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四川甘孜州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表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

A.北方稳定的政局 B.藩镇割据的局面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阶级矛盾的尖锐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3、下列历史知识描述有误的是( )

A. 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C. 司马迁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D.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4、下列政权同时并存的一组是

A. 北宋和南宋

B. 金与南宋

C. 西夏和元朝

D. 辽和南宋

5、乾隆二十四年,下令禁止丝货出洋,江浙各地官员需严行查禁,倘有违例,予以严惩。这一举措反映了清朝

A.闭关锁国 B.兼容并蓄 C.市场活跃 D.与时俱进

6、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建设,“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7、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前后5次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到达。他在日本传受佛经、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唐代高僧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8、明代某著作被外国人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此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此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9、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10、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他是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陆秀夫

11、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热盛时期,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盛唐气象的是

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

②国内各族和国外商人、使者、艺人等云集长安

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调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④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在元朝的广阔疆城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A. 回族

B. 藏族

C. 维吾尔族

D. 傣族

13、现在人们专门的娱乐场所“KTV”、“娱乐城”等,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宋代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瓦子

B.驿站

C.票号

D.大相国寺

1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玄宗时,日本宰相长屋亲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绣这四句偈语在上面,送给大唐高僧们。该偈语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张骞

1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王朝设置管辖机构,其中,清朝设置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北庭都护府

C. 乌里雅苏台将军

D. 伊犁将军

16、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少数民族将领

②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

③都创制过本民族的文字

④都重视发展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吐蕃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能够说明“唐蕃一家”是

A. 金城公主入藏

B. 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 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18、苏轼诗“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颜公”的书法特点是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C.笔力刚健,行云流水 D.风格奔放,用笔老道

19、《乔家大园》是一部描写著名晋商乔致庸奋斗史的电视连续剧。在当时的商业活动中,能够和晋商并驾齐驱的著名商帮还有

A. 鲁商 B. 徽商 C. 苏商 D. 闽商

20、明朝读书人,为了能够在八股取士中录取成功,不可以做的是

A.熟读“四书”“五经”

B.严格按照八股文体答卷

C.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解释题目

D.发挥个人的文采批评时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思考: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唐朝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____________(朝代)。清朝1727年设立_____________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____________制度。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_________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______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_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____________。

23、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24、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5、填图题

(1)如图为清初疆域图,图中1所代表的是清朝的最西边,它是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天山  D.西域

(2)图中2清朝的疆域北接

A.西伯利亚  B.葱岭  C.北冰洋  D.北极

26、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建立的全国性的____。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交融:

①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____。原先进人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

②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____

27、《红楼梦》

(1)作者:清代作家____创作,高鹗续写。

(2)《红楼梦》,又名《____》。

(3)主要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____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4)社会意义: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特点与地位: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小说____强、____高。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开凿大运河

(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中国历史唯一女皇

(4)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29、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

30、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唐朝时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名家辈出。请列举出著名诗人、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各一位。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以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为什么要权?要什么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