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B. 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 本月底北京市保利剧院举办淮存听读美文朗诵会成功进行,这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在现场讲述了自己对朗诵的理解与深厚的感情。
D. 中国明代的青花瓷,既继承了元代青花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西亚文化、希腊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硕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出博物馆,脑海中回放着梵高笔下灵动的线条、艳丽的色块,梵高自画像里的执拗目光出现在眼前,仿佛听到画家忧郁中带着温婉的倾诉。
B.新加坡圣淘沙岛上的嘉佩乐酒店内铺就的红毯两端,金正恩和特朗普相向而行,同时迈出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重要一步。
C.很多人进入拍摄环境后就会不停地拍摄,虽然很勤奋,但收效甚微。单纯提高拍摄数量并不能帮助你快速进步,只有经过思考后的拍摄才会给你带来改变。
D.目前的研究表明,雾霾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有一定影响,而网上流传的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来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B.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C.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 —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4、请选择一项合适的成语放在文中划线处( )
这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喜欢在文化典籍中“ ”,重建历史上有过的、甚至只是传说中的景点,看起来是为了文化,实际上有很多经济图谋。
A.空穴来风 B.捕风捉影 C.张冠李戴 D.无中可有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
B.“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出自《晋书·宣帝纪》。
C.雪化了之后是什么?是春天呀!
D.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只想过一种有一点水、一点光和几缕爱的简单生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说的是刘姥姥,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等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问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文本二:
一提起刘姥姥,我们眼前就呈现出一个“村气”十足的老妈妈,插了满头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层出不穷地闹笑话。“刘姥姥进大观园”久已成为人们常常引用的语言。
那么刘姥姥是不是一个大傻瓜呢?作者一入手就说她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她初次见到贾母,立刻想出一种奇特的称呼,她说:“请老寿星安!”多么巧妙而恰当。此后,和贾母的许多对话又多么得体。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引起全场狂笑。但事后她对凤姐和鸳鸯说明:“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她为贾母和众姐妹讲乡村故事,什么下雪天一个红衣女孩儿抽柴草,什么九十多岁老奶奶抱孙子等等,完全为了迎合宝玉和贾母诸人的好奇心理。像这样见风转舵、信口开河、投其所好,叫人怀疑她是不是纯粹的农民老妇人所能擅长!
按照性格,刘姥姥也许是出身于城市居民,她曾有都市生活见闻与磨炼。小市民固然常是身居下层的,但也常会具备庸俗、投机、狡猾、向上爬的品质,否则怎么有胆量到那“天堂”式的贾府去探险?她所谓到城里去“闯运气”“丢老脸”,总是多少有些估计的。当她初闯进大观园,必然有眼花缭乱手足失措的过程,可是略经摸索,就窥见了一些门径。自己目的是明确的,内心是沉重的。作者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目的在于“告帮”,只是战战兢兢,十分紧张。第二次再来目的本是为了道谢,却不料受到人家的特别“欣赏”和“优待”,要她充当一个鼻子上抹着白粉的“女清客”,结果见机而作的刘姥姥不但大吃大喝,酒足饭饱,还得到许多恩赐的礼物,满载而归。从这方面看来她是的确具有丑角条件的。
但这并不在于贾府上对一个乡下老太婆“出洋相”的嘲笑。当时林黛玉就不欣赏刘姥姥那一套粗俗的表演,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姥姥来此大吃大喝的本质,曾讽刺她为“母蝗虫”,黛玉又叫惜春画一张“携蝗大嚼图”,嘲笑贾府贵人们兴趣之卑俗。从我们读者看来,刘姥姥既不是一个油嘴滑舌的骗子,也没有像某些贪利受辱的人们在王凤姐面前“跪着打磨旋儿”。二进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女儿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预先安排下将来荣国府溃败时巧姐被卖出去投靠了她的故事。到那时,只有一个刘姥姥是有义气,敢担当的。到那时,刘姥姥的面貌就一点也不滑稽了。这足见作者既揭出了刘姥姥的自觉扮丑角为人帮闲凑趣的一面,也指出刘姥姥平日生活并非丑角的一面。
刘姥姥在《红楼梦》主题中看来不重要,就是不写这个人物,对于整部故事的发展也并不生什么影响。是不是作者出生贵胄,享惯荣华,后来又受尽贫穷无援之苦,既知深锁朱门的生活空虚,也深知一切小人物的哀愁。于是让读者从刘姥姥的眼中看到了富贵豪门之奢侈浪费,饱暖无聊,不自知惭愧,反以穷人开心。试看贾府那些高贵的老太太、太太们以及那些有权有势的管家奶奶们,又谁能像刘姥姥这样心底淳厚?作者用这样一个乡村老妇人和那么多的城市贵妇人来对照,刘姥姥就成为贾府的一面镜子。
(摘编自王昆仑《刘姥姥是丑角吗》)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姐与鸳鸯定计捉弄刘姥姥,既反映了凤姐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一面,又突出了她的阴险狡猾。
B.文本一在细节处彰显匠心独运,通过箸、桌、漱盂、麈尾等餐饮用具,反映了贾府奢华、排场的生活。
C.刘姥姥进荣国府,给生活沉闷空虚的贾府带来些许生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刘姥姥的聪明能干。
D.曹雪芹用白描手法绘了一幅“群笑图”,八位主子各具笑态,展现了人物的不同的处境、身份和性格。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姥姥进大观园”指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的花花世界,以讽刺人的见识短浅,与文本二观点一致。
B.城市居民出身的刘姥姥,具备了小市民庸俗、投机、狡猾、向上爬的品质,所以才敢去贾府“告帮”。
C.刘姥姥在荣国府看似滑稽的表演,与贾府溃败时收留巧姐的情节相得益彰,使刘姥姥的形象丰满动人。
D.曹雪芹借刘姥姥这个人物,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使不写刘姥姥,对《红楼梦》的主题也没有影响。
【3】请从文本—最后一段选取两人,结合其“笑”辨析人物特点。
【4】王昆仑认为刘姥姥具备丑角条件,赢得了贾府的欣赏和优待,请结合两则文本概括其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在祖母床前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而感伤泪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指阜出山水之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后主刘禅处理宫中大小事情如能和侍中侍郎商议后实施,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借用吕尚、伊尹受重用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抱有希望和信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用“明月”这一自然之景寄托情怀。宋代苏轼就写过这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前5小题,任选4题作答,第6题必答)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3)_____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5)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6)《蜀道难》中写直至“五丁开山”(实际上是先秦时期开凿蜀道的一种间接反映)才出现蜀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突出蜀道开凿的艰难。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与“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以譬喻说理,强调在学习上如果不专心,会出现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即使自身有优势,也无法成功。
(2)《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得出了“__________”的结论;齐威王在他的讽谏下,下令国中“___________”就能受到上等赏赐,以此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3)《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烘托出山峰的陡峭幽邃。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疫情暴发期间,面对危险的形势,无数医务人员勇当“逆行者”,正是对应《孟子•鱼吾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灾祸并不躲避。
(2)儒家一贯注重内省法,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劝告读书人要在内心不断省察自己以提升自身道德和学识方面的修养。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注)忆阴见及之作
王安石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注)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雄健的笔力勾勒出江阴作为一座江边城市的独特风貌,场景阔远而热闹。
B.颔联写人们重海外珍奇、贱本土出产,可见劳动者生计之艰难,蕴含了诗人的叹息。
C.颈联回忆往昔与昌叔的交往,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足见作者与友人交情深厚。
D.全诗情感表达上不事藻饰,明白如话,写作风格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不同。
【2】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的失落,他的失落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①,贼以为将,使东击淮阳救兵于襄邑,破之,俘百馀人,拘于雍丘,将杀之,往见李庭望;淮阳兵遂杀守者,潮弃妻子走,故贾贲得以其间入雍丘。庚子,潮引贼精兵攻雍丘。贲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贲众。
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万余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巡曰:“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巡身先士卒,直冲贼陈,人马辟易,贼遂退。明日,复进攻城,设百炮环城,楼堞②皆尽;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贼蚁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贼不得上。时同贼隙,出兵击之,或夜缒斫营。积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战,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贼遂败走。巡乘胜追之,获胡兵二千人而还,军声大振。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③,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④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①贼:指安禄山。②楼堞:泛指城楼与城墙。③开府、特进:当时的官职名。④阳:通“佯”,假装。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贼蚁附A而登B巡束蒿C灌脂D焚E而投之F贼不得G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妻子,古今异义词,文中是指妻子、儿女,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不同。
B.庚子,在文中表示纪年。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来纪时,且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幸,我国古代皇帝到某处称为幸某处,文中幸蜀指唐玄宗在战乱中仓皇逃往四川。
D.夜,名词用作状语,与《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的“云”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争爆发时,雍丘县令令狐潮不但没有积极抗敌,反而率城投靠叛军安禄山。
B.当令狐潮与同党率领四万多名士兵突然到了雍丘城下时,城内军民都众志成城。
C.为了抗击叛军,张巡和士兵穿着盔甲吃饭,带着伤痛作战,最终击退叛军。
D.部将雷万春脸部被叛军射中六箭却立于城墙纹丝不动,以至于叛军以为那是木头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
(2)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正确的方向。方向的选择中有魄力,方向的选择中有情怀,方向的选择中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