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B.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也一定增大
C.升高温度,反应的活化能不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只表现为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2、图形电镀具备导体图形侧生长小、线条边缘陡直、图形分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带电路制作。板件经过贴膜曝光显影后形成一定的线路,图形电镀就是针对干膜没有覆盖的铜面进行选择性加厚和保护。工艺主要流程和电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除油”是把油污等有机物及其他残余物除去使板面干净光洁
B.“水洗”是除去PCB板上残留的溶液避免对下个步骤产生干扰
C.“微蚀”粗化铜面表面反应原理为Na2S2O8 + Cu = CuSO4 + Na2SO4
D.“镀铜”时PCB板为阴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Cu-2e-= Cu2+
3、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饱和烃,则该烯烃可能结构的种数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2O3+6H+=2Fe3++3H2O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2Na++CO2+H2O=2NaHCO3↓
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3Cl-+H2O+4H+
D.铝粉和NaOH溶液制取H2:Al+2OH-=+H2↑
5、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10-12mol/L的溶液中:K+、NO
、S2-、ClO-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Cu2+、Cl-、SO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K+、NH、NO
、C1-
D.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NO、OH-
6、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有几个
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
②用两个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溶液颜色变浅:CuCl2Cu+Cl2
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④溴水中有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硝酸银固体后,溶液颜色变浅
⑤对于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⑥晒自来水养小金鱼
A.1
B.2
C.3
D.4
7、以MnO2为原料发生反应制得的MnCl2溶液,当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S的溶解度小于CuS、PbS、CdS等硫化物的溶解度
B.除杂试剂MnS也可用Na2S替代
C.MnS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下列化学用语使用错误的是
A.33As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简式:[Ar]4s24p3
B.液氨中存在的氢键:N—H…N
C.NH4Cl的电子式:
D.NaHSO4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
9、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10、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它就定具有光学活性,某物质X如图,具有光学活性,X发生下列哪个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
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与新制的Cu(OH)2作用
11、已知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QkJ/mol(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还原产物
B.H2O作氧化剂,CH4仅作还原剂
C.生成1mol H2时,转移2mol电子
D.反应容器中充入1mol CH4和1mol 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kJ
12、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池行业的“明日之星”,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e-+2Li+=Li2O2
B.放电时,B极消耗22.4L的O2,外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
C.充电时,B电极上的电势比A电极上的高
D.充电时,A极接电源的负极
13、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
B.电池工作时,O2-向电极B移动
C.若生成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CH4和CO2体积比为5∶6
D.标准状况下,当电路中转移1mole-时,则A电极上可以产生11.2L气体
1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可以得到该溶质固体的是
A.
B.
C.
D.
15、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 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16、一般的,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低。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的熔点是1100~1200℃,则纯铁的熔点是( )
A. 1000℃ B. 932℃ C. 856℃ D. 1535℃
17、北京冬奥会“冰墩墩雪容融”成为顶流,由、
、
和亚克力等环保材料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结构为
)的单体为氯乙烯
B.亚克力(分子结构为)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
C.(分子结构为
)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面
D.合成(分子结构为
)的单体均能使溴水褪色
1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数为0.7NA
B. 标况下,足量Fe在2.24L氯气中燃烧,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
C. 1L0.1 mol·L-1 醋酸溶液中含有H+离子的数目为0.1NA
D. 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 NA
19、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负级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
C.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级反应是Fe-3e- =Fe3+
D.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20、当CH3COOH H++CH3COO-已达平衡,若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但c(H+)增大,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CH3COONa B. NH3·H2O C. H2O D. HCl
2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
|
B | 在 |
|
C | 用质谱仪检测气态乙酸时,谱图中出现质荷比(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的峰 | 两个乙酸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了二聚体 |
D | HF的热稳定性比HCl强 | H-F的键能比H-Cl的键能大 |
A.A
B.B
C.C
D.D
22、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经X射线研究发现,它的结构特征是
和
互相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
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其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B.该晶体熔融不可导电
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2价
D.晶体中与每个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
为6个
23、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从b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HR代表HClO或HF)
C.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氢氟酸的体积较小
24、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芥子醇的分子式是,属于芳香烃
B.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芥子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芥子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a+、Mg2+、Cl﹣、Br﹣等化学资源。以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提取Mg、Br2等产品。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②A与试剂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空气吹出法是用于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是以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溴。步骤Ⅰ: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步骤Ⅱ: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转化 成氢溴酸;步骤Ⅲ:用氯气将氢溴酸氧化得到产品溴。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步骤Ⅰ和步骤Ⅱ的目的是使溴富集
b.上述步骤中的反应可说明氧化性:Cl2>Br2
c.步骤Ⅰ和步骤Ⅲ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原理不同
②若在步骤Ⅱ中消耗的SO2的质量为6.4×103 g,则上述过程中理论上消耗的氯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至少是______ L。
26、已知A 、B、C、D、E为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在宇宙中含量最高;B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半充满结构;C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基态原子3d能级全空,其N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的原子序数等于B、D原子序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___区(填“s”、“p”或“d”)。
(2)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3)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4)A和B形成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5)比较第一电离能:D___________ E(填“>”、“<”或“=”, 下同);电负性:B___________C。
27、碳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88.6 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238.6 kJ·mol-1,CH3OH(l)+O2(g)=CO2(g)+2H2(g) ΔH=-akJ·mol-1,则a____________238.6(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 e-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28、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甲醇的燃烧热为ΔH= -726.5kJ/mol)。
2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C | N | O | F | Ne |
3 | Na |
| Al |
| P | S | Cl |
|
(1)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沷的元素是__________;
(2)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4)HF和H2O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
(5)N和P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
(6)常温下,会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的金属是_________;
(7)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填化学式),酸性最强的是_____(填“H2SO4”或“ HClO4”);
30、用序号填空: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 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①液氯 ② ③白磷 ④氯水
⑤ ⑥
⑦ ⑧3517Cl ⑨红磷 ⑩3717Cl.
3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电解池中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Y极附近放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 反应。
③电解后X极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沉淀最有可能是(填化学式)_______。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实现将铁片镀上一层金属银,电解液a选用硝酸银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
②Y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开始时铁片与银片的质量相同,当电路中有0. 4摩尔电子通过时,两极质量相差___________克。
32、现有一瓶气体为NH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
①气体的质量为______,气体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mol。
②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_____。
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④将气体甲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1。
⑤将④中所得溶液取出10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mol•L-1。
3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4、Ⅰ.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在4 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___c(B),从0~4 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A)____Δc(B)(以上填“>”“<”或“=”)。
(2)从反应开始至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 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4 mo·L-1,c(A)∶c(B)=3∶4,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求:
(1)5min时,A的体积分数=______。
(2)前5 min内B的转化率=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_________
35、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是重要污染物。
(1)如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已如化学键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若已知下表数据,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___________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
化学键 | H-H | N≡N |
键能/kJ/mol | a | b |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若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O、1molCO充入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则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2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减小CO2浓度且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D.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He气体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
36、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化学小组为研究该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2NO(g)+O2(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2NO(g)N2O2(g)(快) △H1<0 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
N2O2(g)+O2(g)2NO2(g)(慢)△H2<0 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O(g)+O2(g)2NO2(g)的
_____________kJ·mol—1(用含
和
的式子表示)。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
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速率方程分析,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A. k2正增大,c(N2O2)增大 B. k2正增大,c(N2O2)减小
C. k2正减小,c(N2O2)增大 D. k2正减小,c(N2O2)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