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期末秦皇岛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看图写词语。

1右图成语来自寓言故事(   )

A.画蛇添足 B.杯弓蛇影 C.掩耳盗铃 D.守株待兔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B.遇事不能惊慌,而要善于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

C.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D.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2、下列关于查字典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慧”用部首查字法查“丰”部。 B.“巅”用部首查字法查“页”部。

C.“录”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L”。 D.“欧”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U”。

3、下列不属于描写节日的诗句是(  )。

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在《驴子和种菜人》中,种菜人请了一只( )来帮他看菜园。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ì     g__   j___

解     陶     复得兔

j__      __òu       p___

        眉       得上

6、照样子先组词,然后换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你一定行!

例:珍(珍珠) 诊(诊断)

践(   )   (   )(   ) 炮(   )   (   )(   )

骑(   )   (   )(   ) 持(   )   (   )(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课外我还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其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bàng  wǎn   yào  shi   zhì  hui xīn  kǔ

 

qín láo qǐ chéng   jí cōng  cōng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  细心——

3.用﹏﹏画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4.改写句子。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改为被字句)

 

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用“ ”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晒

【3】蔡伦的这种造纸术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提高题

  课外阅读

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捉住它,

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迎春花开放,

我禁不住欣喜又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1)给加点字注音。

白(   )不住(   )

(2)“—”划出文中比喻句。

(3)诗歌中的哪些景物表明春天已经来临了?

 

(4)是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蒲公英

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于是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我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张开________ 仔细________  美丽________

升起________ 随意________  喜爱________

2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间: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一对了,鸟窝!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我”变的树上长的是__________

2我变成的树上的鸟窝的形状有: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题。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1. 我给加粗的字注音。

嵌(         故(  

2. 我会照着下面词语的样子再写出几个。

弯弯曲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一束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越来越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这句话中,作者把挑的一担水中的水滴比作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珍珠泉的___________之情。

4. 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的秋夜(节选)

草丛中,秋虫,在低唱着丰收的曲子,蛐蛐卖弄着自己的特长。细细聆听,有的仿佛是在高谈阔论,有的仿佛是在喁喁私语,有的仿佛是在对天悲泣……它们以自己的声调在浅吟低唱。没有曲谱,也没有规定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只要跟着感觉走,只管自己唱就是了。真是一虫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各种不同的声音组合成天籁般的夜曲,这是不可复制、不可模拟,也永不可重复的音乐会,让乡村的夜晚沉浸在梦幻的音乐声中……

萤火虫提着自己的灯笼,在院子里,在野地,在田埂,寻来觅去,仿佛在寻找丢失的宝物。它那闪烁的灯笼照射在晶莹的草叶上,草叶有了光泽,秋虫的叫声有了光泽,秋虫的翅膀有了光泽,夜幕有了光泽,农忙的人们也有了光泽。

朦胧的月光下,蜿蜒的乡间小路清晰可见。我漫步在小路上,秋虫打盹时,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村庄沉寂在一种谁也猜不透的安静里……

脚下的小径,弯弯曲曲地沿着河岸没落在迷蒙的夜色里不知去向,但我知道它与所有的小径一样是一条纽带,一定与田地、村庄或者某一扇屋门相连。我迎着小径走下去,齐膝的稻叶摩挲着我的裤腿,小径上突起的石头也在硌着我的脚,草丛里秋虫再一次唱响,仿佛在为我伴奏,一切是这样的原生态。它们浸润在夜色里,怡然又温馨,(   )诗情画意,(   )像是一杯浓浓的美酒,我慢慢地沉醉在其中。

夜越来越静,几颗星星眨巴着眼,陪伴着朦胧的月光洒向大地。此时,鸡鸭睡着了,猪牛睡着了,劳累一天的人们睡着了,守门的大黑狗睡着了,连大地都睡着了!我畅游在月光铺洒的田野上,迟迟不愿回去。这乡村的秋夜,是这样美好!

我爱秋天,更爱乡村的秋夜!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   ) 摩擦(   ) 陶醉(   )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照样子,写句子。

(1)草丛中,秋虫,在低唱着丰收的曲子,蛐蛐卖弄着自己的特长。(另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

(2)细细聆听,有的仿佛是在高谈阔论,有的仿佛是在喁喁私语,有的仿佛是在对天悲泣……(另写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

4乡村的秋夜有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作者写了_____等昆虫的歌声来反衬秋夜的静。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句子训练。

1.大伙儿走搭石不能抢,也不能突然止步。(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瓦尼亚胆子很小,害怕老鼠,害怕青蛙,害怕蜘蛛,甚至连毛毛虫也害怕。(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许多精致的节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解释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兵场。(按要求写句子)

 1)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三字经》中教导我们要孝亲敬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外祖母去世了,我能不悲伤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彩笔被小明带回家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吹,水花四散,烟,雾,尘。(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字写得漂亮。小明画得一手好画。(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明湖岸边栽着无数数不清的杨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它飞得很低,这样可以大概减少阻力。(提示:语序不当)__________

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相吻合。(提示:缺少成分)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爸爸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放着图书一排排。一到中午,许多同学便津津有味地看书坐在图书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柏树是我去年刚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一条花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你身边最有特点的人是谁?他(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自己取个题目,写一写这个人。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 3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