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里土匪多,并无重兵防御,治安混乱,但只要大军一到,这种情形自然就如汤沃雪了。
②阿东口算得出来的结果居然和电脑算出来的结果不差累黍,完全一样。
③张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洞若观火。
④杜兰特休息时会和我们轻松聊天,但训练时却噤若寒蝉,因为他十分在意自己的表现。
⑤这两幅字,一个是飞动潇洒,一个是平淡天成,工力悉敌,难分高下。
⑥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A. ②④⑥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2、填入下面一段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 ① 会说,影视剧 ② 就是虚构出来娱乐的,何必太认真呢? ③ 别忘了,影视剧也属于文化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应该追求品质, ④ 要做到质量合格,而不是敷衍塞责、胡编乱造,否则岂不就成了假冒伪劣产品, ⑤ 成了对观众时间与精力的一种浪费?更何况有些影视剧, ⑥ 历史、医疗等题材的电视剧,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远不是娱乐逍遥那么简单,应当审慎对待。
|
|
|
|
|
|
|
A | / | 根本 | 而且 | 必须 | 而且 | 如同 |
B | 可能 | 本来 | 但是 | 至少 | / | 譬如 |
C | 一定 | / | 况且 | 还 | 还 | 包括 |
D | 也许 | 本来 | 然而 | 甚至 | 甚至 | /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禅偈(jì) 混沌(hùn) 胚胎(pēi) 影影绰绰(chuò)
B. 唱和(hè) 不可限量(liáng) 空白(kóng) 自由散漫(sàn)
C. 恣情(zī) 星宿(xiù) 屏气(bǐng) 叱咤风云(chà)
D. 旖旎(ní) 薄暮(bò) 浑身解数(jiě) 自力更生(gēng)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莱昂纳德·科恩的歌① 适合在黑夜里倾听的歌,他的呼噜和哼哼,本身就是迷迷蒙蒙的夜气。② 他几乎没有高频的声音,似乎也只有在静夜里才能清晰地听到。那里面有③ 的颤抖,有细腻的弥漫,他④ 没有音域,⑤ 音域在极低的声部,低到常人很难唱的程度,像黑暗中黑亮的羽毛,看得久了,⑥ 看到清幽的闪光,美极了。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确实 | 而 | 稍微 | 并非 | 而是 | 还能 |
B | 确是 | 而 | 精微 | 并非 | 而是 | 便能 |
C | 确是 | 所以 | 稍微 | 不仅 | 而且 | 还能 |
D | 确实 | 所以 | 精微 | 不仅 | 而且 | 便能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苏武传》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句式比较灵活,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黔首”即以黑头巾裹头,代指读书人。古代对平民的称呼有“白丁”“黎民”“氓”。
D.《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晚香
丁玲
离场部三十多里路的第十三生产队,是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新建队。李桂是这个队的一名拖拉机手。妻子杜晚香来了,他很高兴。他从集体宿舍搬了出来,在一间刚盖好的草房里安了家,一切整修过日子的事,都交给晚香,他心里很满意。在他家乡整整辛勤劳累了十一年的媳妇,该安安闲闲过几天舒服日子了,他的工资很够他们用的。
杜晚香忙了几天,把一个家安下来了。从生活上看是安定的。但人的心境,被沿路的新鲜事物所激起的波浪却平静不下来。她觉得有许多东西涌上心头。李桂很少回家,回家后也只同她谈谈家常,李桂现在也成了一个很高很大的角色。他到朝鲜打过仗,学习了几年,增长了许多知识,现在又是一名拖拉机手,操纵着那么大的,几十匹马力的大车,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的在这无垠的平展展的黑色海洋里驰骋。他同一些司机们,同队上的其他人有说有笑,而回到家里,就只是等着她端饭,吃罢饭就又走了。其实,他过去对她也是这样,她也从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合,也没有别的要求,可是现在她却想:“他老远叫我来干什么呢?就是替他做饭,收拾房子,陪他过日子吗?”她尽管这样想,可是并没有反感,有时还不自觉地产生出对他的尊敬和爱慕,她只是对自己的无能,悄悄地怀着一种清怨,这怨一天天生长,实在忍不住了,她主动去找队长:“队长,你安排点工作给我做吧。我实在闲得难受。”队长是一个老转业军人,同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属们打过交道,他只说:“你要工作么,那很好嘛,你看着办嘛,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晚香没有说什么。可是这个新凑合起来的还只有三十多户的家属区,却一天天变样了。原来无人管的一个极脏的厕所忽然变得干净了,天天有人打扫,地面撒了一层石灰,大家不再犯愁进厕所了。家家门前也光光亮亮,没有煤核、垃圾、烟头。有些人家孩子多,买粮、买油常常感到不方便,看见晚香没孩子,就托她捎东西,看看孩子。还有向她借点粮票或借几角钱的,却又不记得还。晚香对这些从不计较。
七月的北大荒,天色清明,微风徐来,袭人衣襟。茂密的草丛上,厚厚地盖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泛出迷人的香气。粉红色的波斯菊、鲜红的野百合花,烹亭玉立的金针花,大朵大朵的野芍药,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正如丝绒锦绣,装饰着这无边大地。蜜蜂、蝴蝶、蜻蜓闪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野鸡野鸭、鸳鸯、水鸟,在低湿的水沼处欢跳,麂子、獐子在高坡点奔窜。原来北大荒的主人们,那些黑熊、野猪、狼、狐……不甘心退处边远地带,留恋着这巍巍群,莽莽草原;还时常偷跑到庄稼地里找寻食物,侵袭新主人。表面上看来非常平静的沃野,一切生物都在这里为着自己的生长和生存而战斗。
杜晚香带领着一群家属,一会儿在吞云吐雾的扬场机旁喂麦粒,一会儿又在小山似的麦堆周围举着大扫帚,轻轻地扫着。这时杜晚香觉得整个宇宙是这样的庄严,这样的美丽。她年轻了,她抬头环望,洋溢在同伴们脸上的是热情豪迈,歌声与劳动糅合在一起,她低头细看,脚下是颗颗珍珠,在她们的赤脚上滚来滚去。那热乎乎,圆滚滚的麦粒,戏耍似的痒酥酥地刺着脚心。她踩了过去,又踩着回来,翻了这片,又翻那片。她好像回到了幼年,才七八岁,只想跳跃和呼叫。可这是幸福的幼年,同当年挑着半担水,独自爬上高塬,又独自走回家来,整天提心吊胆的幼年有天渊之别。
杜晚香在充满愉快的劳动中,没有疲劳的感觉,没有饥饿的感觉。大家休息了,她不休息,大家吃饭,她也不停下手脚。在场院参加劳动的工人的家属的工资,有计时的,有计件的,而她的工资,是既不计时,又不计件的。全场院的人都用惊奇的眼光望着这个个儿不高,身子不壮,沉静,总是微微笑着的小女子,奇怪她为什么有那么多使不完的劲。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一日于北京
(选自《丁玲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拖拉机手李桂,是为了引出主要人物杜晚香。李桂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心疼自己的妻子,想让杜晚香在家过安闲日子。
B. 小说中“但人的心境,被沿路的新鲜事物所激起的波浪却平静不下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杜晚香内心的波动。
C. 杜晚香劳动的时候,看着眼前丰收的场景,她觉得自己年轻了,她想到自己幸福的幼年:挑着半担水,独自爬上高塬,独自走回家来。
D. 小说的故事不复杂,情节发展自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澜,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热情歌颂了新时代妇女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
【2】小说中画波浪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主人公析晚香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欧阳修的名句作答)
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到的“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古诗文中既有客观描绘的“水”,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以“ ① , ② ”呈现水天一色的美景;又有寄托着作者丰富情感的“水”,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③ , ④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 ⑤ , ⑥ ”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个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 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蚯蚓因为运用心力专一,所以即使没有爪牙也可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宋军威武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2)酒是古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表达洒酒凭吊之意;在《赤壁赋》中,以“______”描述自己与友人互相劝酒,随即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表达了对英雄孙权的追慕;“______”表达了对刘裕奋勇杀敌气势的赞美。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概括老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 。
(3)欧阳修《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九月初九的酒
潘洗尘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和半个世纪的谣曲
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摇篮,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 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杯
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
缺也中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叙写了九月初九的傍晚,作者站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望着村野的炊烟袅袅,引出了内心浓浓的乡愁。
B.诗歌回忆了幼小的“我”在母亲的歌谣中甜美睡去的场景,母亲坐在炕边,轻推摇篮,哼着催眠曲,写出了母亲的慈爱。
C.诗歌回忆了父亲弯曲着脊背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双手布满老茧,总是喜欢在儿子的生日默默饮酒,表达对儿子的思念。
D.诗歌结尾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意思是中秋节这天,月如圆盘,要和亲人团聚,新月如钩,也要和家人共度。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饮九月初九的酒”用词造意相当讲究,七个字精准、生动地勾勒了诗的内容,并且贯穿始终。
B.诗歌说母亲“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喜”是因为“我”的出生,“忧”是忧“我”漂泊在外。
C.诗歌化形象为抽象,酒入愁肠,愁绪化作了父亲眼前破碎的月光,化作母亲零乱的白发,读起来令人动容。
D.诗歌画面感极强,抓住父母的典型细节加以描绘,把辛劳、朴实、慈爱、忧愁的父母形象刻画得真实可感。
【3】这首诗感情真挚,思故乡、念亲恩,引起了游子的共鸣。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高祖茂昭,唐易、定节度使。曾祖元,易州刺史。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宏,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宣州。改太子中允、直史馆,迁著作郎,赐绯鱼,预修《太平御览》,历左拾遗。六年,出为峡路转运副使,就加左补阙、会省副使,知遂州,以勤干闻,入为度支员外郎。雍熙中,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沔荐其文行,改主客郎中、史馆修撰。数日,以本官充枢密直学士,赐金紫。太宗召对便殿,谓曰:“成都重地,卿为朕镇之。”因厚赐以遣。至郑州,促召归阙,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会太宗亲试礼部不合格贡士,令枢密院给牒,因谓宏曰:“朕自御极以来,亲择群材,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卿与吕蒙正皆中朕选,大臣颇有沮议。非朕独断,岂能及此乎?”宏顿首谢。时河朔用兵,宏居位无所建白,御史中丞赵昌言多言边事,乃以昌言副枢密,宏为中丞,两更其任。端拱初,改工部侍郎,再为枢密副使。淳化二年,以吏部侍郎罢,俄判吏部铨,权知开封府。太宗御便殿虑囚,以府狱多壅,诏劾其官属,宏等顿首请罪,乃释之。真宗尹京,宏罢奉朝请。至道初,出知潞州。二年,就转右丞。真宗即位,加工部尚书。咸平初,还朝,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二年,真宗以上封者众,虑其稽留,命宏与王旦知登闻鼓院,再掌吏部选。四年,卒,年六十三。废朝,赠右仆射,命中使莅葬事。录其子可久大理评事,可道太祝,可度奉礼郎。宏循谨守位,不求赫赫之誉,历践通显,未尝败事。可久至虞部员外郎,可道国子博士,可度太子中舍。
(摘编自《宋史·张宏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B.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C.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D.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髙祖、曾祖、祖父、父,这四世加上“自身”和子、孙、曾孙、玄孙这“下四世”合称“九族”,
B. 雍熙是宋太宗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 阙是宮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宮廷;“归阙”意近“诣阙”,指回到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 国子博士报国子监博士,国子监是中央官学,是古代教育的最高学府,而非教有行政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宏凭科举获取功名。他在太平兴田年间考中进士后,历任官职较多,升任著作郎后参与修订《太平德览》,在京为宫多年。
B. 张宏勤政干练。他因在遂州任职闻名而入京城任度支员外郎,后来受到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沔等人的推荐而升职。
C. 张宏一直深受皇帝信任。宋太宗曾赏赐他丰厚的礼物派他到重地成都镇守,后紧急从成都召见他回京城任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D. 张宏循礼谨慎,坚守本职。他不谋求显赫的声誉,历任通达显位,从没有敗事。去世时宋真宗废朝表示纪念,派中使亲临葬亊。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与吕蒙正皆中朕选,大臣颇有沮议,非朕独断,岂能及此乎?
(2)以府狱多壅,诏劾其官属,宏等顿首请罪,乃释之。
15、阅读下面材料,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教育家魏书生曾妙解“人”字。他说,只有两划,一撇一捺。一撇代表长处,一捺代表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字上部合并,下部分叉。它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岔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败。“人”字形状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既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不会总在高点上。“人”字一撇一捺还可以表示要相互扶助,相互支持……
请你任选一个汉字(“人”字除外)写一段“妙解”的话。要求:适度想象,合理解说。
②从下面《红楼梦》名言警句中任选三句写一段话。要求:主题明确,语意连贯。
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E.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F.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请你从成岗、刘思扬,孙少平、田晓霞等《红岩》《平凡的世界》青年人中任选一人或几人为材料,写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小诗或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于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