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请你照样子写字,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消→(稍)(稍微)       湖→(______)(______       爆→(______)(______

平→(坪)(草坪)       令→(_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xǐ què            bān diǎn               zāo gāo          diāo xiàng   

( )     ( )       ( )     ( )

jì gāo yì chóu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     ( )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______

(2)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______

(3)工厂多么需要科学!农村多么需要科学!学校多么需要科学!______

(4)我婆娑起舞,花草为我鼓掌。______

4、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的括号里。

中日足球赛刚开始,我的心就__________地跳起来。比赛开始,球队双方展开了_________的对抗,特别是日本队_________的强攻,中国队精彩的防守,赢得了现场观众_________的掌声。此时,一种_________的爱国心使中国观众齐声高喊:中国队,加油!

5、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

中国的民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齐安城楼

【唐】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2句中“寒”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还知道杜牧有哪些有关数字的诗句?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__________

【3】苏轼的诗词题材广泛,你还记得苏轼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我能行。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2】对“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抒发了彻底打垮敌人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B.凭借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故宫为何不积水》,完成答题。

故宫为何不积水

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过程,是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均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出现明显积水。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强大排水能力。

持续大雨,往往使各地的现代化城市排水网络遭受重创,“城中看海”的情形频频出现。可是,近600岁的故宫却为何能不内涝?故宫的排水系统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其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有坡度,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相对整个北京城区排水体系来说,紫禁城排水系统是第一级的,这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

此外,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沟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沟、支沟,有明沟、暗沟,有涵洞、流水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果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并无积水之弊。

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万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42个。雨水进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值得一提的是,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善,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剥成龙首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雨水从螭首龙头孔中流出,小而时如冰柱,大而时如白练,暴雨时则会呈现“千龙出水”的景象,蔚为壮观。三台而水逐层向下流,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果涵洞接通千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故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永葆青春。

(作者 单霁翔)

【1】本文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

A.下暴雨的时候,故宫没有积水的原因

B.现代化城市的排水系统

C.大暴雨后的紫禁城

D.故宫人的智慧

【2】第1自然段从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过程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A.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为了说明北京遭受了罕见的暴雨灾害。

C.点明北京这场暴雨发生的时间及雨量。

D.为了介绍“千龙出水”这样难得一见的场景。

【3】下列不属于“故宫不积水”自身原因的一项是( )

A.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非常强大。

B.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其整体走势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C.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

水网络。

D.为保证故宫排水设施的完好和通畅,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坚持排水设施的专项巡查。

【4】要了解故宫的排水系统类型,应该重点阅读第___自然段,可以知道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_________

【5】第5自然段中画“ ”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6】阅读本文,你对将来的城市规划有什么想法?

________

10、丁香结(节选)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画线句子中的“积雪”指的是( )。

A.还未化的积雪

B.丁香树上的薄雪

C.洁白的丁香花

D.白丁香树的颜色

【2】窗外的白丁香带给“我”怎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由斗室外的丁香树想到了什么?( )

A.生命的活力

B.每年的春光

C.未融的白雪

D.生活的常态

【4】丁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作者描述的丁香,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已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   ),两臂累得(   ),汗水(   )。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1补充完整文段。

2从括号里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tiǎo tiāo)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qiǎo qiāo)然流露出( )、( )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按原文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转瞬即逝:

耐人寻味:

4)用 画出描写画面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作者赏画时的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5)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13、招聘考试

雅利安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更确切地说,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因为业务需要,雅利安公司正准备招聘四名中国高级职员,担任业务部、发展部主任助理,待遇自不必言。 竞争是激烈的,凭借良好的资历和优秀的考试成绩,我荣幸地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

雅利安公司的人事部主任戴维先生告诉我复试主要是由贝克先生主持。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年龄并不很大,据说只有四十岁上下。听到这个消 息,我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 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 个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来:正是贝克先生。

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 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

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得我说话,贝克先生把我一把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 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我竭力抑制住跳,抿(mǐn)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 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来没见过您,更没救过您女儿。

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4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 (zhì),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我站起来: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女儿。

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利安公司职员。有一次,我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l.用心品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1)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

 

(2)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

 

2.下面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动作  B.语占  C.心理  D.神态

(1)贝克先生说: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 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 ( )

(2)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 )

(3)我的心狂跳起来。   (   )

(4)贝克先生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 )

3.读文中画“____”线句子,说说为什么?   ( )

A.“感到激动,贝克先生会因为感激而录用我。

B.“面对错认和将带来的优越条件不知怎么办。

4.贝克先生认错人了吗?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5.“被录用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4、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⑧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大显身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了家乡端阳节时的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5——7自然段,回答问题:

(1)布施乞丐这件事引起了“我”情感的变化,将作者的心情线补充完整。

(2)“我”一系列心情变化,既流露出对乞丐的(               

(3)母亲的话,更是触动了我。她的话就是要告诉“我”(                              ),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是个(                                             )的人。

【4】文章的题目是《粽子里的乡愁》,请找出文中两处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用“___________”画出来。结合所画的句子想一想,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救出了小狐狸。(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吸引我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漫步句子关。

公象睁开眼睛。

扩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改为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9、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心花怒放、怒火中烧、归心似箭、依依不舍,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请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