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中国传统节日( )
A.元宵节 重阳节
B.元宵节 端午节
C.春节 重阳节
D.国庆节 端午节
2、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河豚(zhú)
B.瞎说(xiā)
C.痕迹(héng)
D.疲倦(jàn)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泼(pō bō)洒 青苔 (tái tāi) 筛(shāi shī)下
绽(dìng zhàn) 开镶嵌(kǎn qiàn) 朴素(sù shù)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瑟瑟(sè sì) 繁多(fáng fán)
河堤(dī tí) 木杵(wǔ chǔ)
昂起(áng yáng) 露一手(lòu lù)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例子:一双双小手
一(________)雨珠 一(________)山花 一(________)欢笑
一(________)斗笠 一(________)蜻蜓 一(________)笑脸
6、日积月累。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为传颂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之情。这样的诗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习俗很多,“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节日)的祥和。“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体现了_________人们扫墓、踏青的习俗。
3.知错就改是我们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周易》中说:“见善则迁,__________。”
4.《论语》中说:“___________,是谓过矣。”《左传》告诉我们:“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__________________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_______________。(《溪边》)
6.夏天是一个缤纷绚烂的季节,我能写两句描写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积月累。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4.改过不吝,____________。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还能把字写得工整漂亮。
yuān yānɡ pào mò chèn shān là zhú
shè jì xùn sù qīnɡ shuǎnɡ nuò ruò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 帽)出来。有的才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篷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 胀)得马上要(坡 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把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文中主要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_的样子,荷花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
【3】用“﹏﹏﹏”画文中的排比句。
【4】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展开想象,补充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牵牛花(节选)
我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
C.制作架子,不想开花 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3】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的原因是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得到了乐趣。
11、阅读
吴道子与《江海奔腾图》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人,年少时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迈进院内,他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连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开始,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始他还很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也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出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天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三年间,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得到了师父的赞赏。万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前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心里有底,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
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1】“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__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吴道子刻苦创作《江海奔腾图》的句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道子是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B.吴道子画《江海奔腾图》时只有十五六岁。
C.因为老和尚病倒了,所以他才请吴道子帮助他完成《江海奔腾图》。
D.为了创作《江海奔腾图》,师父带着吴道子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了三年。
【4】默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吴道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后来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欣赏。
植物中的化妆大师
①在植物界,一些植物为了生存,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以免被动物吃掉。其中最为成功的,要数石块植物。
②石块植物生活在非洲南部及西南部的荒漠上,那里有许多沙石。石块植物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把自己变得像石块一样矮小肥胖。没开花的时候,它们简直就像一块块、一堆堆半埋在沙土里的碎石块或鹅卵石,颜色有灰绿色的、棕黄色的,有的像雨花石,有的像花岗岩碎块,不亲手摸一摸,确实真假难辨。
③石块植物还是个爱美的家伙,每年春季,它终于耐不住寂寞,也要开花了。每天中午,鲜艳夺目的花从“石缝”里绽放,有黄的、白的,还有玫瑰色的,就像酒盅一样大小。这个时候的荒漠,像是盖上了一床巨大的花毯。但当干旱季节来临时,石块植物又加入到真正的石块当中,使荒漠一片凄凉。
④在荒漠里,肥厚多肉的植物往往是动物难得的食物,口渴了要吃它们,肚子饿了也要吃它们。石块植物能够贮存充足的水分,但它们学会了模拟石块的形状和颜色,往往很难被发现。那些饥肠辘辘的动物在寻找食物时,通常会把它们当成硌牙的小石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改变服饰、装束,以另一种面貌出现,使别人认不出自己来。(___________)
(2)分不出真假。(________________)
(3)腹中无食,辘辘作响。形容极端饥饿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③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
【3】石块植物生活在_________;石块植物的样子是_________;石块植物的花像_________样大小,开花季节是在___________。
【4】石块植物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的原因是( )
A.为了使自己漂亮。
B.为了生存,以免被动物吃掉。
13、课内阅读。
燕子(节选)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了。
【1】这段话主要写燕子的( )。
A.外形 B.飞行 C.停歇
【2】描写燕子动作的词有________,这些词突出了燕子飞行时的________和_______。
【3】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请你用“ ”把它画出。并说说这句话是把 比作 。
【4】杜甫《绝句》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就描写了燕子飞行的画面。
1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国王的御橱里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子为什么很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和铁罐比,是因为自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与铁罐的命运最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读的寓言故事很优美,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的比你写的要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可是,屠格涅夫却把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叫我做一个说谎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口顿时明白了口高兴地说口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口
【1】在最后一段的“口”里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认真——( )
喜欢——( )
佩服——( )
【3】把下面的“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4】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短文画“ ”的句子用了两种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是 和 。
16、句子世界。
(1)阳光驱散了满天的乌云。(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透过纱窗照进了昏暗的屋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知识对我十分感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 脸蛋 光鲜红润的 仿佛 桃子 胖娃娃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爱护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前的一池荷花如同一幅水墨画,非常漂亮。(用相同修辞方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的水哗哗地流向远方。(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完信后,一个哭一个笑。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爸爸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放着图书一排排。一到中午,许多同学便津津有味地看书坐在图书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柏树是我去年刚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一条花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蚂蚁忙着很清闲地搬家,出门就要带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要求: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经过,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