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C.甜蜜的创造者 D.自然界的建筑大师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雅人四好”的一项是( )
A.琴
B.茶
C.书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B.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C.植物开花的时间只和温度、湿度有关系。
D.蜜蜂能找到回家的路靠的是超常的记忆力。
4、下面人物表现和《守株待兔》揭示的道理一致的是( )
A.小偷在银行门前捡到钱包,便天天蹲在那儿,期待有新的收获。
B.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了半年,终于高高兴兴地收获了全部的粮食。
C.小明的哥哥就喜欢呆在家里,有时候一个星期都不愿意出门。
5、查字典。
1.“套”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套”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加罩;②量词,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③用套拴系;④圈套;⑤模拟,照做。
(1)别中了对方的套。_____
(2)天冷了, 套上一件毛衣,别着凉。_____
(3)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_____
(4)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生搬硬套。_____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________)
(2)这种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________)
(4)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 (________)
7、照样子填空。
例:(乌黑光亮)的羽毛
(________)的翅膀 (________)的小燕子
(________)的画面 (________)的湖面
(________)的尾巴 (_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春天
(________)的电线
8、拼音,写词语
9、课外阅读
蚂蚁与西瓜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四只小蚂蚁发现了半个西瓜,西瓜的瓜瓤( ),瓜子儿( ),西瓜皮( ),看起来很新鲜。蚂蚁们又热又渴,他们高兴得都跳了起来。他们爬上去吃了起来。有一只蚂蚁太渴了,就像钻地机一样钻到西瓜里“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还有一只蚂蚁站起来说:“真好吃,我们把它搬回家吃吧!”大家连连点头。
他们推啊推啊,推不动,一只蚂蚁只好跨着大步跑回去叫大家一块儿来推西瓜。大家都来推西瓜了,但是还是推不动。小蚂蚁们又拿来一根长长的树枝,想把西瓜撬起来,但是树枝都被压弯了,西瓜还在地上纹丝不动。
这时有一只在蚂蚁里面自称“聪明蚂蚁”的小蚂蚁给蚁后说:“咱们可以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让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蚁后点了点头。说干就干,有些蚂蚁爬到西瓜上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由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最后他们把所有的西瓜块儿都搬回去了,他们再也不用发愁没有食物吃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黑黑的 红红的 绿绿的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并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四只小蚂蚁 西瓜→一只蚂蚁提出把西瓜 →大家一块儿,
失败了→大家一块儿 ,也失败了→“ ”提出办法,成功了。
【4】蚂蚁是怎样把西瓜搬回家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判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V”。
(1)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搬动西瓜,不需要别人帮忙。( )
(2)只要大家都来动手就能把西瓜搬回去。( )
(3)做任何事只有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课外阅读。
在山的那一边
小时候,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正巧我住在山里,所以经常在山里“探险”。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是海呀!”“哦,原来是海!”我为这个答案感到兴奋不已。于是,我决定亲眼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放学后,带着满心的好奇来到离我最近的第一座山。当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山顶时,我的幻想一下子破灭了,因为满眼看去,还是连绵不断的山,我失望极了,我几乎是哭着回来的。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你乱说!你不是说山的那边是海吗,怎么还是山呀!”妈妈苦口婆心的对我说:“孩子,你才翻了一座山,你要知道在连绵不断的山后面才是海呀!这必须得用我们的耐心去寻找,才能真正看见美丽的大海。在人生中也是一样,会遇到重重的困难,只有努力克服完所有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实现理想呀!”
我恍然大悟,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到达山顶时,失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妈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经常想什么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例文引路。
材料二:有趣的实验
“啊,真有趣!”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惊叹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三小队的队员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只见小队长小芳说:“下面请看表演‘烧不破的手帕’。”
“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
“肯定是在哄大家。”小英挺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
“不会吧,化学实验是运用科学道理而进行的……”袁晓玲表示否定。
同学们和我一样,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盯着小芳的一举一动,想看个究竟。这时只见小芳不慌不忙地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和清水倒入杯子里,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帕,放在杯子里,浸湿后拿了出来。“哧”,手帕被点燃,火苗一下子蹿得有两尺多高,烧了足足有一分钟,才渐渐熄灭。奇迹出现了,那手帕真的像得到保护神保护似的,完整无缺,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洁净了。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有的惊叹不已,有的议论纷纷,还有的在鼓掌,也有的在催促小芳讲讲其中的奥秘。
小芳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表演结束了,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次科学实验活动的感想。
【1】这个有趣的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运用了________的叙述顺序,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实验开始前,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样写为下文实验成功____________。
【4】手帕烧不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的话一共有______句。第一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_______。第四句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羸从“飞得慢”知道了____________,从“叫得悲惨”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一点儿情况就_____。
4.更羸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是因为( )(多选)
A.善于观察。 B.靠运气。
C.善于思考。 D.善于联系实际经验。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横线上。
分享 报告 撞 衔
①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
②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
③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的。
A. 着急 B. 充满希望 C. 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________的活动。
A. 建房子 B. 唱歌 C. 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______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______的龙,嘴里吐出______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______,前爪______,各自______;还有的刻着______。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分别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中心句在这里起 的作用。
【3】石拱桥的这种设计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花钟》片段,回答问题。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蜜 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辨 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汽 气)温过度,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给文中词语选择正确的字。
【2】昙花在_________的时间开放。
【3】找出文中一个设问句,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在读寓言故事时都有自己的方法,请你也来分享。
我在读《农夫与蛇》时,会思考它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哪些启示,联系生活经验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我会把相似寓意的不同故事对比阅读。比如,我将《黔之驴》与《狮子与狐狸》对比来读,它们都讲的是对于未知的东西总会感到害怕。
你:我喜欢借助图片阅读寓言,比如________。
17、语言表达。
(1)《守株待兔》中的耕者被宋人笑,是因为“兔不可复得”,还是其他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守株待兔》一文中耕者的邻居,看到每日守在树桩旁等兔子的耕者,你会怎么劝说他让他重新开始劳动呢?
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周末我们班要去永定看土楼,大家怎能不高兴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小牛把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那袋麦子很好地保存保护起来。
2.我们来到敬老院,走出校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20、修改病句。
(1)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奇异的一种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这个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她)们都是你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性格?
都有什么特点?选择其中一个人试着写一写。
要求:(1)题目自拟。
(2)描写人物要细致,写出人物特点。
(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