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论语》作为语录体作品,其编纂方式可能与鸟巢构建方式类似。 _。只看到单根树枝而看不到鸟巢整体,不分析每根树枝在鸟巢中的结构性作用,就会感到树枝堆放散乱无序。
①如支撑底部、平衡重心等
②如短长、粗细、木种不同等
③鸟巢由树枝搭建而成
④发挥特定的结构性作用
⑤每根树枝既有自身固有特征
⑥又作为鸟巢有机组成部分
A.③⑤⑥②①④ B.③⑤②⑥④① C.⑤②③④①⑥ D.③②⑤①④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篇领导讲话,何以在庙堂和江湖之间引发同频震荡?仅仅是文风,就让习惯了四平八稳、起承转合官样文章的山东群众惊掉了下巴。
②对于恶搞经典行为,必须认识到其浅薄和无趣,需要金刚怒目,更需要大张挞伐,以春风化雨、久久为功的经典教育将人们引至高远境界。
③“冰花男孩”王福满顶着一头风霜上学的照片引发热议,也引发人们对“施恩”式扶贫方式的思考:如何避免那种居高临下的探访慰问?
④在这场荡气回肠的决赛中,哈勒普展现了她钢铁般的意志,但连场的恶战让这位罗马尼亚姑娘心劳日拙,连续的厮杀严重透支了她的体力。
⑤山东人聊以自慰的经济总量,虽然还能勉强维持全国第三,但经济总量也岌岌可危,已经被广东、江苏甩得很远,且“追兵越来越近”。
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奏好全省动能转换同心曲。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7 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落下帷幕,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纷纷创下了千亿元成 交量。
B.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客观公正地去尊重、评价、认识别人的习惯,进入社会以后,就很难交到很好的朋友,很难融入一个团队,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C. 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够参与到扶贫攻坚的宏图大业中? 社会力量助力脱贫的渠道何在?近年来青岛市所辖贫困乡村相继建成的“福彩爱心图书室”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诠释可为范例。
D. 人如其名,指一个人的性格和主要特点与其名字的意思是一致的,用来描述人和名字的关系。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安倍的行为招致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的反对。作为一国首领,安倍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 分的外交策略、一意孤行的印象。
②井冈山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客人和 寻访长征足迹的学者不绝如缕。
③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为了救出被埋在塔下的工人,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 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
④吉安庐陵自然生态林,占地 2000 亩,其中水域 800亩,水域浩淼,植被苍翠,水木清华,环境优 美,是休憩最佳选择。
⑤马云称,他目前的规划都是为以后的全面国际化做准备,预计再有 4年的准备时间,国际化就会水 到渠成。
⑥傅园慧得奖后,迅速掀起一股傅园慧热,首当其冲的,便是媒体热炒。今年因她而出现的网络新词 便是“洪荒之力”。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5、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美问题学者克里斯多夫•萨巴蒂尼表示,委内瑞拉的退出可能导致美洲国家组织面临重大分裂。曾经代表世界半壁江山的组织将分崩离析。
(2)日前,杭州批捕涉非法校园贷55人。一女生借了2万元还不起,只好再次“求助”高利贷公司,声东击西,以至于3个月后竟总共欠了放贷者25万元。
(3)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4)目前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处于关键时期,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股票、期货、基金市场,不利于金融稳定,政府应采取必要政策使游资百川归海,脱虚入实,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
(5)经典阅读在今天这个碎片化信息满天飞的时代越来越成为我们需要提倡的阅读方式,但过分咬文嚼字,从而曲解了经典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是不可取的。
(6)5月20日,共青团路将全线贯通,小伙伴们的休闲习惯只怕要变了,主城区东起泉城路、西至经四路的商业黄金走廊呼之欲出。
A. (1)(2)(5) B. (2)(3)(6)
C. (1)(4)(5) D. (3)(4)(6)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消费提档升级,出游意愿持续高涨,旅游日益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
据介绍,目前全国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红色经典景区300个,国家级度假区26个,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10个,还有一大批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初步形成了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表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与旅游业对接,不断丰富新产品供给,实现旅游供给更平衡、更充分、更优质的发展。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2月26日《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黄金机遇期》)
材料二:
2010-2017年我国旅游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单位:万亿元,070)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在线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材料三:
2019年正向我们走来。展望前路,中国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将顺应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今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文旅产业也被公认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蓝海。旅游的内容因文化的介入,其生产、分发、消费都将被颠覆,而文化的内容因旅游的融入也可以创造独特的场景价值和流量经济。如何使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达到“1+1>2”的效果,显然还需更多探索。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认为,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升温,同质化发展问题凸显,市场将会加速洗牌。2018年,文旅项目频频落地,旅游企业开发文旅产品热情高涨。例如,伴随着“亲子经济”的发展,许多景区将亲子乐园作为升级改造的必备项目。同质化、类型化等弊端逐渐凸显,市场饱和,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的优胜劣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虚火”“水分”将不断被挤出,旅游投资将会更加理性。12月18日,阿里巴巴未来酒店“菲住布渴”正式开业,这是全球第一家支持全场景身份识别、大面积使用AI智能的酒店。在这里,服务员被服务机器人取代,住客无论走到哪里,只需要刷脸就可以享受酒店的所有服务。科技浪潮不断向前发展,与其相关的各个行业必将随之悄然发生改变,旅游业也不例外,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中国旅游三大走势》)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我国旅游业全年总收入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10%以上。
B. 2014年我国旅游行业规模增长迅猛,年度增长率超过25%;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保持在10%以上。
C. 2010至2017年间,我国旅游收入对GDP的综合贡献逐年增加,从2.78万亿元增长到9.13万亿元,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D. 我国旅游行业规模年度增速在2012至2017年经历了“快速回升一深度回落—平稳回升”后,预计2018年仍将延续增长势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全国共有景区景点3万多个,还有各类景区,国民出游需求旺盛,旅游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因此中国旅游业迎来发展机遇。
B. 文旅产业是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创新旅游产业,文化介入使得旅游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提升了旅游品位。
C. 对于文旅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各级政府如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正确引导旅游投资,规范旅游市场,就能有效避免文旅行业同质化、类型化问题。
D. 随着智能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我国旅游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大量使用了AI智能技术,人工服务员被机器人取代,游客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3】站在2019年展望未来,我国旅游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新趋势?请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写景化静为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一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写宫殿歌舞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2)《庄子·逍遥游》中,从反面交代大鹏鸟要先飞到几万里高空,才能乘风图南的原因的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白天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__________ ,__________”就会有覆灭的危险。
(2)苟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作反例,它虽有六跪和二整,然“_________”,只因“_________”,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杜甫的《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描绘出一幅寂寥空阔的画面。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谨库序之教,__________ ,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城》)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高呼“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她认清了丈夫的丑恶嘴脸,下定决心与其决裂。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皎洁月光照耀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秋江的夜色浩瀚无边,浑然一体。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时身体所受之苦,在风雪中“___________”,回到住处“____________”,借此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达思想集聚阻塞后才有作为,只有从神色或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的道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煜的《虞美人》中,以“_________”传达出“物是”之感,以“ _________”传达出“人非”之意。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他是个旷达的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格调也是豪壮的,但政治上的失意,复杂的心情,还是在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体现出来。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公安①送韦二少府匡赞②
杜甫
逍遥公③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注]①公安:湖北公安县。②匡赞:韦国赞,排行第二,生平不详。③逍遥公:韦二少府的祖先是北周时韦复和唐中宗时韦嗣立,均封为逍遥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借对韦匡赞贤良有德的称赞和对送别筵的珍惜,表达了两人的深情厚谊。
B.颔联料想别后情状,嘱托韦二读了寄去的书信,不要将自己的诗作,广泛地传播。
C.“古往今来皆涕泪”句,借助议论表达诗人的人生体验,抒写了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D.诗的末句回到眼前:两人将分别,各自消失在遥远的地方,思此心中痛苦无限。
【2】请简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称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士非此三者,无以托于世而列于士君子之林矣。兼之者,其命世之豪杰乎!道德不足,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若夫希世取容,求为富贵利达而已,又何足比其数也。我朝英贤辈出,其以道德、功业、文章名世者,代不乏人。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理学,尤精兵法。会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苏湖地饶,宜先取吴。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囊中物耳!宜先伐汉。”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上皆嘉纳之,累欲进公爵,公固辞不受。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功名显于世。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
宋濂始见上于金陵,问:“世乱奈何?”对曰:“愿明公不嗜杀人,天下可定。”上悦之。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侍上多所陈说,直谅不务文饰。上喜曰:“卿可参大政。”对曰:“臣少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一旦授职不效,有负陛下。”顿首力辞。上尝廷誉公曰:“古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为君子。若濂,事朕十九年,口无毁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公尝自言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后居青萝山,闭门著述,人罕睹其面。
方孝孺,恒以明王道为己任。太祖尝召见,喜其举动端整。建文即位,召为文学博士,凡将相谋议,辄资孝孺。及靖难兵起,诏檄皆出其手。兵既渡江,坚守誓死。建文逊去,文皇召用,不屈。文皇命孝孺草即位诏,悲恸彻殿,大哭且骂曰:“死即死,诏不可草!”文皇大怒:“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文皇大怒,竟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戮,之死靡悔。其所著述甚多,文大类苏氏,而正论过之。
此数英贤,岂非志于道德,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者耶!迨今承平日久,今之士人非科第无以自见,故始为诸生,欣羡一举,不啻起渊谷、腾霄汉也;既推上矣,羡登甲第,汲汲不减诸生时;既成名矣,骎骎希冀显荣;位列公卿,犹思恩逮上世,赏延后裔。所谓诵法圣贤者,取陈言应制科尔,甫服冠裳,辄尽弃去。悲夫!以是立功名且不可,何论道德!
余告门下举试不第者曰:“君子修身善行,睹穷达显晦,不入于心,充然喜乐在我。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别矣,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所患志不立,汩外慕而损真心。汝其以贤为师哉!”
(取材于明·张瀚《松窗梦语·士人纪》)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 表见:显扬
B. 若夫希世取容 取容:讨好取悦
C. 直谅不务文饰 直谅:宽恕
D. 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 驰骛:奔走趋赴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命世之豪杰乎 如其礼乐
B. 众以苏湖地饶 亦足以畅叙幽情
C. 因收中原 我欲因之梦吴越
D. 以是立功名且不可 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何足比其数也
又哪值得和他们相提并论呢
B. 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我曾私下仰慕德行高尚的前辈先哲
C. 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
凭你拥有的卓越才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D. 汩外慕而损真心
沉迷外物因而迷失了本心
【4】下列评价与文中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 忠愤激发,百折不回
② 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
③ 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
A. ①刘基 ②方孝孺 ③宋濂
B. ①方孝孺 ②刘基 ③宋濂
C. ①方孝孺 ②宋濂 ③刘基
D. ①宋濂 ②方孝孺 ③刘基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
②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
【6】文中三位英贤与“今之士人”相比,在立言、立功、立德三个方面的表现有哪些不同?请以其中一位英贤为例,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高三(1)班开展《论语》阅读与研讨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推荐座右铭”,要求自选对象,为其推荐《论语》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
同学们热情很高,认真研读思考。多数同学选择为同伴、好友、亲人等推荐,少数同学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挑选了座右铭。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评论,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