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山2025届高三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 古人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②综艺节目应当担负起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并不能让网络综艺枝繁叶茂,反而会愈发外强中干

③新主创团队耗时多年“创作”《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了,令央视领导们和赞助商们始料未及的是,第三季的《舌尖》毁誉参半

④一直以来,普利策奖被认为是新闻业的标杆,从最初的新闻奖,到现在设立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综合奖项,其影响力经久不息

⑤一轮明日普照大地,朗朗乾坤,一碧万顷,我们欢快地走出家门,被阴雨笼罩多日的灰色心情,终于在艳阳下转晴。

⑥他又一次求职失败,不由得想起长辈平时的谆谆教诲,他全当作秋风过耳,如今身无长技,后悔莫及。

A. 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入夏以来,原本舒适宜人的重庆就变得五风十雨,令人烦闷难受。污浊的流水都通过城内的排水管流入长江。

②与人打交道要因人而异,你面对的这个人心胸狭隘,嫉妒阴险,你必须善刀而藏,低调处事,这可是人生的大智慧啊!

③他今天真让我另眼相看了,处理事情竟然如此机智。我原以为他只会暴虎冯河、横冲猛撞,今日方知他是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④这个学生诚恳乖巧,聪明伶俐,凡是老师讲的,他都能师心自用,用心领悟,所以一直名列前茅。这不,又得了班级的冠军了。

⑤抗击匈奴的名将中,陈汤的功劳其实是非常大的,他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劳自不必说,可他偏偏落了一个功高不赏的下场。

⑥元丰六年,西北发生蝗灾,西宁一带寸草不生,赤地千里。饥饿的灾民成千上万,携家带口,南下逃荒,真是惨不忍睹啊!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③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某国如今经济状况已每况愈下,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④一旦手机出现问题,存在里面的通讯录很容易就付诸东流,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⑤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⑥今天,我们需要一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篇领导讲话,何以在庙堂和江湖之间引发同频震荡?仅仅是文风,就让习惯了四平八稳、起承转合官样文章的山东群众惊掉了下巴。

②对于恶搞经典行为,必须认识到其浅薄和无趣,需要金刚怒目,更需要大张挞伐,以春风化雨、久久为功的经典教育将人们引至高远境界。

③“冰花男孩”王福满顶着一头风霜上学的照片引发热议,也引发人们对“施恩”式扶贫方式的思考:如何避免那种居高临下的探访慰问?

④在这场荡气回肠的决赛中,哈勒普展现了她钢铁般的意志,但连场的恶战让这位罗马尼亚姑娘心劳日拙,连续的厮杀严重透支了她的体力。

⑤山东人聊以自慰的经济总量,虽然还能勉强维持全国第三,但经济总量也岌岌可危,已经被广东、江苏甩得很远,且“追兵越来越近”。

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奏好全省动能转换同心曲。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高速宽带的通信(zài)体,太赫兹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和穿透能力,因此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短距离保密通(xìn),也适用于高宽带需求的卫星通讯领域。

B.苍海横流,需要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bà)舵领航,同样需要广大干部守住拒腐防变防线,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在顺境中戒骄戒(zào),在逆境中屹立不倒。

C.矗立黄浦江畔带有更深寓意的申园,昭示着对自然的亲近,对人心的凝视,再一次将街头踟(chú)的都市人拉回到日常生活,弥合了诗意与日常的边界和(xià)隙。

D.从继往的经验看,临(mó)就是选定尊崇、摹仿的榜样,先临摹后突破,先习后大,已成“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临摹不仅是学习的正道,也是学习的捷(jìng)。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喷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同频。由最初的网友自娱自乐,到如今由网络小说转化出版图书,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动漫及相关产品,进而带火大众娱乐市场,打造出“互联网+”的庞大产业。作为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从其出现之日就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此后又出现了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多种类型题材,诞生了《悟空传》《鬼吹灯》《甄嬛传》《诛仙》《步步惊心》等一批网络爆款小说。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实现了多点输出,已经实现了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内容联动,实现了以网文IP为核心的全链路生态。

在大众化、商业化的背景下,读者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创作者巳经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人物和故事走向; 读者的阅读趣味能影响到文学网站整体的创作风格,甚至网络文学整体的创作趋向和类型革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8.14)

材料二:

材料三:

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此后,包含打赏、月票等付费机制的商业模式退渐完善,并为各大文学网站所借鉴。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孤独地写作、孤独地阅读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网络文学的读者不再是单方面地阅读和接受作品,而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在作者的写作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评论,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读者对每一章的评价还可以即时通过订阅量、打赏金额等数据反馈到作者手中。

这些数据不仅体现著作者的人气,也决定了作者的收入。按照起点中文网现行的付费规则,普通会员、初级VIP会员、高级VIP会员计阅付费章节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字5分钱、4分钱、3分钱。价格看似不高,但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付费阅读全本的价格着实不菲。读者还可以对作者提供除了订阅收入之外的“打赏”。通过打赏,读者不仅希望小说的情节构造能跟进他想象的场景,同时还对作者的一些情节强烈要求整改,这也成为他们“要挟”作者改变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摘编自《光明日报 网络文学: 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材料四:

从表面上看,发表网络文学作品是“零门槛”的,但想要从成千上万的作家和作品中脱颖而出,需要经历层层关卡。首先就是“签约”关。当编辑从工作后台无数有待审核的新书中将一部作品选出,联系作者完成签约合同,这位作者才能从“非签约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签约后,编辑会安排针对作品的推荐和宣传活动,如果读者的反馈较好,作品就会“上架”,开始收费订阅。

即使成为“上架作者”,要获得较高的稿酬,也并非易事。一般说来,VIP订阅所得的收入,由网站与作者平分。如果一个作者每日更新5000字,当他得到1000份VIP订阅,扣除网站50%的分成,作者当月的收入为1500 元,“签约作者”本就已经是网络作者中的一小部分,而“上架作者”在“签约作者”中占到的比例大概是15%-20%。由此可见,网络作家将写作转换成稿酬收入,进而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写作的难度之大。

(摘编自王丹《商业化带给网络文学的机与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网络文学是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它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而产生,并受到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

B. 根据材料二市场规模、增长率这两项,我们能够了解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趋势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C. 根据材料二,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一直呈较快增长趋势,而增长率从2010 年前的较大波动到趋向稳定。

D. 2013年到2015年,网络文学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说明网络文学发展在这一时期处于低谷。

E. 网络文学的发表是“零门槛”的,只要网络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他就可以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化写作。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文学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按要求填空。

(1)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列坐其次。(_____《兰亭集序》)

(3)《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剑阁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许多封建士大夫的人生信条,而范仲淹却在《岳阳楼记》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即使不得志也应心忧君国之事。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逍遥游》中表明大鹏如果没有大风的强大力量便无法展翅高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写到“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写出了瀑布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天的气势。“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含义非常丰富。屈原的《国殇》中,用“云”来比喻敌人之多,“___________,矢交坠兮士争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用“云”来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对官场的厌倦,“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千岩万转,惊魂不定之时,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云”写出天气的急剧变化,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用“云”来表达作者希望这场好雨下多下够,下个通宵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明确老师的职能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反面论述从师的重要性。

12、按要求填空

(1)脚著谢公屐,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秦观《踏莎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两则典故。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粼粼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写湖光秋色,对仗工整,绘就了一幅绚烂的秋日湖光图。

B.词人未正面描绘舟行所遇的狂风恶浪的险境,而是侧重写奇妙遐想。

C.下片写明日天气更好,还可在水晶宫里欣赏乐章,露宿也内心惬意。

D.词作构思颇具匠心,情景交融,意境幽雅,足见词人对山水的喜爱。

2请对本词上片后两句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著,字成象,单州单父人。性豁达,无城府。幼能属文,汉乾佑中,举进士。周祖镇大名,世宗侍行,闻著名,召置门下,因得谒见周祖。广顺中,世宗镇澶州,辟观察支使。随世宗入朝,迁殿中丞,世宗即位,拜度支员外郎。显德三年,充输林学士。六年,丁家艰,起复。南唐李景使其子从善来贡,会恭帝嗣位,命著伴送至睢阳,加金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世宗灵驾赴庆陵,符后从行,公务悉资于著。宋初,加中书

舍人。建隆二年,知贡举。时毫州献紫芝,郓州获白兔,陇州贡黄鹦鹉、著献颂,因以规谏。太祖甚嘉其意,下诏褒之。四年春,宿直禁中,醉酒,发倒垂被面,夜叩滋德殿门求见。帝怒,发其醉宿倡家之过,黜为比部员外郎。乾德初,改兵部员外郎。二年,复知制诰。数月,加史馆修撰、判馆事。三年,就转户部郎中,六年,复为翰林学士,加兵部郎中,再知贡举。开宝二年冬,暴卒,年四十二。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

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屡欲相之,以其嗜酒,故迟留久之。及世宗疾大渐太祖与范入受顾命,谓质等曰:“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世宗崩乃止。太祖尝曲宴翰林学士王著,御宴既罢,著乘醉喧哗。太祖以前朝学士,优容之,令扶以出。著不肯退,即趋近屏风,掩袂恸哭,左右拽之而去。明日,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太祖曰:“此酒徒也,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况一书生,虽哭世宗,能何为也?”著善与人交,好延誉后进,当世士大夫称之。

(节选自《宋史·王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

B. 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

C. 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

D. 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家艰,又称为“丁艰、丁忧”,出自《晋书·周光传》,指遭遇父亲的丧事或者母亲的丧事。

B. 金紫,指“金印紫绶”。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称金紫光禄大夫。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代指贵官。

C. 中书舍人,始于先秦,三国魏于中书省置中书通事舍人,晋及南朝沿置,掌管起草诏令,参预机密。

D. 大渐,古代汉语中极为常见,是指病情渐渐好转,如《列子·力命》“季梁得病,七日大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著颇受赏识,多有任用。他服丧期满就被起用;恭帝曾命他陪同李从到达雎阳,给他加官金部郎中、知制诰。

B. 王著少有俊才,能力突出。王著年少时就能写文章;世宗灵驾被护送到庆陵时,所有事务符后都向他咨询。

C. 王著善抓时机,直言敢谏。王著曾趁各方竟相向朝廷献礼之时,规谏太祖,得到太祖的赞许。

D. 王著性情豁达,胸无城府。曾因思念世宗而醉酒,逼宫门喧哗恸哭,太祖熟悉他的为人,没有计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年春,宿直禁中,醉酒,发倒垂被面,夜叩滋德殿门求见。

(2)太祖与范入受顾命,谓质等曰:“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而纵观身边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