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倒爷”这个词语对许多俄罗斯人并不陌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群带着大包小包来往于中俄边境做生意的人被冠以这种特定的称谓。
B.相关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手机用户年平均增长率为22%,今年全球手机使用者数量已超过33亿左右,在全球人口中的普及率达到49%。
C.据报道,这项耗资4.2亿美元的火星探测项目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开发,其中,“凤凰”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最关键的一环。
D.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纪宝成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败屡战,决不放弃。
②沐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但见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便油然而生。
③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④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⑤新一届政府倡导节约之风,严禁官员大吃大喝。然而一些地方政府转变作风仍存在虚与委蛇的现象,阻碍了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
⑥季老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保持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⑦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⑦ C. ③⑤⑥⑦ D. ①②④⑤
3、下列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缩句:白求恩同志鼓舞着我们。
B.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缩句:毛主席在城楼上宣告。
C.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这些道理往往不像泡茶这么简单。
缩句:道理简单。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缩句:这是教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我们要敢于用自己的眼光审视那些名不副实的满分作文,更不要把一味模仿和套用作为取得高分的“终南捷径”,这是有违写作规律的。
B.清华大学毕业生实现综合魅力的提高,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的基础上,对公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
C.完善的规划、细致的预算、周密的方案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D.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周国平这样说:一是读“有用”的书,获取专业知识,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即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二是读“无用”的书,那些哲学人文方面的书籍,未必能改变外在的命运,但能改变内心世界,从而改变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他认为后一种改变更重要。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句古老的谚语,“了解了一切也就原谅了一切”。但生活中,人们很难了解一切。
B.种了颗理想的“种子”在心里,然后锲而不舍地去浇水、施肥,才有希望看到梦想开花。
C.这个小店的臭豆腐外焦里嫩,吃起来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难怪会“臭名远扬”。
D.看了《塞上风云》预告片,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这是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林场驻地设在双城岭的脚下,十多间老式的石头房子,七八个其貌不扬的员工。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都是直属于市林业局单位的国家正式员工。
麻三爷是林场的护林员。他在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40年,由原本肌肤圆浑的后生, 变成了尖嘴利眼瘦削的老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交给了这片山林,而今仍孤身一人。
三爷就要离开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听说,这待遇是林业局局长特批的。
即将离开林场的三爷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不知如何安置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鹰。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鹰,黑底白眉斑的头,下体白色,杂有数目不多的灰黑色小横斑,体 长半米有余。说起三爷与这老山鹰,那还真有不少故事呢。
那还是三爷来林场的第二年。当年轻的三爷巡林到老虎崖时,捡到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雏鹰,心慈的三爷就把它抱回林场养了起来。
用药水擦拭伤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爷慈母般呵护着雏鹰;用棍棒敲羽翅、脚爪、钩喙来锻炼筋骨,一次次从高处抛下来练习飞翔……三爷严父般训练着雏鹰。终于,雏鹰成了能翱翔于蓝天的老山鹰,可它总不肯离开三爷。
三爷巡山,山鹰便在三爷上空盘旋;三爷休息,山鹰便落在三爷脚边嬉戏:三爷走到哪儿,山鹰便飞到哪儿。
那年,木材价格飙升,市场上松柏木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就有不少人动了盗伐山林的歪主意。那天,当三爷巡视到跑马岭时,只见五六个光头后生正挥动着刀斧肆无忌惮砍伐着林木。三爷大声制止,他们非但不听,还挥动着工具缓缓靠过来。“喔欧”一声尖利长鸣,几个后生的头皮被重重挠了一把,随即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后生们捂着伤口,惊恐地望着空中乌云般的山鹰,撒开两腿朝岭下逃去。
还有个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爷巡山不慎跌落老龙峡。山鹰便盘旋在老龙峡上空,凄厉的叫声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听到。听到老鹰鸣叫的人都说,那叫声揪心,瘆人!救三爷回来,人们发现山鹰的嗉子里全是血!
商议老山鹰归宿的问题,几个月前就开始了:跟三爷回城里“老年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场,除了三爷,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给爱心人士饲养,这一天三顿肉,谁喂得起?……老山鹰可顾不了这些,只管“嘭嘭嘭 ”地敲击着它那粗大的钩喙和爪子。
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钩喙和爪子了。一厚层灰白色硬如石头的物质像枷锁一样,套在山鹰的钩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灵活。那次三爷让山鹰追前面不远处一只半大野兔,几番搏斗后,野兔竟从老鹰爪下逃脱了……
几番周折,市动物园总算答应收留这只年过古稀的老山鹰了,离开的时间与三爷离开林场同日。
明天就要离开了,林场特地给三爷摆了欢送宴。喝酒、吃肉、唱山调子,三爷没有半点情致,整个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耳膜里挥之不去的是老山鹰“嘭嘭嘭”的撞击声。三爷提了些水拿了些肉打开了山鹰住的小棚。
甩动粗壮的脖子,重重击打钩喙;抬起硕大的脚趾,狠命地摔打鹰爪。三爷蹲下身,紧紧抱住山鹰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阵子泪。
嘭嘭——嘭嘭——三爷数着山鹰的“嘭嘭”声直到天明。
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圆脸,市老年公寓、动物园的车也就到了林场。
当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打开山鹰住的棚子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山鹰的爪子、钩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着血,那层厚厚的灰白色的硬东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静静地摆在人们面前。
“太不可思议了,老鹰复生的传说还真有!”动物园来的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感叹道。
“当一只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传说真正的雄鹰,会忍着饥饿和疼痛日复一日敲打喙,直到脱落;然后用新长出来的喙将老化的趾甲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趾甲……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获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
三爷呆呆地听着,眼都不眨一下。
催三爷上路的喇叭声再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变卦了:“我的山鹰有勇气重获新生,它理当属于山林;我虽然年老了,但还比得上一只山鹰。不走了,都不走了!
——在这林子里,让这鹰再陪我30年!呵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8期)
【1】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3】结合全文,分析麻三爷的形象。
【4】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情感倾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的心愿。
(2)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相同。
(3)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而准确概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两句是“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_____,_____。”
(3)《动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出师表》中与“诚宜开张圣听”意思相同,形成首尾照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 , ”这两句以不到正午和子夜,很难见到日光和月光来形容三峡两岸山势之高。
(2)《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作者感慨自己虽然喜好美德而自我约束,但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斥的无奈。
(3)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自己住在喧嚣的闹市却无心灵的纷扰的原因是“ ”。
(4)《离骚》中的“ ”以反问的形式发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赤壁赋》中,苏轼描写水气笼罩江面,波光与星空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种树郭橐驼传》中,老人树种得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借笛声表达思绪,寄托情感,如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实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将钉头和米粒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在诗词中运用“月”这一意象来表达种种情感,比如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类似的诗句、词句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泊岳阳楼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浩瀚,山城高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 “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 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E. 本诗承转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化之妙。
【2】《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丸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紞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紞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令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渣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③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盍去诸(________________)(2)使者熟视之(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祖独往经理其殡:
A.经路,治理 B.担任主管 C.处理、料理 D.常理、道理
(2)向多逋民:
A.逃亡 B.拖延 C.散乱 D.怠慢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斩右大指以自黜 问征夫以前路
B.即以其事属之 其就能讥之乎
C.固弗受如县 少年固强之
D.紞深然之 鞣使之然也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令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
【5】简要列举张祖勤政为民的典型事迹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展现了张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清正廉洁等思想品格。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总是通过给儿子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家庭教育。
儿子小杰上小学、初中时想要的玩具汽车、电脑,都是达到爸爸说的条件后得到的。儿子上高一时,爸爸一时兴之所至,主动给儿子承诺,考上重点大学就给买一辆宝马汽车。
儿子兴奋至极,高考之后还去学了驾照。高考成绩下来,达到了211重点大学分数线。可父母亲却是又高兴又发愁,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买宝马车。
两口子实在为难了,只好对儿子说:“儿,我们跟你说,宝马车你别当真好不好,咱家里现在还不具备买宝马的条件,将来你考上研究生以后再买行不行?”
孩子听了之后非常蔑视地瞅着他们说:“你们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讲诚信!说话要算数!吐个唾沫砸个坑!原来你们说这些就是说给我听听!”
如果这件事是你的父母讲给你的,而你们两家又彼此熟悉,请你联系自己受到的家庭教育,给对方家庭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