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A.优雅 B.水缸 C.周未 D.长寿 (_____)
(2)A.准确 B.展示 C.本能 D.阻成 (_____)
(3)A.幅业 B.钳子 C.沿途 D.合适 (_____)
(4)A.概括 B.干躁 C.空隙 D.错误 (_____)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光彩奇目的图画 光彩夺目的宝石
B.波光粼粼的湖面 波光粼粼的星空
C.伶俐可爱的燕子 伶俐可爱的孩子
D.翩翩起舞的蝴蝶 翩翩起舞的落叶
3、 在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仍然(réng rēng) 选择(zhé zé) 侍候(shì cì)
4、下列四字词语用来形容文中的小庆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言出必行
B.一诺千金
C.出尔反尔
D.言而有信
5、变一变,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1.加偏旁
尺——______(__________) 古——______(__________)
2.换偏旁
场——______(__________) 珍——______(__________)
6、按例子写词语。
【1】例 淅淅沥沥
_______________
【2】一绺绺
_______________
7、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难受——( ) 央求——( )
夸奖——( ) 完整——( )
失望——( ) 摆布——( )
实在——( ) 遵循——( )
8、拼一拼,写一写。
9、课外阅读。
尾巴
下午放学,韦老师把全班同学留下来讨论谁当选大队长。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深思,结果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中队长雷鸣的名字,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赞成的意见不必说了,反对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几点:有的同学说他以前过分骄傲、自私;有的同学说他以前不团结同学,不肯帮助同学;有的同学说他以前在大扫除时溜走过……韦老师听了这些言论,没有表态。同学们要韦老师说说自己的意见,韦老师慢条斯理地说: “我还是来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叫艾子的人。有一次乘船,船停在江边。半夜里,艾子听到江底一阵哀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水族在哭。艾子问:‘你们为什么哭?’水族们说:‘龙王有令,凡是长尾巴的,一律杀掉。我们都有尾巴,所以在这里哭。’艾子听了深表同情。忽然,江边的一只青蛙也哭了起来,他奇怪地问这只青蛙:‘你没有尾巴为什么哭?’青蛙说:‘我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儿啊!’”
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您的意见我们知道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成——(______) 谦虚——(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窃窃私语 纷纷议论 __________、_____
不慌不忙 自作自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未完或语意未尽。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重复词语。
【4】文章题目“尾巴”具体指 。用“ ”在第1自然段中画出指代“尾巴”的有关句子。
【5】“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你的意见我们知道了。’”老师的意见是什么?请用概括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兰 花
兰花确实不起眼,有时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看,把它随意地栽在一个花盆里,放置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不闻不理,它依然可以旺盛地生存下来,那碧绿的如同韭芽般的叶子显示着生命的存在,虽然上面不免沾点灰尘,但是去掉灰尘之后,那绿油油的精神抖擞的叶子在向你展示着精力的旺盛!就这样一种不卑不亢的生命存在的态度,你就不由得对它起了一丝的敬意。
最好的是兰花盛开时节。兰花盛开时不像其他的名贵花一样,先是打个骨朵,然后慢慢长大,最后才姗姗来迟般盛开,这一个过程让人等得心焦。如同古装中的大家闺秀,出场之前需要垫称,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兰花开花的过程没那么排场,它只是在根部直接顶出长满花骨朵的那一枝,慢慢地长大,慢慢地从底部依次盛开。你想欣赏,什么时间都可以,不用焦急地等待。那花也是小小的,虽然不如牡丹的艳丽,玫瑰的妖娆,但是它那稚嫩的花瓣,淡雅的香味,葱绿中那一抹的淡白,足以让你心旷神怡。
打个比方说,牡丹是雍容华贵的官家太太,梅花是特立独行的君子,那么兰花就是我们寻常百姓。老百姓们生命力的顽强,自古以来就有。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叙述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那种在任何困难之前不折不挠,顽强活下去的精神,岂是矫揉造作的富贵人家所能接受的?
欣赏兰花,欣赏它的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脸不改色,面对艰难困境顽强面对,遇事百折不挠,坚强生活的态度!试问任何民族,没有了这种精神,谁能大浪淘沙,繁衍至今?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花瓣 ( )的香味
( )的精神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欣赏兰花的哪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兰花的启示下,你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鱼目混珠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了一颗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美慕时,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的对人们说:“有颗珍珠算什么?我也有,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珍珠,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得的是同一种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深藏不露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是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1)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______
(2)看到珍奇美好或惊奇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______
(3)隐藏的很深,不爱在别人面前卖弄。______
【2】故事中满愿和___________两人的“珍珠”,一颗是晶莹圆润的真珍珠,另一颗只是稍大些的___________。
【3】在正确的解释后打“√”。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1)不能把鱼目当成珍珠去骗人。( )
(2)拿价目当成珍珠,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终究会被人耻笑。( )
12、课外阅读。
①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南海明珠”。
②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树园等热带植物园,腰果、芒果、荔枝、咖啡,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海参、大龙虾等水产不计其数;石油、铁矿和天然气等矿藏也非常丰富。
③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南岛中部,山上热带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夭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
④海南岛,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南海明珠”。
【1】这篇短文采用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选择正确的打“√”)
【2】照样子,写词语。
(1)郁郁葱葱(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滔滔奔流(AAB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海南岛被誉为“南海明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了海南岛的物产丰富。第③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了海南的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 花(节选)
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___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________了,露出________的小莲蓬。有的还是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________,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2】语段①中“挨挨挤挤”说明了荷叶长得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冒”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①中具体写了三种荷花的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②中,“画家”是指( )
A.画艺高超的人
B.大自然
C.种荷花的人
14、课外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画面就像一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公交站上,人们有序排队;风雨中,行人为交警撑开雨伞;小区里,园丁在修剪花草……我最喜爱的是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涌了进去,都各自盯上了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极小的翻书声。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姑娘,大眼睛在书上专心致志地扫着,不时把垂到额前的头发拢到后面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一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小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傍晚,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看见远方的天空布满了火烧云,好看极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们急切地涌进图书馆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人们“小心翼翼地取下,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生动地写出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刻画了图书馆里的哪几个人物?这些人物的表现,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处写“天空布满了火烧云”,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说明了离开图书馆的时间
B. 说明了作者心情很好
C. 说明了火烧云好看极了
15、课内阅读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动词有 。这些动词突出了燕子的( )
A.美丽 B.灵活 C.可爱
2.“唧唧”一词表现了燕子飞行时 的心情。
3.文中画线的句子把 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 ,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
4.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是“几痕”,而不是“几根”或“几条”细线
16、句子练习。
(1)把句子变换说法,意思大体不变。
为人类盗取火种,有什么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火车在草原上飞快地疾驰而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句子练习
①六一庆祝会上,同学们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表演小品的,大家________,节目都非常精彩。
②清明节看到发芽的柳树,贺知章《咏柳》中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就会涌上心头。
③雨落在树叶上,发出各种声音。把这句话写得更加生动一些: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霞光照着小孩子的脸红红的。(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庙门前的石头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出现一匹马。(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关百合色。(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材训练)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明确本次习作的素材。
(1)你想从哪些方面了解大熊猫?照样子提出问题。
①从类别提出疑问:大熊猫是猫吗?
②从分布地区提出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____________提出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面的疑问,查阅资料,将问题和结果写在下表中。
我感兴趣的问题 | 我查到的资料 |
大熊猫是猫吗? | 不是 |
___ | ___ |
___ | ___ |
19、病句修炼坊。
1.因为王敏改造了学习方法,所以增强了学习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常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觉得很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________
(2)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
(3)她穿着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________
21、习作。
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要求:(1)分别从几方面来介绍,把这种植物介绍清楚。
(2)语句通顺、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