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安徽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主要是各类文献,内容主要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包括《诗经》等重要作品。
B.近年来,国际安防及反恐形势日益严峻,地区性的暴力恐怖事件频发。袭击地点也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由边境城市向内地城市发展的趋势。
C.《中国网民数字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网民每天手机阅读1~3小时。使用阅读器的多数网民每天阅读时长超过3小时。
D.许多家长为孩子掏钱买“聪明药”,这种药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为杜绝这种现象不再发生,除家长提高警惕外,社会的责任也不容回避。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个性各异,但都互敬互爱,大家相处得一团和气,连口角都很少发生。
②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重磅法治节目《今日说法》上,主持人的开场白犹如晨钟暮鼓,引起了观众的深思。
③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专注与恒心而不是泛而不专。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这样才不会歧路亡羊。
④一场误会让他与老师反目成仇。近日,他专程上门表达歉意,程门立雪,最终以诚意获得了老师的原谅。
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补鞋子、修钢笔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⑥他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的流行歌曲,对庄重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到来,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数字潮流 ,但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阅读。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 ,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更将带来更加 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A.势不可挡 精细 丰富多彩 B.势如破竹 精致 琳琅满目
C.势如破竹 精细 琳琅满目 D.势不可挡 精致 丰富多彩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 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与小说相比,对靠故事 的戏剧而言,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 。
A. 样式 安身立命 技高一筹 B. 形式 安身立命 胜人一筹
C. 样式 安居乐业 胜人一筹 D. 形式 安居乐业 技高一筹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鲁迅先生是他那个年代的“网红”。那什么人会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呢?综合各种状况我们可以讲是对社会状态不满意 ① 关心社会状态的人。 ② 一个人每天只是不停地打麻将,抽大烟,苟活度日, ③ 他为什么要看鲁迅的文章? ④ 我们至少可以说那个年代是有很大一拔人关心社会的整体状态, ⑤ 力求改变的。 ⑥ 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 ⑦ 在革命的年代,鲁迅的文字 ⑧ 可能成为流行。这个时代的跨度其实非常长,至少横跨了鲁迅先生的一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A | 并 | 如果 | 那么 | / | 又 | 固然 | 哪怕 | 也 |
B | 却 | 如果 | 那么 | 所以 | 并 | 所以 | 只有 | 才 |
C | 又 | 因此 | / | 当然 | 并 | 既然 | 就 | 也 |
D | 却 | 尚且 | 何况 | 所以 | 却 | 因此 | 只有 | 才 |
A. A B. B C. C D. D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大荒的雪
肖复兴
①在北大荒,我喂过一年多的猪。
②那一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呼啸而至的暴风雪,像莽撞的醉汉一样,使劲儿扑打着我们小屋的窗户。我睡得死,小尹把我推醒,叫喊着:不好了,快起来!我忙爬起来穿好衣服,跟着他往门外跑,跑到猪号一看,猪栏都被吹开,一群猪八戒前拥后挤,像是什么精彩大戏散场一样,兴致勃勃地跑出猪栏,正在疯狂地往荒原上拥。暗夜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雪片子越来越大。跑到荒原上的猪,我根本看不清,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起伏,在晃动,有些像大海上翻涌起的泡沫。它们吼吼的叫声,几乎被风雪吞没。
③在夜色的衬托下,风雪显得比白天更为可怕,更为疯狂。无边的夜色,无边的大雪,一黑一白,蟒蛇一般,厮缠一起,拼打一起,最后融合成一种诡异的颜色,魔鬼一样狰狞。在这样一片大雪的包围下,在偌大的荒原上奔跑,无论是猪,还是人,都显得那样的渺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撕成碎片。
④奔跑中,一走神,我一脚踩空,掉进了雪窝子里。立刻,鼻孔里,嘴巴里,脖领里,全是冰冷的雪花。眼前一片漆黑,脑子里一片空白。
⑤我已经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被老王他们从雪窝子救上来的了。我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把那群猪八戒赶回猪栏。等我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老王家中了。老王的老婆抱着一盆雪花,正在用雪给我从头到脚地揉搓。睁开眼睛,我看见的是老王的老婆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正笑盈盈的看着我。
⑥第二天,我躺在老王家热炕头上,盖着老王家唯一的一床棉被,和老王身上唯一的一件棉大衣。
⑦前几年,我重返北大荒,特意找到老王的家。老王刚刚出去了,家里只剩下老王的老婆一个人。她走近我的身边,用眼睛凑近我,仔细瞅了瞅,然后一把拉住我的手,连声对我说:“眼睛也不好,一只眼睛是假的了,我不敢和老王去队部看你们……”
⑧握住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我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我看见她昏花而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那年暴风雪夜里她用雪为我擦身时望着我的眼光。那时,她的眼睛,明如秋水,是那样的清澈!
⑨我看见她家墙上的镜框里,还摆着我和同学当年在这照的照片。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保留着对知青的那一份温厚的情感。我知道,遥远的二队正因为有老王和老王老婆他们这样的人在,才让我觉得千里万里、再远再荒僻也值得回去。但是,也只是回去看看他们而已,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们都不过是候鸟,飞来了,又离去了,而他们却一辈子在那里,在那个被七星河和挠力河包围的大兴岛上默默无闻地生活着。
⑩走出老王的家,老王的老婆一再坚持要送我,我说您的眼睛不好,又有心脏病,就不要送了。她坚持送,穿过花木扶疏的小院,阳光透过枝叶,在她的身上和白发上打上斑驳的影子,一跳一跳的,跳动的都是我记忆中的情景,仿佛一切逝去的并不遥远。我搀扶着她的胳膊,一只小飞虫落在她的白发上,我要去赶走它,它已经飞走了,她说不碍事的。一片叶子还那么的绿,却已经枯萎了,被风吹落在她的肩膀上,我替她摘下去,她还是说不碍事的。
⑾她就这样一直把我送到队里的土路上,走了老远,我回头看见她依旧站着,向我使劲地挥着手,又摆着手。
⑿那一刻,我不敢再回头。
⒀没有雪的冬天,只是冬天的赝品。没有雪的北大荒,还能叫作北大荒吗?五十年过去了,总还会不住地想起北大荒的雪。只有北大荒才有的那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地无声,却像是电影最后响起动人的主题曲,让回忆的高潮有了动人的旋律。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5日24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②③段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暴风雪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我”的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北大荒的雪”的恐饰。
B. 文中两次着力描写了“老王的老婆”的眼睛,通过对眼睛的对比突出了岁月的风霜给“老王的老婆”带来的巨大变化。
C. “我们都不过是候鸟”,此中既有对自己能离开环境恶劣的北大荒的庆幸,更有对“老王及老婆”等的同情与歉意。
D. “老王的老婆”一边“向我使劲地挥着手”,一边“又摆着手”,这看似矛盾的举动,其实透露出她对“我”的情谊深厚。
【2】赏析文中面被浪线的句子。
【3】文章以“北大荒的雪”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从士大夫之族用学问差不多以及“________,_______”来解释不愿从师的原因中就可以推知师道不能恢复。
(3)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古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形象表述。
8、根据语境,补写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①____”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古今诗人们的万般情思。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发现“此地有②___,③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于此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④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白居易江边送客,枫叶荻花,别情满怀,“醉不成欢惨将别,⑤__”。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面对“⑥__,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无边秋景则引发了慷慨情怀。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⑦__,⑧__”,激荡似火豪情。青山绿水,不仅是自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论语》)
(2)静言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诗经·氓》)
(3)___________,尘埃也,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文末高度概括自己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经历的一句是:_______。
(2)《离骚》一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之美。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借助舆马可致千里为例,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文中与之相似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一诗中,表现李白期望施展抱负,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自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3、(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如梦令》的作者是。“瘦”在词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 “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 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如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选自《元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 除:授官
B. 乃特署镛姓名 署:部署
C. 俾俊秀入学宫 俾:让
D. 一不厌其所欲 厌:满足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B. 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C. 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D. 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3】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帝想让中书参议傅岩起做吏部尚书,韩镛上书说:按照制度他不能升为尚书。皇帝下诏同意了韩镛的奏言。
B. 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 韩镛任浙西廉访司佥事的官职时,打击奸诈、暴虐,罢免贪赃不法的官员,人们起初极为害怕,后来就都赞同信服了。
D. 韩镛在处理政事的空闲,经常邀请接见师生,与他们讲论探究经义,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
(2)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5年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过去5年,从会徽“冬梦”“飞跃”发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问世,再到场馆相继交付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交出高分答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实现了经济复苏,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赛事各项筹备工作也得以继续有序展开。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2021年1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作为“奥运新标杆”的意义彰显无疑;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1年2月4日,不仅是我国北方的小年,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这天,国际奥委会向各国、各地区奥委会发出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盛情邀请。而北京奥组委也向世界郑重宣布,“兑现承诺,相约北京”。请以此为主题,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向明年来参赛的运动员或外国观众写一封欢迎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