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摈弃 强求(qiǎng) 节骨眼 涣然冰释
B. 包扎(zā)精萃 笑咪咪 味同嚼蜡
C. 商榷 勾当(gōu) 金刚钻 变换莫测
D. 枷锁 憎恶(zēng) 一滩血 瞋目结舌
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大魏皇帝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备当即召集群臣也自立为帝,并封刘禅为太子,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家》中,琴追求男女平等,自己主动要求到觉民的学校去学习。虽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但她还是成功了;她与觉民大胆恋爱,努力追求婚姻自由。
C.《边城》中,作者通过细腻刻画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祖孙之间的真挚亲情、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D.《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弟弟自杀后,老葛朗台为了霸占弟弟的财产,派格拉桑到巴黎办理弟弟破产的相关事宜,格拉桑欣然前往。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为父报仇是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是两条副线,三条线既互相联系,又彼此衬托。
3、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②这个新建的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地上草坪泛着绿意,可是一些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
③著名导演赵宝刚以拍摄展示新世纪年轻一代生活的《奋斗》《北京青年》等作品而闻名,拍摄青年题材的电视剧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
④有时提起笔来,突然就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连一些成语的意思也变得莫衷一是,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⑤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日臻完善。
⑥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经过十年之久艰苦卓绝的努力,凭借简陋的少许工具,竟然探索到当地食道癌高发的根源,村民们拍手称快,放鞭炮庆贺。
②歹徒黔驴技穷,只好掏出藏在身上的匕首,朝追上来的警察狠狠地扎去。但警察手脚利落,几下就将歹徒掀翻在地。
③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④我们现在的处境空前艰难,煤炭卖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这么多人还要发工资,请你们身临其境地为我们考虑考虑。
⑤趁着年轻要勤加学习,不然,将来踏入社会,身无长物,何以安身立命?父辈留给的钱财再多,也不如技术可靠,有术于身。
⑥我们国家是个大国,发展的方向要有一个战略的选择,不能脱实入虚,应该从长计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中国梦建立在坚实的基石上。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傻 子
阿城
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
我在北京搬过五次家。每回收拾停当,就到街口站那么一会儿,看看。看什么呢?直到看见一个人身上脏得不正常,眼神儿不对头,心里踏实了:这个地方也有傻子。
见的傻子多了,就给他们分了等儿。不是傻的程度,而是身上干净的程度。有的傻子,四季一身衣裳,脏的赛铁,皮肉也见不着原色。第二等的是有四季衣服,但脏是第一等的。第三等是不太脏,有四季衣服,但是旧。第四等是衣服皮肉与常人一样,只剩一个傻。这四个等级的傻子走在街上,实在是有傻子的家的四等旗帜。
我第五次的搬家,几天了,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于是上班就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老李听了,笑一笑,说:“你太认真。各家有各家的事,哪儿就什么道德不道德的?”我知道老李有一个极漂亮的女儿小雯儿,常来单位走动,于是不再说什么。
临到下班,老李对我说:“上我那儿喝点儿去?”我很敬重老李,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很像他的人;又有些量,喝到酣时,便说些让你觉得又对又不对的字经。比如:“其实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旗。骨力?谁看骨力呢?这街上的人,你看他什么?你看他一身衣裳顺不顺,写字就是写衣。”我弄不清楚老李的道理,就说:“我就不信罗锅能穿出衣裳样来。骨力不在,衣裳白搭。”老李说:“可我写到这份上,写的是衣不是架。说字如其人,可严嵩的字怎么说呢?蔡京的字怎么说呢?所以写字是体面。”我发现一喝酒论字,就被老李绕了。
现在,老李请我去他家喝酒,这倒是第一次。
见惯了北京的院子里的拥挤与杂乱,你会以为老李的北屋是国家保护着的一级文物,心里忽然地敬重与舒服起来,屋里更是素雅。墙有些黄,但绝没有灰尘。大方砖墁地,暗暗地衬着屋里澄静。一张大漆有些残的条案上有两个胆瓶,彩绘着群仙祝寿,麒麟送子,清末的格式。胆瓶里插一个奇大的鸡毛掸子,油亮蓬松,还插着几个字轴。条案中央一架玻璃罩的座钟,罗马数字标一圈钟点。条案两边有一大一小两个沙发。大沙发上悬一轴字,漂亮潇洒。我看了看老李,老李笑一笑。老李的爱人在屋里走动着,既不夺钟,不夺胆瓶,也不夺字,显得那么稳实安静,似乎是颜体的贤惠二字,透着体面。
老李的爱人张罗去了,老李安安稳稳地坐下来说:“今天小雯的朋友来。我拉着你,为的是帮着看看。”说话间小雯儿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伙子。老李和他爱人的四只眼睛不松不紧地看着那小伙子,我不敢怠慢,也急忙去看小伙子。小雯儿介绍说:“这是严行,我们那儿的同事。”
老李的爱人站起来说:“洗洗手,吃饭吧!”大家摆好桌子,老李拉我在他旁边坐下。小雯儿和严行坐在一起,急着忙着就给严行夹菜。
我看看老李的爱人还不来,就转身找,见她拿着一碗盖了几样菜的饭进来,就招呼她说:“你来呀?”老李的爱人笑着摇摇头,说:“你们喝吧。”一掀墙上的大布帘,拨了一声销子,推一扇门进去了,布帘晃了晃又遮在那里,我回头对老李说:“你们家还这么大规矩?女人不上席?”老李很和善地瞧瞧我,略举举杯,说:“喝!”大家都呷了一口。
菜很多,而且好,在灯光下红红绿绿的让人觉得酒的滋味很大 。我却忽然觉得让老李的爱人一个人在屋里吃,实在不过意,就站起来要去请。老李一把按住我:“她一会儿就完。”我有点儿不舒服,看看小雯儿,刚要说,严行忽然问:”这幅字是谁写的?”小雯儿在我站起来的一刹那,把头低下去,这时抬起头来,很高兴地说:“我爸。”严行红了一下脸,说:“写得真好。”小雯儿高高兴兴地又说出几处地方的匾额也是他爸写的。严行愈发敬重地看着老李。
我忽然觉得背后门一响,急忙回头,只见老李的爱人一团喜气,拿着碗筷从里屋出来,进来走到灯影里,我给她斟酒,她用手推拦着,在灯光下抬起脸,笑眯眯地看着小雯儿和严行。我觉得酒暖烘烘得在身子里漫开,就往后靠在椅背上,说:“老李,你这日子!这样的住房条件,老伴儿这么贤惠,你写得一手好字,小雯儿也快了,真是——”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我回过身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
我听见旁边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我回过身来,见老李的爱人慌乱地看着大家。老李顿了一下酒杯,她才醒悟过来,站起身走过去。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严行没有表情,静静地注视着老李的爱人走过去处置傻子。
老李垂下眼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小雯儿这时恨恨地擦一下眼睛:“我妈真是的,老忘插这个门,爸跟他说多少回了,就是记不住。没人来,到正屋转转倒没什么。上回,都到院里去了,要不是我回来,他就上街了,像什么话!”
我说:“他多大了?”小雯儿看一眼里屋门;“哼,都二十六了!”
又看看老李,老李正看自己那幅字,身架塌下来,脸上暗暗的。又站起来走到里屋,半天,和爱人出来。老李的爱人眼睛红红的,走到灯影里,又笑着说:“吃呀。”小雯儿每样菜又都给严行夹了些,严行不看她。老李的爱人有点儿不自在,举着筷子,不知再给严行夹什么好。严行忽然说:“我赶明儿跟你学字吧。”老李两口子一下高兴起来。老李额头又渗出光来,把筷子作笔竖捏着在空中虚绕绕,说:“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找多宝塔,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贴,争座位,放生池,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绝!字如其——”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
吃罢了饭,看看晚了,我站起来告辞,严行也说回去了,于是老李两口子和小雯儿送出来。老李两口子一叠声地让严行常来,小雯儿不说话。严行答应着,刚要走,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儿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哎——”老李呵呵笑着,用手抚一抚顶,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心里踏实了:
(2)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2】作者在文中两次写老李的“字经”,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4】联系全文,评价“老李爱人”这一人物。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我们要全城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为了勉励子侄成为谨慎谦虚的人,马援借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说明即便学习龙伯高不成功,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又转而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告诫他们若学习杜季良失败,则会成为纨绔子弟。警拔有力,发人深省。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表明君子可以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又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9、补写出斜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勾画出了塞外雄浑的景象。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来作比,从正而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句,写山琵琶女梦中啼哭满脸泪痕的浓凄苦;“________”—句,写山诗人听间琵琶女的遭遇后泪洒衣襟的情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冋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 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兵败。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商超技艺,此诗句是: , 。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描写了下雨前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①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②。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楚客:指屈原。②利木奴:据《水经注》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曾遣人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
【1】这首诗首联中的“隅”字意思是________;颔联中一个________字,阐述了诗人种树的目的。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诗人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应春,字东阳,真定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南阳知县,迁和州知州。入为刑部郎中。历知潞安、开封二府。迁陕西副使。进右参政。宁羌贼起,会兵讨平之。迁按察使,左、右布政使,皆在陕西。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三十二年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俺答诸部岁扰边,应春言:“诸边间谍不通,每寇入莫测其向,我则无所不备。兵分势孤,往往失事。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有左验使边臣厚以官赏,令密侦候,视漫然散守者,功相十百。”乃定赏格以请。帝立从之。其秋,寇大入延绥,杀掠五千余人。应春督诸将邀击,获首功二百四十,以捷闻。而巡按御史吉澄极言败状。帝竟录应春功,官其一子。明年罢宣、大总督苏佑,以应春代。时秋防将届,代应春者江东未至,令仍旧任。套寇数万人屯宁夏山后,先遣骑五百余入掠。总兵官姜应熊守红井以缀敌,而密遣精兵薄其营,斩首百四十余级,进应春右都御史。逾月,寇别部入永昌、西宁,为守将所破。番人入镇羌,总兵官王继祖击败之,并赐应春银币。久之,寇五千骑犯环庆,为都督袁正所破,掠庄凉,守将邀斩百二十人,再予应春一子官。在镇数载,筑边垣万一千八百余丈,以花马池闲田二万顷给军屯垦,边人赖之。征拜南京户部尚书。论边垣功,进秩一等。旋召为刑部尚书,改户部。国用不足,应春以为言。因命征不及七分者,所司毋迁官。漕政废弛,运艘多逋负,亦以应春言重其罚。岁余,致仕去。卒,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贾应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有左验/
B.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有左验/
C.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有左验/
D.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有左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功,以斩获敌首计功。古代打仗主要依据士兵杀敌数量来赐予爵位或奖赏金银。
B.屯垦,指聚居垦荒。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边疆的重要政策,以军屯和民屯为主。
C.秩,原来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来又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D.户部,古代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应春胸有谋略。针对边关各戍所各自备战,兵力分散、势力孤弱的问题,他提出建议,并定下奖赏标准,得到皇帝的应允。
B.贾应春军事才能出众。当敌寇大举入侵延绥时,贾应春率领将士半路迎击,痛击边寇,斩杀敌军二百多人,受到皇帝奖赏。
C.贾应春善于治军。他不仅屡立战功,镇边期间,还大量修筑边墙,让军队驻扎花马池开垦闲田,保障了边境安全,造福于民。
D.贾应春善理政务。针对国家费用不足的实际问题,贾应春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下令凡是征收税费不足七成的官员不得升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边臣厚以官赏,令密侦候,视漫然散守者,功相十百。
(2)总兵官姜应熊守红井以缀敌,而密遣精兵薄其营,斩首百四十余级,进应春右都御史。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团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外卖、电影票、到酒店住宿,再到网约车服务。外界质疑美团的边界在哪里,美团则回应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从而引发“核心”与“边界”的争论。
其实每个领域乃至个人内心,都有“核心”与“边界”。教育的核心是触发人向上生成,但是哪些该教,需要厘清教育的边界。人生既有占据核心的时刻,也有走向边缘的过程,幸福的核心是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
对于“核心”与“边界”,你还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