁分布着大面积的雅丹地貌,因为气候极为干旱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干旱之地,摄影师竟然意外地拍摄到了壮观的雨幡彩虹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地貌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2】关于雅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②地貌走向与风向垂直

③区域内地表物质较松散④地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1230日,哈尔滨某道路两侧出现雾凇现象(左图)。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枝上产生的白色冰晶。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雾凇景观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雾凇景观的形成,主要因为右图中(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3】观赏雾凇景观的最佳时间是(     

A.晴朗微风的清晨

B.温暖多云的正午

C.狂风暴雨的傍晚

D.细雨蒙蒙的午夜

17、下表示意吉林公主岭和湖南祁阳两地土壤的基本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有机质含量(g/kg)

氮含量(g/kg)

磷含量(g/kg)

钾含量(g/kg)

pH值

公主岭

22.8

1.40

1.39

22.1

7.6

祁阳

13.6

1.07

1.07

22.1

5.7

【1】[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与祁阳相比,公主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B.土壤矿物质含量高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枯枝落叶多

D.降水多,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

【2】两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护的正确做法是(     

A.公主岭—全面退耕还草

B.公主岭—补充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祁阳—土壤中掺入沙子,增加透气性

D.祁阳—引淡水灌溉,抑制蒸发返盐

18、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2023年10月10日清晨,沈阳市被一场大雾笼罩,高楼大厦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此次大雾的形成与地表辐射冷却相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雾天气出现前,沈阳的天气可能是(     

A.8日阴雨,9日多云

B.8日晴朗,9日晴朗

C.8日阴雨,9日晴朗

D.8日晴朗,9日多云

【2】沈阳市10月9日夜晚(     

A.②减弱

B.③减弱

C.①增强

D.④增强

19、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南北天山山脉之间,呈西部宽而低、东部窄而高的喇叭形,呈三面环山之势。伊犁河谷冬季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内陆偏高,河谷逆温层广泛发育,逆温带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升高0.5℃。图示意伊犁河谷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逆温层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周围山地环绕

C.山谷风环流发育

D.地面积雪覆盖

【2】伊犁河谷逆温层的存在,带来的影响是(     

A.海拔1000米处气温降低

B.增强冬季风的强度

C.缩短河流结冰期

D.减少暴风雪的影响

20、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①~④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2】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地区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②所在地区气候寒冷,夏季短促

C.③所在地区森林常绿,炎热多雨

D.④所在地区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1、2023726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放飞探测气球至约三万米的高空,对大气温度、湿度等特征进行观测。完成下面小题。

【1】探测气球上升过程,测得的气温(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升高至最大高度时,探测气球周边大气可能(     

A.出现雾霾

B.臭氧含量高

C.高度电离

D.对流强烈

22、2023年11月28日,沪渝高速公路荆州、潜江段出现大雾天气(如下图),能见度不足50米,近乎“寸步难行”。高速公路大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引起的浓雾。完成下面小题。

【1】深秋季节,利于大雾发生的条件是高速公路地区(     

A.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

B.降水量多,空气中水汽足

C.比热容小,夜晚降温较快

D.尘埃较多,水汽凝结核多

【2】发生大雾时,高速公路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昼夜温差缩小

【3】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大雾最浓厚的时段为(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午后两点

D.日落前后

23、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和水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弯曲状湖形成的过程是(     

①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河曲

②河曲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截弯取直

③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④河曲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2】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陡崖

24、读冬季某半球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甲地和乙地风向分别为(     

A.偏北风偏东风

B.偏南风偏西风

C.偏西风偏东风

D.偏东风偏南风

【2】以下叙述最可能的是(     

A.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B.甲靠近郊区,乙靠近城市

C.甲处气温低,乙处气温高

D.甲海拔较高,乙海拔较低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个村庄,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夏季月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

(2)甲河流主要靠_______补给,乙河流主要靠_______补给。

(3)甲、乙两条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___,径流量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

26、读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

(2)太阳高度大于00的点是 ,等于00的点是   。B点位于   上(晨线或昏线)

(3)若D点地方时为12时,则A点是 时,B点是 时,C点是 时。

(4)将C、D、E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7、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    生产,因为这里地形    ,耕作面积   ,土地租金______.

(2)B处宜发展    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    ,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    

(3)C处宜发展    生产,既靠近    ,交通便捷,又靠近    ,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    生产,因为    地形不便耕作。

 

28、太阳系中,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是____,它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

29、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____;B国:__________

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写出地球公转至下列位置时的节气: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地球公转从A到C时,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昼长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____和地幔圈中____组成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和太阳光照图(图乙),回答问题。

    甲   乙

(1) 图乙所示节气是北半球 ,此时地球公转到图甲中_____处,再过一周左右,地球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速度较 填快或慢)。

(2)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后一周,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3) 乙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B点的夜长为       

(4)甲图中,当地球从④公转到②时,银川(38°N)正午时人影长度的变化情况

   

 

三、综合题(共5题,共 25分)

33、【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 班加罗尔的高科技产业

课题资料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德干高原南部,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以计算机软件业而著名,为全世界提供计算机软件和服务,被誉为“亚洲的硅谷”。目前,这里集聚的高科技企北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下图示意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

课题思考

(1)说出班加罗尔高科技产业的特点。

(2)简述班加罗尔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

(3)说明班加罗尔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积极影响。

 

34、阅读图文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中图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右图示意该地某时刻3km高空等压面。

(1)此时左图中a、b点之间的气温关系是a___b(选填“低于”或“等于”或“高于”),b地此时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___(选填“晴朗”或“阴雨”)。中图中实线表示___(选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

(2)当发生左图情况时,应出现于中图中的___(时间段),此时左图中c地吹___(选填“海风”或“陆风”)。

(3)右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气温最高的是___

(4)右图中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则C点代表___(选填“城市”或“农村”),该热力环流较为明显的是___(选填“白天”或“夜晚”)。

35、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C____,D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字母是____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

(4)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原因是____

(5)形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白天____,夜间____

36、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   ;B   ;C ;D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2)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图中①代表的是 风带,②代表的是   风带。

(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①②气流在3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带来阴雨天气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7、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___,属于____(填“地表”或“地下”)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__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还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有____

(2)我国有发育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岩,并且气温____,降水总量___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经过长期的____作用而形成。

(3)我国利用喀斯特地貌区的“天坑”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降水多,利于积水

B.地处洼地,工程量小

C.地处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其它电磁波和光污染

D.当地科技发达

(5)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