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讨论到底要不要把工地上的树移走?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一般人都认为: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

2、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 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 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门决定立案  

(2)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干扰中剥离出“演绎”的成分,去伪存真,   真相,呈现出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

(3)为了弄清这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老先生跑了许多图书馆,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A. 侦查  厘清  披阅 B. 侦查 理清 批阅

C. 侦察  理清  披阅 D. 侦察 厘清 批阅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涧有泉水在动,水色灰黑, ,冰上绣满花纹,冰下有水在流,气泡儿就浮在水里游走,像一颗灵动的卵石,走走停停,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A.一层厚厚的冰冻结在水面宽阔处

B.水面宽阔处是一层厚厚的冰

C.水面宽阔处就有着一层厚厚的冰

D.一层厚厚的冰在水面宽阔处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各位朋友,我刚刚换了手机,这是我的新号码,请惠存,望多联系。

C.关于明天的研讨会,我们已邀请了王教授,他说一定拨冗出席。

D.“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橘子真甜

韦名

从卧室到大门是十步。

从大门到卧室是十步。

去,还是不去?从卧室到大门的十步,每走一步,去的念头就消减一分,到了门口,已然消失殆尽。从大门到卧室的十步,每走一步,去的念头又增加一分,直到走进方方的卧室里,在方方的床上,老葛把自己躺成一个大大的“因”字。

一切皆有因。

反复了无数次,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无数回。最终,老葛多走了一步,出门。

“怎么这么久?电话不接,信息不回,你坐不坐车?”司机显然等了一肚子火,一见面,就不依不饶地质问,“半夜三更约车,人家觉都没睡好,一大早跑来傻等。”司机大力拉开车门,闪进驾驶室,重重地关门,狠狠地扭车匙点火,猛踩一脚油门。

车子如脱缰的野马向前飞奔。没一点防备的老葛顿时身体向前倾,头碰到了前排座位。

重新坐稳扶好后,老葛打量了一眼司机;一头短发,根根倒竖,像马路上布下的钉子,随时扎人;一件T恤,纯黑,衬得司机坑坑洼洼的脸更黑更糙;一双扶在方向盘上的手,又黑又粗壮,却又布满伤痕……

老葛发现,司机也借着观后镜在观察自己。司机黑黑的下巴和青蛙一样鼓着,满脸敌视。

车子不知走了多久,转进乡间小道。

“下车,加油!”一路无话的司机把车子开进加油站。

老葛瞅了瞅司机,发现司机呵欠连连,疲态毕现。

“小伙子,开了大半天,辛苦了!要不,我替你开一回?”老葛率先打破了沉默。

司机的下巴一鼓一鼓,没应。

继续赶路,车子转了个弯,又驶回公路。

“开车辛苦,年轻时,我开了很多年车。”老葛打开随身带的黑布包,取出一个橘子①,一掰为二,一半递给司机,“解解渴,提提神!”

司机瞪了一眼老葛,没接。

“那个时候,我给老板开货车。货车司机苦并快乐着。”老葛边吃边说,“苦嘛,上班没准点,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货主随叫随到。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天南地北跑,吃住在车上……”

老葛把一个橘子都吃了。

“可要只是苦,年轻嘛,顶顶就过去了。最难受的是委屈受气:超载了,交警罚款扣车—可不超载老板能赚到钱吗?货送迟了,货主不仅给白眼,还要扣钱—可谁不想早交货?出了事故,就大件事了,一年可能 就白辛苦啦……”

说起艰辛,老葛发现,司机几次从观后镜看他,目光柔和了些许。

“当然啦,如果光是苦,那就没人干了。当货车司机也有乐啊!那时,一个月到手四五千,比别人多上好多。每月带着厚厚的工资回家,妻儿高兴,父母欢笑……”

老葛又掏出一个橘子②,还是一掰为二,递一半给司机,“吃吧。我母亲说,出门带橘,平安大吉。”

这回,司机看了看老葛,接了。

“想不到你是前翠!”吃了橘子,司机鼓鼓的下巴瘪了。

“开车辛苦又受气,要有本事,我也不开!”司机告诉老葛,自己因为长得黑,像个非洲人,老遭人嘲笑和嫌弃。常常忍不了一些客人的异样眼光,对客人不礼貌而被投诉,“唉!客人一投诉,公司就处罚!”

“黑?人类有黑黄白棕四类肤色,少了一种,世界就不是五颜六色了!”老葛说得一脸认真,“你肤色黑,是健康、强壮的象征!”

“你真会说话!”司机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不过呢,开车不能当‘路怒族’,和气生财,平安最重要。”老葛刻意说得风轻云淡。

“我呢,光头不怕虱子多。”司机说得无所谓,心里却恨恨的,“这周被投诉了两次,再有一次就得走人。害怕被投诉,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却是你迟到。”

“对不起啊!”老葛真心说。

“客户是上帝,其实我不该对你发脾气。”司机没了敌意,显得有点腼腆。

老葛真心感谢司机送他去办了件对他来讲十分重要的事—去隔壁县的一家农户忏悔,然后去警局自首。办完了这件事,他就解脱了—他将用后半生的牢狱生活,来换取心灵的解脱。

让老葛没想到的是,就在老葛入狱半年后,司机居然来看他。司机说,他真心感谢老葛,挽救了他。他说,因为得不到尊重,老和客人吵架。那一周,他被投诉了两次,反正迟早得走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他想,要是客人又无端让他委屈受气,就一不做二不休……“工具都带上了,可是没拿出来!”

司机给老葛带来了一大袋子橘子③。

“橘子真甜!”司机离开时说。

老葛嘴张了张没告诉司机,他这辈子,没开过货车。多年前的那一次遭遇,老葛要是也遇上带橘子④的人,也许……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葛约车去邻县办一件重要的事,却阴差阳错地使自己脱离困境,也挽救了一个迷途司机。

B.小说多次写了司机的下巴,从鼓起到瘪下去,巧妙地交代了司机从盛怒到消气的心理过程。

C.老葛编造自己开货车的艰辛,主要为了和司机有共同话题,博取司机同情从而消除其怒气。

D.由小说的叙述可以推测,老葛多年前犯罪潜逃,但一直饱受心灵的折磨而选择忏悔和自首。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老葛来回踱步的纠结情态,既展现了他的优柔寡断,又为后文老葛迟到惹怒司机做铺垫。

B.小说通过老葛的视角对司机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司机易怒、粗糙、饱经生活磨难等特点。

C.本文结尾精心构思,与前文形成照应:忏悔自首照应了开头老葛的纠结,探监时的心声也照应了之前司机的愤怒。

D.小说长于细节刻画,语言生动自然。“司机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一句,既表明司机敌意顿消,也暗示普通劳动者的纯良。

【3】小说题目为“橘子真甜”,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词或短语,对作品中四处加点“橘子”所表达的人物情感进行归纳。

【4】小说在开头写道“一切皆有因”,小说中的哪些内容能印证这句话?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名篇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2)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长恨歌》)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在叙述完婚前生活后,用比兴手法引出的沉痛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离家万里,异乡飘泊;“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到世事多艰,鬓毛日衰。

(3)《阿房宫赋》总写阿房宫广阔而高峻全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用典故表达回乡后的感受。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注】①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时与辽邦接近,地属边鄙。②不应弹铁为无鱼:战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曾因自己不受重视,弹铗(宝剑)作歌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③鲁连书: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史记》载,齐将田单攻聊城,久攻不下,鲁仲连修书一封,用箭射入城中劝降,守城燕将见书后,哭泣三日后自杀。田单遂收复聊城,欲封赏鲁仲连,鲁不受而归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外东风雪洒裾”写送别的时间和景象,春天已至,却逢下雪,东风吹雪花舞,雪花飘飞似杨花,隐含惜别之意,格调悲姜,感情沉重。

B.“山头回首望三吴”句,词人由眼前之景写到离别之后,想象梅庭老别去途回首遥望三吴故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C.“不应弹铗为无鱼”化用孟尝君门客冯谖的典故,劝告梅庭老安于职位,不必在意上党地方艰苦,不要因个人得失而牢骚不平。

D.“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赞誉上党地势雄峻,称许梅庭老犹如古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儒,激励梅庭老勿以学官而自卑,笔力豪迈,为友人壮行。

【2】本词最后一句“时平不用鲁连书”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绶,父丹,尝为剑南盐铁、青苗、租庸使,以武在蜀,辞不拜。绶擢进士第,以侍御史副刘赞为宣歙团练使。赞卒,绶总留事,悉库物以献,召为刑部员外郎。宾佐进奉由绶始。

河东节度使李说病,军司马郑儋总其政,说卒,代为节度。时德宗务姑息,方镇若帅死,不它命,即用军司马代之,以和厌众情。至是,帝颇忆绶所献,故擢为河东司马。明年,儋卒,即检校工部尚书,代其使。宪宗立,杨惠琳反夏州,刘辟反蜀,绶建言:“天子始即位,不可失威,请必诛。”选锐兵,遣大将李光颜助讨贼。二贼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扶凤郡,进司空。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入为尚书右仆射。

绶既名胄,于吏事有方略,然锐进取,素议薄之。始就廊下食,在百官上,帝使中人赐含桃,绶见拜之,为御史劾奏。绶惭惧待罪,诏释绶而贬中人。出为荆南节度使,封郑国公。

溆州蛮张伯靖杀吏,据辰、锦州,连九洞自固,诏绶进讨。绶勒兵出次,遣将赍檄开晓,群蛮悉降。吴元济反,佥以绶明恕可大事,乃徙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淮西招抚使。绶引师压贼境,多出金帛赏士,以厚赂谢中人,招声援。既未有以制贼,闭屯弥年不战。宰相裴度谓绶非将才,以太子少保召还,检校司徒,判光禄卿事,进少傅。卒,年七十七,赠太保。

绶才不逾中人,然历三镇,所奏辟及绶时位将相者九人。河东李进贤者,善畜牧,家高赀,得幸于绶,署牙门将。元和中,进贤累为振武节度使,辟绶子澈为判官。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B.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C.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D.在镇九年/尚宽惠/治称流闻/士马孽息/尝大阅/旗帜周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在会闻/金鼓震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佐”指幕宾佐吏,用来指称古代官员手下的谋士食客和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B.“军司马”即行军司马,唐朝中后期是节度使府的重要佐属,其职权涉及行政管理。

C.“公”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在地方任职,拥有朝廷封地,掌管地方的军政权力。

D.“牙门”为古时驻军时,主帅或主将帐前树起牙旗以为军门,所以称之为“牙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绶心系朝廷,因为进献入朝。在刘赞去世之后,他掌管留守事务时,将库中财物全都进献给朝廷,被召入朝任职,开创了向朝廷进献财物的新途径。

B.严绶忠于君王,凭借军功进职。宪宗皇帝时,杨惠琳、刘辟反叛,严绶从维护君主威信的角度出发,建议出兵讨伐叛贼,平叛后,他的官职得到提升。

C.严绶受命讨贼,未作战而得胜。张伯靖反叛,杀死官吏,占据辰州、锦州,联合九洞蛮人,严绶受命进讨,派人带文告开导,众蛮悉数投降。高三语文

D.严绶平叛无方,终被强行召还。吴元济反叛时,朝中众臣都认为他可任大事,他率大军到达,贼人整年不敢出战,又厚赂宦官,让他们声援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绶既名胄,于吏事有方略,然锐进取,素议薄之。

(2)绶才不逾中人,然历三镇,所奏辟及绶时位将相者九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学习是一种投资,考虑投入产出,权衡风险收益……

有人说,学习是一种消费,如果有可能,他要去读n个PhD(博士)

对于你来说,学习是投资还是消费?请从这个问题出发,可以回顾你的学习经历,也可以遐想你的学习前景,来审视你的学习生活,阐述你的思索和体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