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一想,写一写,看填上哪个词语更恰当呢?
一( )书 一( )山
一( )鱼 一( )密林
2、按课文内容或古诗内容填一填,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1)爸爸说:“平时肯帮人,____。”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2)唯____,唯____,不如人,当自砺。
(3)有的同学浪费粮食,完全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疾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悯农》中的诗句:____,农夫犹饿死。
(4)“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秋处露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四个节气。
(5)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____,采野蔷薇吗?
3、比一比,再组词。
弯(_____) 精(_____) 苹(_____)
湾(_____) 睛(_____) 平(_____)
州(_____) 般(_____) 第(_____)
舟(_____) 搬(_____) 弟(_____)
4、比一比,组词语。
烧________ 肉________ 鸡________ 炒________ 饭________
浇________ 内________ 鸭________ 吵________ 板________
5、给下面句子填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1)小猪拿着饼干_____________往家跑。
(2)妈妈____________的眼睛闭上了,_____________的眉毛也睡在妈妈_____________的脸上。
(3)_____________的秋儿在沙发上_____________睡着了。
(4)_____________的父亲在_______________地看书。
(5)_____________的公鸡每天天不亮就_______________地打鸣。
6、读拼音,写词语。
kāi diàn jué dìng kǒu zhào gōng fu
zhōng yú wán chéng jiāo huàn xīng qī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______)
2.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江。 (______)
3.“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中“寻觅”的意思是“寻找”。 (______)
4.糖只能用甘蔗汁和甜菜汁熬制。 (______)
5.汉堡包是中国美食。 (______)
8、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今年是鼠年,明年是虎年。(_____)
【2】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条。(_____)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朗读节奏标注正确。(_____)
【4】“妈妈给奶奶买了一个特别大的生日蛋糕,这个蛋糕的味道很特别。”句子中两个“特别”的意思一样。(_____)
【5】“小信诚则大信立”是关于诚信的名言。(_____)
9、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猴皮皮家一共有七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和五只小猴子。____
【2】小猴皮皮是家里最大的猴子,他毛的颜色像巧克力。____
【3】“皮皮”就是“粉红色”的意思。____
【4】皮诺乔是用名贵的木头雕刻成的木偶。____
【5】皮诺乔一说谎鼻子就变长。____
10、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螳螂不会像虫子一样跳。(______)
2.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叫我。(______)
3.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______)
4.我的彩色铅笔像大森林的精灵。(_______)
11、课内阅读。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糖是用____、____熬出来的。熬糖时,要有____,还得有____。
【2】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_____、_____、______。
【3】听了爸爸的话,孩子明白了( )
A.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B.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小红伞
有一天,小白兔挎着一只篮子,带着一把小红伞,出门去采蘑菇。
她来到果园里,看见小刺猬怎么也摘不到树上的果子,就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小刺猬把果子钩下来。小刺猬连声道谢。
小白兔走到一片蘑菇地里,那儿的蘑菇鲜嫩诱人。她刚想采,忽然看见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来。逃跑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小白兔连忙撑开小红伞,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大灰狼没看见小白兔,就走过去了。
小白兔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了危险。她高兴地采起了蘑菇。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小白兔打开小红伞,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这篇文章共有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 )里。
突然——________ 急忙——________
【3】小白兔的小红伞用处可大了:她可以帮小刺猬________,可以帮自己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那么,“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年”便出来掠食吃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
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作“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火光和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看到爆竹的火光,听到爆竹的响声,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1】结合上文可以知道,“安然无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野兽,每到________(时间)就会出来害人。
【3】“年”有哪“三怕”?用“﹏﹏﹏”在文中画出来。
【4】“年”害怕桃符的_______,害怕爆竹的_______和_______,所以人们用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办法来驱赶“年”。
【5】传说中人们驱赶“年”的两个办法,发展到今天就是_______、_______这两个习俗。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喜鹊的新发现
一只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xuán)。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qiáo)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故事里的喜鹊开始只往下看,它认为___________飞得最高。后来它往上看,发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飞得比它高。
【2】联系上下文,“翘首一望”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①往下看 ②回头看 ③向上看
【3】连一连。
传来 远方
伸长 脖子
飞向 歌声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语段。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jiǎn)屋。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1】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人,它懂得什么道理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方面可以体会到小毛虫“尽心竭力”?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一刻也没有迟疑,一点时间也不耽误,一下也不停歇。( )
(2)“织啊,织啊”,小毛虫织了很长时间。( )
(3)小毛虫周游了整个世界。( )
【3】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 )
A.小毛虫织茧 B.小毛虫变成了蝴蝶
【4】这两段文字写了怎样的一只小毛虫呢?( )
A.写了一只可怜的小毛虫。
B.写了一只勤奋并且懂得坚持的小毛虫。
16、照样子或按要求写句子。
1.例:猴子把香蕉抢走了,→香蕉被猴子抢走了。
青蛙把田里的害虫吃光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小弟弟(高兴极了),(手舞足蹈)地跑回家。
爸爸(______),(______)地向医院跑去。
3.例: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你会对彩虹说些什么呢?在横线上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填空
宝岛________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我想对台湾小朋友说:“________”
19、口语交际。
你最喜欢吃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你愿意把它介绍给朋友们吗?来,秀一下你的家乡美食吧。
20、看图写话。
图片中有谁?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什么?仔细观察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