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中有关贺词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龙飞风舞(贺书法作品) ②齿德俱增(贺寿辞)
③妙选东床(贺新居落成) ④琴瑟和调(贺人新婚)
⑤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 ⑥杏坛之光(贺医生开业)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2、下列对联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组是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联)
B.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项王庙联)
C.俯瞻桑乾,滚滚波涛荧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山西应县木塔联)
D.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塾师自挽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校组织开展“五四研学旅”青年节活动,政教处要求1000多名师生轻车简从,文明有序地踏上研学旅行的征程。
②外国媒体臆测中国在亚太地区不停扩大军事部署,修建秘密军事基地,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③五一假期,小李和同学来到浪漫休闲小镇桐庐度假,他俩聊得海阔天空,感受着这里慢节奏生活的轻松、休闲与惬意。
④雷沃M1104-XP动力换向拖拉机,离地间隙高,田间通过性好,带三铧犁在半山坡耕地,进退维谷,堪比山地车。
⑤就在美国几周前对华为和中兴说“不”之后,澳大利亚唯美国马首是瞻,也宣布不再使用中兴和华为的产品。
⑥童年时代,四五月里青黄不接,家里吃的最多的就是槐花饼子和槐花菜,至今槐花浓郁的香气仍让我难以释怀。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张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不仅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还将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
B. 这场电动车专项整治活动是为整治电动车道路骑行的各种乱象,减少由违规带来的安全事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酝酿筹备多时,最终形成了方案。
C. 社会文明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力。只有人人提高道德自律,聆听内心的“道德律令”,自觉守护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D. 《流浪地球》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不仅电影里的家国情怀没有局限于一家一国,而且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严密契合。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让她上法院解 决问题,她又找借口 不去。
②如今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性重视,可以在奥巴马的一番讲话中 。
③远山含黛,近水楼台。夜幕中, 的好溪楼变得一片璀璨。昨晚,好溪堰源头首次亮灯,古朴的亭台楼阁在灿烂的灯火下变成天上宫阙。
④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天哗”是守岁场面的写照,“ ”中也寄寓着古代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A. 推托 管窥一斑 美轮美奂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B. 推托 管窥蠡测 精妙绝伦 寒灯短烬方烧蜡, 画角残声已报春
C. 推脱 管窥一斑 精妙绝伦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D. 推脱 管窥蠡测 美轮美奂 寒灯短烬方烧蜡, 画角残声已报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蝉
残雪
(1)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高大的杨柳成荫,蝉们在树间终日歌唱。如果是雨后,就有老蛤蟆来用男低音加入大合唱。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 8 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2)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3)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4)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5)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经验。
(6)老蛤蟆终于死于弹弓少年的手中。那天下了一点雨,它在它栖身的大石块下面叫得格外起劲,它那苍老的声音诉说着关于遥远的爱情的回忆。连续到来的三粒子弹射杀了它。少年欢呼着跑过来,捡走了它的尸体。尽管如此,老单身汉并不认为蛤蟆的命运是悲惨的。一个经历过那样的激情高涨的夜晚的家伙,必定品尝过了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闪现在它的脑海中时,它的歌声就增添了几许明朗,几许轻盈。它的同胞们听了之后有点诧异,继而又欢喜。雨后的大合唱势不可挡!
(7)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一段时间以来,又有两只蝉成了牺牲品。老单身汉开始焦虑,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网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晰的呻吟。
(8)它一连三天停止了歌唱,让自己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中。它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总是听到蛤蟆叫。是同一只蛤蟆,被少年射杀的那一只。那种叫声惊天动地,它只要一睁眼就看见天地间白光晃动,眩晕又使得它马上闭眼。啊,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强有力的蛤蟆?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唱。
(9)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
(10)蛛网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
(11)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
(12)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
(13)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己的激情给同胞们,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
(14)秋风吹破了蛛网,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
(有删改)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老单身汉:_____________
(2)领唱者: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有人认为,文中的老蝉是一个悲剧英雄形象;也有人认为,老蝉是一个幸福的奋斗者。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苟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就会变得如同圆规所画一般,所以对于君子来说,想要智慧明达、行为无错,就一定要“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__________”一句包含时间、人 物、地点,表明了全词抒写对象;下阕词人感叹人生犹如一场梦,只能“_________”。
(3)歌曲《在水一方》的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改写了《诗经·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___________?(《渔父》)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常用比喻的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__________”用鸟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
(2)人们在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雍也》中说自己要有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有成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一诗中用细节描写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 ”的譬喻,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中。
(3)苏轼《水调歌头》寄托了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 ”。
12、(1)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 。(《终南山》)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 。(《雨霖铃》)
(4)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 。(《踏莎行·郴州旅社》)
(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 ,故逐之。(《曹刿论战》)
(6)北极朝廷终不改, ___________。(《登楼》)
(7)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8)____________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纯甫①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②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③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注]①纯甫:王安石的小弟弟,名安上。②翛然:很快的样子。③翳:遮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首咏画诗中,诗人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流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
B.“旱云”一句写出诗人观赏画时的节令、环境:天气炎热,云气蒸腾,溽暑难消。
C.“黄芦”两句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
D.这幅画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诗人对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恩字泽之,开封人。以善射入羽林,神宗阅卫士,挽强中的,且伟其貌,补供备库副使。为河州巡检,夏羌寇兰州,恩搏战城下,中两矢,拔去复斗,意气弥厉。迁泾原将。尝整军出万惠岭,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哲宗召见,语左右曰:“先帝时宿卫人,皆杰异如此。”留为龙、神卫都指挥使,迁马军都虞候。契丹使来,诏陪射,使者问:“闻泾原有王骑将,得无是乎?”应曰:“然。”射三发皆中,使以下相视皆叹息。
出为泾原副都总管,并护秦、渭、延、熙四路兵,城西安,筑临羌、天都十余垒。羌围平夏,诸校欲出战,恩曰:“贼倾国远寇,难以争锋,宜以全制其敝。彼野无所掠,必携,携而遇伏,必败。”乃先行万人设伏,羌既退师,果大获。
徽宗立,以卫州防御使徙熙河,改知渭州。括隐地二万三千顷,分弓箭士耕屯,为三十一部,以省馈饷。边臣献车战议,帝以访恩,恩曰:“古有之,偏箱、鹿角,今相去益远,人非所习,恐缓急难用。夫操不习之器,与敌周旋,先自败耳。”帝善其对。迁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武信军节度使。
尝汰禁卒数十人,枢密请命都承旨覆视,恩言:“朝廷选三帅,付以军政,今去数十冗卒而不足信,即其他无可为者。”帝立为罢之。眷顾甚宠,赐居宅,又赐城西地为园囿。属疾,以检校司徒致仕。薨,年六十二,赠开府仪同三习。
(节选自《宋史·王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B. 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C. 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D. 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羽林:指禁卫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主要负责京城地区的治安。
B. 夏羌:生活在我国西部古代少数民族,史载其王为夏禹,故后人称之为夏羌。
C. 契丹: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唐末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为蒙古所灭。
D. 三帅:(殿帅、马帅、步帅)是三衙长官的合称;三衙,是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恩箭术高超,声名远播异域。他因为善于射箭被选入羽林军,后来受到神宗的赏识而被授予官职;在泾原为将时,连契丹都知道他的大名。
B. 王恩胆量过人,深谙用兵之策。羌人想和他对话,他单枪匹马直出营垒,与敌交谈;徽宗询问车战之事,王恩直言已经过时,不宜当下使用。
C. 王恩才能杰出,深受皇帝重用。宋哲宗召见他,当着众人的面称赞他,并且把他留在身边担任龙、神卫都指挥使,后来又升任为马军都虞侯。
D. 王恩博古通今,明于历代战法。有人献策以车战制敌,王恩认为时势不同,士兵又不熟习车战,如果采用必会导致失败;皇帝认为他说得好。
【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阅卫士,挽强中的,且伟其貌,补供备库副使。
(2)贼倾国远寇,难以争锋,宜以全制其敝。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搭载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入驻天宫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航天员出舱时,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他们微笑的脸庞和淡定的一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实际上,他们不仅要经受住地面的严苛训练,还要承受起太空中“强烈的眩晕”“骨头变脆”“感官障碍”等常人难以忍受的生理心理的极限压力,甚至是返航时的“生死危机”!
曾有记者问杨利伟:“如果神舟五号再来一遍,还愿意吗?”他说:“就算付出生命,去实现一个民族的梦想,也是值得的。”“航天精神”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
复兴中学校团委将举办主题为“弘扬航天精神,争做有为青年”的演讲比赛,请你以该校高三学生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