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著阅读。
《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逐渐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两个精彩画面(故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补全古诗句
1.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__________________ ,她在丛中笑。
5.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课文中有两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刻画了闰土可爱的形象,请你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念念__________ ②排_____倒_____ ③自作自_____
④技高__________ ⑤心_____肉_____ ⑥斩钉截_____
在这次篮球比赛中,实力超群的A队_____,以_____般的气势,夺得桂冠。
5、词语综合训练。
(1)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①可以用“ 、 ”等词形容“消息”,句中“轰动”的近义词是 。
②由画“ ”部分我想到成语 。
(2)“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中的“否则”可以替换为 ,朗读这句话时要突出“ ”和“ ”。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詹天佑 。
6、阅读蹦极
观书有感
文/〔宋〕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②。
向来③枉费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②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③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④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⑤中流:河流的中心。
【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为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有四则阅读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称紫禁城。它于1420年建成,前后共用了18年的时间。为了修建这座宫殿建筑群,无数的劳动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建造宫殿需要木料,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伐,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建修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是在北京的西南房山地区开采的。史书记载,为了运送这块石头,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的时候,就从井里取水泼在路上形成冰道,用了28天才送到了宫里。
材料二:
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统称后三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材料三:
2012年,故宫年度接待众人次跨过1500万人次。随后,观众人数屡攀新高,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寒暑假、十一黄会周期间,故宫里人流扎堆儿,不仅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会给古建筑带来损害。为平衡淡季和旺季观众参观人数,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努力建设“平安故宫”。每天的游客人数,最高8万人次。
材料四:
现在,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来越多,故宫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问。故宫里有很多文物,而这些文物都过于严素,板着面孔,和现代人太有距离了。故宫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比如,开发了印有故宫文物的日历,设计了有文物图案的服装、卡道人物形象等“文创”产品,这个工作还将继续下去。另外,故宫将陆续扩大开放面积。2014年的时候,故宫的开放面积是52%,2015年是65%,2016年开放面积增至76%,等到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的时候,将开放80%的区域供游人参观。故宫里的藏品太多了,需要更大的室间。故宫里有180多万件藏品,但是绝大部分沉睡在库房里,能够在故宫内展出的,还不到1%。故宫最新的计划是,在北京海淀区圆明园附近,新建一座能容纳300万观众的巨型博物馆,预计2020年完工。故宫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1】这四份材料都与故宫有关,共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故宫未来的发展。其中,故宫未来的发展又是从三个方面介绍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故宫参观的人数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1中的数据,并结合阅读材料,你有了怎样的思考?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过完春节,李华的奶奶很想去故宫参观一下,李华参考了“故言购票须知”,推荐奶奶3月份去比较好。请结合“故宫购票须知”(表2)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李华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故宫购票须知
| 时间 | 票价 |
旺季 |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 人民币6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
淡季 | 每年11月1日一来年3月31日 | 人民币40元(不包括珍宝惊、钟表馆) |
【5】前一阵,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推出了几张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合成图片,皇帝居然也走起了“卖萌”的风格。结合阅读材料想一想,故宫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图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在没有见到莎莉文老师之前,我就好像是迷失在大雾中的航船,身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我不能确定海港是否就在近处,是否已经临近,还是遥不可及。我的内心焦急万分,因此,我只能在心底无声地呐喊着:“光明啊!光明啊!快给我光明!快给我光明!
然而,就在那个下午,爱和光明开始降临到我的身上。
突然,我感觉到有脚步正在向我靠近,我以为是母亲来了,于是,便朝她伸开了双手。
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并把我拉进她的怀中。
她就是莎莉文老师,我的家庭教师,是一个带给我知识和真理,并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我身上的可敬的人。
第二天一早,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她的房间,将一个崭新的布娃娃放到我的手中——后来我才知道,这娃娃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孩子们赠送给我的礼物,娃娃的衣服还是萝拉·布里奇曼亲手缝制的。
我双手捧着布娃娃,兴冲冲地玩了好一会儿。
这时,莎莉文老师握住我的双手,在我的手掌上一遍又一遍缓慢地拼写单词,她的这一举动使我对手指游戏大感兴趣,于是,我便立即模仿着拼写。
当我最终能正确地拼写出这个单词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兴奋,我高兴地涨红了脸,并立即跑下楼去,找到忙碌中的母亲,把刚学会的单词讲写给她看。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一书,作者是__国的__。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
【3】联系文章的前文,可以知道莎莉文来做“我的老师”的大体经过是:_____
【4】作者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个可敬的人,请从文中摘抄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
【5】第二小节的结尾,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感叹号,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了:_______
【6】本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这段话拟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在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为了拖住敌人,把________当成武器坚持战斗,体现出战士抗战到底的顽强精神。
【3】文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把__________作为“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4】结合文段体会狼牙山五位战士被称为“壮士”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晨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返璞归真、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蒙之胧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
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掲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一阵微风从树丛树叶间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告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是在城里,我那纯洁的躯体却沾满了病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啊,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ー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人,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地在唱一道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ー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第2自然段中“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此情此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创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分别与谁进行了对话?对话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一些行为,你也可能每天在做。读过这篇文章后,你对自己的或你身边的一些行为会做一些改进吗?试举一两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浏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医学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次测试。研究人员找来 20 人,让他们观看半小时分别取
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时间间隔为 8 个小时。通过超声波测量受试者肱[ɡōnɡ]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 14 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与之相比,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由此可见,快乐的体验可以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
②人生来就会笑,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所以,笑具有减少面部皱纹的功能。
③笑能增进社会和谐。生活需要笑声,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绷紧的脸庞舒缓,让微笑在脸上绽放。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收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机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计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是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1】研究人员找来 20 人,让他们观看_________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为_____。
【2】生活需要笑声,每一个人都需要_________,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________。
【3】开怀大笑时,随 着________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________,有助于心脏供氧。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 ________,不仅有助于把血液计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
【4】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
【5】短文第②至第④段分别从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笑的作用。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山不老(节选)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第1自然段里加点字“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实现了怎样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什么?包含着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两句话,哪句表达更好?为什么?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19、句子乐园。
1.在困难面前,我们怎么能不迎难而上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看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21、大习作: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也读过许多故事,有的故事是真实的,有的故事是虚构的,就像第四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一样,这些故事都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影子。我们也可以以生活中的人或事为原型,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创作,来创编故事。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发生在秋天里的故事,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