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长春高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2、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3、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力改革英国文官制度,探索以文官合同雇佣制取代终身雇佣制。这一做法(     

A.导致文官队伍逐渐精英化

B.易导致文官队伍人浮于事

C.最终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

D.旨在增进文官体制的活力

4、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下列项中,促使这一时期指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黄热病的肆虐

B.工业企业的增加

C.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

D.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5、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

6、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拜神、逃离等方式来避瘟疫,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的“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到乡村。这说明

A.古人没有科学的防疫观念

B.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

C.卫生措施防治瘟疫最有效

D.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

7、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当工业和商业——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君主们开始照顾它的利益,以便借助资产阶级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所有国家中……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其所阐述的是

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

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9、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中,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是

A.提拉克

B.阿拉比

C.甘地

D.尼赫鲁

10、由于多年战争及欧洲国家兑换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60%。1973年,欧美爆发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这导致了

A.美国失去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B.美元被欧元取代

C.美国寻找新的美元挂钩标的

D.尼克松总统下台

11、明末清初敢于挑战儒学正统思想、批判专制、提倡个性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有:

A.李贽 黄宗羲 王守仁 朱熹

B.王守仁 朱熹 陆九渊 张载

C.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D.魏源 龚自珍 康有为 梁启超

12、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13、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

B.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

C.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

14、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15、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16、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两幅宣传画。它们主要反映出“选好人办好事”“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7、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     

A.价格革命萌生信贷行业

B.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C.商业革命表现形式多样

D.资本输出助推殖民扩张

18、黑格尔说:“按哥伦布的本意,那些富饶的印度地方正有无限宝贝等着他去发现,好作为一次新的十字军军费,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这反映出哥伦布航海

A.带有宗教目的

B.得到了金钱资助

C.到达了新大陆

D.无意于殖民掠夺

19、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A.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B.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21、以下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D.允许自由贸易

22、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23、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1594年,以《法兰西大观》为代表的“国家地图集”模式开始弥补世界地图集的不足。它致力于一种“特殊主义的法兰西”,绘制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这体现了(     

A.形象化的国家意识

B.全球性的探索行动

C.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D.制图技术逐步完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国家元首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国王

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节选)

A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B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6、完成表格

领域

时间

成就

国防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________

1964年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医学

1965年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

 

 

27、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8、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29、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0、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________

 

3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3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34、一战期间,代表中国参战的政府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开创的重要政治制度,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一朝代?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意义?

(2)有人说:现行高考制度任然有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

36、中外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春秋战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古代中国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典型代表的两种思潮。体现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学派是什么?列举两派的思想主张。

(2)明末清初又是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顾炎武为例,列举其主要观点。

(3)17-18世纪是世界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建立近代民主政治,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构想?(至少两点)

37、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规范和调整贸易?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推动?

(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20世纪末,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正式运行?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其成立有何意义

38、列宁曾严厉的斥责农奴制改革是对俄国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依据史实说明列宁为什么会这样说。

39、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选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