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毅等惧,掠居民而遁。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选自《隋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 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 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 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3、(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眼下洛阳牡丹已经进入花期,无论是在街头绿地、隔离带、公园,还是在寻常百姓家中,到处可见 的牡丹花。
②弱不禁风的蔷薇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美丽、缥缈,就好似一位 的少女。
③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子去赴下午茶会必穿着缀了花边的蕾丝裙,将腰束紧,茶要滴滴慢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 。
A. 风姿绰约 楚楚动人 仪态万方
B. 仪态万方 楚楚动人 风姿绰约
C. 楚楚动人 仪态万方 风姿绰约
D. 风姿绰约 仪态万方 楚楚动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高强度的运动,切忌不要从事高空作业、潜水、驾驶等职业,以防在工作中突然发病。
B.丰富的节庆习俗是“非遗”融入当下生活的重要切入点,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C.表决通过后,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最长的、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集各种规则之大成,也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D.《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系统培育;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日常养成;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当今时代,许多人学艺不精,缺少刻苦钻研、缺少刻苦钻研、务实上进的精神,以浮躁的心态对待工作,鲁鱼亥豕的低级失误经常发生。
④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⑤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
⑥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温馨,但越温馨,却也越见出其后的悲凉,越衬出其后的人生之悲,并让那悲凉力透纸背。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淡竹
苏怆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C.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D.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本文采用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2】本文题为“淡竹”,第3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杏、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述,请简要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4】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的丰富意蕴。
【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临尾时,谆谆告诫后主应当自谋,“_______,_______”,深思先帝遗诏。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琵琶女的动作写出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和克服了矛盾后欲一吐心声的心理状态。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箫声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⑵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⑶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⑷五陵年少争缠头,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⑸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⑹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⑺______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勤奋篇》)
⑻自信人生二百年,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古·残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成语有词“方枘圆凿”,《论语》有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_____”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学习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 指出这是“_____”的糊涂做法。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的原因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达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引发张养浩无论国家兴亡,百姓都苦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仰之弥高,____。瞻之在前____。(《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本图宦达,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春水碧于天____。(韦庄《菩萨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花飘入帐内,让人感觉寒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风流子·吴越东风起
朱敦儒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空想故园池阁,卷地烟尘。但且恁、痛饮狂歌,欲把恨怀开解,转更销魂。只是皱眉弹指,冷过黄昏。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起首三句写词人眼前所见之景,勾画了一幅春景将逝的暮春图景。
B. “倚危楼纵目”在上片中起了开启下文的作用,下文中绣帘、竹外花明、西湖画船及嬉游伴侣都是“纵目”所见。
C. 上片写景,有实有虚,“画船轻泛水”是实写;“醉回别浦,歌遏南云”为词人想象之景,是虚写。
D. 下片“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三句,词人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伤悲。
E. “但且恁、痛饮狂歌”这一举动衬托出词人内心的痛苦,“转更销魂”写出了词人此恨无法消除。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济,字济之。游学京师,第进士,历莫州刺史。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余里,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王承宗叛①,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必命我伐之,赵且大备我,奈何?”裨将谭忠欲激济伐承宗,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济释忠,谢而问之。忠曰:“昭义②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倚赵自固,虽甚怨,必不残赵,故不足虞也。’赵既不备燕,从史则告天子曰:‘燕、赵,宿怨也,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此所以知天子不使君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曰:“计安出?”曰:“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于赵,贩忠于上,是君贮忠谊心,而染私赵之名,卒不见德于赵,恶声徒嘈嘈于天下。”济然之,以兵七万先诸军,斩首数千级,又拔饶阳,屯瀛州。进攻安平,久不拔,济命次子总以兵八千先登,日中拔其城。会赦承宗,进中书令。济之出,以长子绲摄留务,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济病甚,总与左右张玘、成国宝及帐内亲近谋杀济,乃使人诈从京师来,曰:“朝廷以公前屯瀛州逗留,诏副大使代节度。”明日,复使人曰:“诏节至太原矣。”又使人走呼曰:“过代③矣。”举军惊。济愤且怒,不知所为,诛主兵大将数十人及素与绲厚善者,亟追绲,以玘兄皋代留事。济自朝至中昃不食,渴索酏浆。总使吏唐弘实置毒,济饮而死,年五十四,赠太师,谥曰庄武。
(节选自《新唐书·刘济传》)
[注]①王承宗:王承宗踞守的成德军拥有易州、沧州、定州数州之地,习惯上称为“赵”,他北面是刘济镇守的幽州,习惯上称为“燕”。②昭义: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③代:代州,古代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B.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C.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D.疾言日/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裨将,又称“副将”“偏将”等,俗话有“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说法。
C.日中,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指日头正当中午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
D.长子,年龄最大的儿子。因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分为嫡长子、庶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济带兵护边,击退来犯之敌。奚人侵扰边境,刘济率军打退他们,斩首两万;奚人侵扰檀州、蓟州边境,又被刘济汇合军队打败。
B.刘济有勇无谋,遇事缺乏主断。王承宗反叛,他估计皇上要派他去讨伐,赵人有所戒备,不知计之所出,被谭忠激将并引导始伐承宗。
C.刘济平定叛军,受到朝廷封赏。他带领大军向王承宗发起进攻,斩杀数千人,攻克饶阳,屯兵瀛州,攻克安平,因功进封为中书令。
D.刘济教子无方,死于次子之手。他平时只交给儿子权柄,忽视品德教育,致使次子借其病重之机,假传圣旨,与身边之人将其药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义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
(2)燕、赵,宿怨也,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
材料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读了上面这些话,我们会产生许多的感想和联想。请你以“写给2035年”为副标题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