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标点。( )
等到明年冬天 时间实在太长啦 顾客提出 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 改成夹袄 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A. “,!”,“,,”! B. “,。”,“,,。”
C. “,。”:“,,!” D.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C.“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D.“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气 花辩 原料 欧州
B.吹拂 仿佛 满足 将近
C.苏醒 酒落 大约 修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
A.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整个让青苔铺满,又让芦苇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
B.小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
C.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D.兔子撸起袖子往前冲,结果一头撞到了树桩上。
5、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 精美——(___________) 期盼——(__________) 滋润——(__________)
孤苦——(__________) 掩护——(___________) 恭敬——(__________) 缘故——(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公开——(________) 意想不到——(________)
细致——(________) 杂乱无章——(________)
7、默写古诗《大林寺桃花》写出作者、朝代。
作者:_______ 朝代: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通过 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填序号)
A.大小
B.颜色
10、课内阅读。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这句话是写小虾________的样子,可以看出小虾________的特点。
【2】找出描写小虾动作的词语(下面画上“ ”)。
【3】写出类似的词语:
例:(细长)的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塞(sài)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________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________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________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ùn)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āng)场。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话。( )
A. 3 6 B. 3 5 C. 2 5 D. 3 7
【2】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3】“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祸”是指( )
A. 老人的儿子摔断了腿
B. 绝大多数人战死疆场
C. 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D. 老人的儿子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
【4】“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福”是指( )
A. 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B. 青壮年都应征入伍
C. 老人的儿子没有应征入伍 D. 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凡事都要想到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
B.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C. 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D. 邻里间要互相关心。
1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逐——(_____) 激烈——(_____)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3】小虾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把有关句子画上“﹏﹏”。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例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老 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本文按( )顺序有条理地写了北京的( ),从( )开始,一直写到( )春节结束。
【2】( )、( )、( )三个春节高潮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其他部分内容写得较简略。这样写,使文章( ),主次分明。
【3】除夕这天,作者主要抓住人们的活动来写,有做( )、穿( )、贴( )和( )、放( )、吃( ),还要( ),突出了除夕的热闹。第( )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4】本文通过描写老北京一幅幅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
14、文段阅读。
小平爷爷青年时代曾经在法国勤工俭学。一次,巴黎举办一场国际足球赛,他很想去看,可是没有钱买票,怎么办呢?就在他沮(jǔ qiě)丧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对了,把衣服当了换钱,不就行了吗?”
就这样,他如愿以偿(cáng cháng),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几十年后,小平爷爷还清楚地记得,对阵的双方是乌拉圭队和阿根廷(yán tíng)队。
【1】从括号中选出正确读音用“√”标出。
【2】用下面的词语替换句中划线的词语。
灰心失望 称心如意
A.就在他沮丧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
B.就这样,他如愿以偿,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
【3】从文中划出邓小平爷爷用什么方法看了一场球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想想对自己哪件事最入迷?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马背上的小红军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忍饥挨饿( ) 络腮胡子( )
倔强( ) 牛膝骨( )
【2】理解句子,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 )
A. 陈旧的 B. 极、很 C. 总是
【3】理解句子,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
A. 笔直 B. 撑直或凸出 C. 量词
【4】文中写了陈赓与小红军的___次对话。你能找出描写小红军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语句吗?把它们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用一两个词概括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写下来。
他的一切旨在寻找人生的美好。——托尔斯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什么是朋友?你对朋友是怎样理解的?下面就说一说吧。
(1)“我把快乐与朋友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我把烦恼向朋友诉说,就只剩下半份烦恼。”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2)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之间是怎样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的?
(3)你想用哪种方式表达你对好朋友的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明同学完成了作业。(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立在道旁。(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生来不就是盛东西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儿在微风中摇晃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真说:“没关系,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一本古典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篮天上盘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暖暖的春风清清地吹进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底不平的路上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球慢慢地向上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与人因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放过风筝吗?你遛过小狗吗?你滑过轮滑吗?回想一下,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注意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