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条蚕,从孵出来到吐丝结茧,要吃掉桑叶( )
A. 3千克 B. 0.003千克 C. 30千克
2、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⑴我的邻居王奶奶是个特别 的人。
A.留心 B.专心 C.耐心 D.热心
⑵缸里的几条金鱼非常 。
A.可爱 B.热爱 C.心爱 D.喜爱
⑶南沙群岛中的岛屿、礁盘 ,就像在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A.水天相接 B.星罗棋布 C.井井有条 D.连绵起伏
⑷节日期间,超市里的商品降价促销!大门才打开,顾客们便 。
A.倾巢而出 B.鱼贯而出 C.鸡飞狗跳 D.群龙无首
⑸台湾的翠玉白菜是由 雕成的。
A.能工巧匠 B.巧夺天工 C.美轮美奂 D.流光溢彩
3、“我”变的树上长的是( )
A.苹果 B.梨 C.鸟窝
4、选出下列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正确解释。
【1】独在异乡为异客( )A.独自一人 B.孤独 C.自私
【2】泥融飞燕子( )A.泥土融化 B.泥土湿润 C.泥和水融洽
【3】小溪泛尽却山行( )A.虽然 B.但是 C.再,又
【4】迟日江山丽( )A.迟到的日子 B.春天白天渐长 C.迟来的时间
5、根据课文填空。
1.《忆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忆江南”的意思是( ) ,其中( )( )两句是形象的比喻句,描写了( ) 、( )的特点;( )是一个反问句,( )了题目,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 )之情。
2.《渔歌子》的作者是( )的( )。词的一、二句写了远处的景物,其中有( )、( )、( )、( )、 ( )。三、四、五句写了( )的( ),作者由( )及( ) ,由( ) 到( ) ,描绘出了一幅( )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3.渔歌子中出现的颜色有( )、( )、( ),诗中“( )”表现了渔人的悠闲自得。
6、课文围绕燕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7、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 fán nǎo | tuò mo | shuǐ zǎo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kǒu kě | cí aì | xuán guà | zhì liáo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àn huó pō bié zhì ǒu ěr jiāo ào
chí tánɡ dào yìng qīnɡ xiānɡ wǔ dǎo chuī fú
9、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
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到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
(2)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
(3)生气;发怒。( )
【2】读不同人物的话,语气要有变化。
(1)朗读陶罐的话要( )
(2)朗读铁罐的话要( )
A. 语调紧凑高昂,声高气粗。
B. 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之感心
C. 读出不怕对方,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感受。
【3】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你能将陶罐没有讲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每天一大早便起来,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因为(wéi wèi)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盛开着鲜花,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蚂蚁在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会蚂蚁了。“哎!真是麻烦,干嘛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漂 飘)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 象)蚂蚁先生那样,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汉字。
【2】“遍”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画。“遍”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满,布满;②一个动作从头到尾的全过程。在“满山遍野”中“遍”应选第__________种意思。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__________ 快乐——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__________
(2)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__________
【5】你想对蚂蚁和螳螂分别说些什么?写在横线上。
对蚂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螳螂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的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 你把鸡蛋留下来 我自己煮 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 说 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 说完便离开了书房 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子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过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他就把吃剩的鸡骨头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见效。夜已经深了,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他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去了。这时他好像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般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______)
(2)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十分吃惊。(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咛——(_____) 打扰——(______)
【4】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话小事上是个“马大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黄山奇松》片段,回答问题。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姿态( )( ) 饱经( )( ) 郁郁( )( ) ( )( )不舍
【2】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那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天黑了,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借着灯光,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纸币像开了花儿似的在他手心里展开。
【1】“恍恍惚惚”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部分的句子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烧云(节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选文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请照样子分别再写两个。
红彤彤 金灿灿 _________ _________
葡萄灰 茄子紫 _________ _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火烧云_________多和_________快的特点。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一定也见过火烧云吧。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大象的确是名不虚传的表演家。它们结队而出,甩起长鼻子,扇动大耳朵,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满堂喝彩。
【1】用横线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2】“它们……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舞来。接着,又一个个出场献技,有的吹口琴,有的做体操,有的过独木桥。”这句话说明大象多才多艺,请你也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描写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池塘里的荷花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拎起斧头把一棵棵树砍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参加了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写句子。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_______:有的像________,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有的还好像___________。
4.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形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____,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_,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
18、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回答问题。
1.柴斯特是一只_________。塔克是一只_______________。
2.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并抄写下来。
课堂上,黄老师请龙一鸣讲“守株待兔”的故事,他上台已后讲得很生动。同学们专心地听着,他讲完刚一,黄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发出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木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情感,如母子情、父女情、师生情等。请你以“关爱”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