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绵阳高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反思与突破

1956年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2、观察下边示意图,A、B两处可填入的最合适内容是

A.东周、开放与融合

B.战国、分裂与融合

C.东周、分裂与融合

D.战国、开放与融合

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4、从图1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可以提炼出

A.五四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

5、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写道:“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贸易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对这一时期白银的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棉花、棉布

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的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6、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7、“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8、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末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9、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10、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

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11、从已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来看,西汉初年并不普及的铸铁脱碳钢工艺,在西汉中、晚期得到迅速推广,工艺较先进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也被普遍采用。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对冶铁业的直接管理

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国内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显著

12、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

13、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14、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B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C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D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A.A

B.B

C.C

D.D

15、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16、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

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17、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18、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19、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20、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

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

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1、“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22、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24、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95年,为解决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启动了“________”。

 

26、新时期奉行的________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7、________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既扩大统治基础又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28、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

 

29、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0、明中叶以后,部分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________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31、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应该向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201812月,乌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y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央行将继续推进通胀目标,并计划在明年选举期间进入下一个深化阶段以解除货币限制。如有需要,乌克兰央行会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干预市场,并预计将在12月向_______(贷款),预计可使其外汇储备达到192亿美元。

2019522日《今日报》消息,尼日利亚向_______贷款3.5亿美元用于电气化项目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通电率。

32、________)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时迁居甘肃东部及陕西北部。1038年首领(________)称帝建国,定国号为(“________”),都城设在(________)。

 

33、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

 

34、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请填写空白部分的答案)

 

 

时间

整体发展状况

原因(背景)

表现

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促使自然京畿道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12—1919

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本的投资额大大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

 

 

36、请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列举这一时期主要的航海家及其开辟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7、启蒙运动的影响是怎样的?

38、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表现。

39、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