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 )
A.pH=2的HCl溶液与pH=12的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c(H+)< c(OH-)
B.0.1mol·L-1NH4Cl的pH小于7
C.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mol·L-1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
D.10mL0.1mol·L-1NH3·H2O 恰好能与10mL 0.1mol/L盐酸完全反应
2、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c(H+)=c(OH-)=10-6mol/L溶液
3、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
B.:2-甲基-3-丁烯
C.:1,3,5-三溴苯酚
D.:2-甲基-1-丙醇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醇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苯存单、双键交替结构
D.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对应的是( )
A.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其溶液可用于游泳池及环境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
C.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6、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如花生、葡萄)当中,具有抗癌作用,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的化学式为
B.白藜芦醇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白藜芦醇分子可与反应且
白藜芦醇消耗
D.白藜芦醇与饱和溴水反应时最多可消耗
7、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C.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计流向铜片
D.铜电极上发生反应:Cu2++2e−=Cu
8、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b>0),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B. C2H2(g)+5/2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
C.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
D.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
9、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装置甲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
B.装置乙分离乙醇与水
C.装置丙验证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D.装置丁检验该反应生成丙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B.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C.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D. 电解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可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来恢复原溶液
11、下列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最大的是
A.HI
B.NaI
C.CsF
D.KCl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Na+、Cl-、Fe3+、SO
B.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 、NH
、NO
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 、Na+、SO
D.含Al3+的溶液中:Na+、HCO 、Cl-、K+
13、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电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钢管桩为阴极,高硅铸铁惰性辅助电极为阳极
B.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C.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能够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溴水中通入SO2气体 | 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B | 向某溶液中通入氯气,然后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原溶液中含有Fe2+ |
C | 向盛有5mL0.1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mL0.1mol/LMgCl2溶液,再滴加1mL0.1mol/LFeCl3溶液 | 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 Ksp[Mg(OH)2]>Ksp[Fe(OH)3] |
D | 向pH=3的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至100倍 | pH(HA)>pH(HB) | Ka(HA)>Ka(HB) |
A.A
B.B
C.C
D.D
16、设C(s)+CO2(g)2CO(g) △H>0的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 △H<0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这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17、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
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小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平衡常数小于容器Ⅲ中平衡常数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小
18、有关我们熟知的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酸可与NaHCO3(aq)反应产生CO2
B. 常温常压下甲醛、一氯甲烷、氯乙烯均为气体
C. α-氨基酸中甘氨酸与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
D.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9、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能够实现的是
A.电离
B.电镀
C.电冶金
D.电解饱和食盐水
20、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冰醋酸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
D.在b点加入NaOH固体,可使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减小
2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为4NA
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0.1molC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3Cl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22、某有机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23、25℃时,在 c(CH3COOH)+c(CH3COO﹣)=0.1mol/L 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和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B.由图可以求出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10﹣4.75
C.pH=4的溶液中:c(H+)+c(Na+)+c(CH3COOH)﹣c(OH﹣)=0.1mol/L
D.pH=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2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种
C.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D.C、N、O、P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O
25、方程式书写:
(1)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2)溴乙烷制乙醇_______
(3)溴乙烷制乙烯_______
(4)苯酚与浓溴水反应_______
26、按要求填空
(1)写出C5H12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为12∶1的三种烃A、B、C,常温下A呈气态,B、C呈液态。A、B、C相对分子质量比1∶3∶4。A和C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C都能发生加聚反应,A的加聚产物D具有导电性,C的加聚产物E则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塑料。
A、B、C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D、E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4)在有机化学分析中,根据反应的性质和反应产物,即可确定烯烃的组成和结构(双键及支键的位置),例如:。
据以上线索和下列反应事实,确定C7H14的结构:
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已知25℃时,几种常见弱酸的Ka。如下表所示:
电解质 | HCN | |||
电离常数 |
(1)25℃时,pH值相同的下列几种溶液:① ②
③NaCN ④
,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溶液呈酸性,向10mL0.01mol/L的
溶液滴加0.01mol/LKOH溶液V(mL)。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当时,溶液中
、
、
、
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③当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当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则a___________b(填“<”“=”或“>”)。
(3)写出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28、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信息,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关系K(HX)___K(HY)(填“>”或“<”)。
(2)若滴定终点时,测得NaY溶液的pH=9,则K(HY)=___。
(3)HZ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后,pH=7,则消耗NaOH的体积___20mL(填“>”或“=”或“<”);滴定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体积为19.98mL,此时溶液的pH=___。(已知:lg2=0.3)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29、(1)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①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向ΔH___________0(填“>”或“<”);
②100℃时达平衡后,改变温度为T,c(N2O4)以0.002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T______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氯化铁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
30、大气、水体常见污染元素主要有氮、硫。含氮废气、废液处理是化学学科重要研究课题。
(1)在含、
废水中加入镁矿工业废水(含Mg2+),以除去N、P,其反应离子方程为Mg2++
+
MgNH4PO4↓,该方法除N、P需要控制污水的pH在适当范围,原因是___。
(2)用NaClO可以将氨氮(NH3、NH)氧化为N2脱离溶液,NaClO去除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方法,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为达到最佳的脱硝效果,应采取的反应条件为___(填温度和负载率数值)。
(4)CaSO3与Na2SO4混合浆液可用于脱除NO2,反应过程为:
Ⅰ.CaSO3(s)+(aq)
CaSO4(s)+
(aq)
Ⅱ.(aq)+2NO2(g)+H2O(l)
(aq)+2
(aq)+2H+( aq)
浆液中CaSO3质量一定时,Na2SO4的质量与NO2的去除率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a点后NO2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
31、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
的混合气体和2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A室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68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的___________倍。
(3)若将A室、
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___刻度,此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3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表面上最普遍的化学变化,也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能的最主要途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放出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图:
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中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从下列选出)。
A.一次迅速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__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②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ΔH=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量取硫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34、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氢气燃烧的反应热: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
C(石墨,s)+O2(g)=CO2(g)ΔH2=-393.5kJ/mol
H2(g)+O2(g)=H2O(l)△H3=-285.8kJ/mol,则由石墨与氢气生成甲烷的反应热:C(石墨,s)+2H2(g)=CH4(g)ΔH4=___。
35、二甲醚()是一种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
(1)用CO和合成二甲醚的反应为:
。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如图所示:
___________
。
(2)根据题目信息和你所学化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提高反应产率的条件为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采用新型催化剂(主要成分是的合金)制备二甲醚。催化剂中
对合成二甲醚的影响情况如下图所示。
(已知:)
请根据上图分析,合成二甲醚选用催化剂最佳比例为___________。
(4)用二甲醚燃料电池电解法可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
)转化为
。原理如下图:
①燃料电池中的负极是___________(填“M”或“N”)电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用电极反应和离子方程式解释阳极区域能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转化为
的原因___________。
36、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g甲醇(CH3OH)液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今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_________b(填“>”、“=”或“<”)
2H2(g)+O2(g)=2H2O(g)△H1=a kJ•mol﹣1
2H2(g)+O2(g)=2H2O(l)△H2=b kJ•mol﹣1
(3)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或“﹣”)。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1 | 436 | 391 | 945 |
(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
(5)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A不能用铜质搅拌棒代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ΔH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 kJ/mol,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