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长春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词语中的只有一个与惊恐万状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奖状 B. 形状 C. 状元 D. 状物

2、常恐秋节至的正确解释是(  )。

A、惊慌  B、恐怕 C、怕,担心

 

3、选一选  填一填

阶   价

________ ________钱   ________________

幕   慕   暮

________色降临   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避   劈   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杰《乞巧》)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

(3)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

(4)心既到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谈读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节选>》)

(6)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7)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5、查字典填空。

“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__。“酸”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物质;B.像醋的气味或味道;C.悲痛,伤心;D.讽刺读书人的迂腐;E.微痛无力。

(1)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_____

(2)忙碌了一天,她感到腰酸背痛。_____

(3)天上下酸雨,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_____

(4)妈妈煮的菜,隔了一夜,就有酸味了。_____

6、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

探着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___________

7、填空。

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___不好看,____很有用。’”本句中作者采用 __________的手法,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做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2.“那雪白的乳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值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主要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突出了白鹭_________的美。白鹭的特点可用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来形容。

3.“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__________比喻社会毫无生气,“风雨”暗指__________ 。同时句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末_____________的社会风气的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_____句,起着 ________ 的作用,体现了圆明园的两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gé______shòu ruò______bēng tā______yǐn bì______fán zhí______

zhǎng cháo______fán suǒ______zǒu láng______dǎn qiè______fā shì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烟民

材料一:

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

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

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下面对三则材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烟盒上的警示语是对的。

B.二手烟对人的身体危害也极大。

C.吸烟者死亡都得早。

D.吸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这些信息?填一填。

每年约有______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全球大约每______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这两个数据让我读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童年的柳笛

孙光

春天,好像对纤细柔软、宛如少女秀发的柳枝别有情丝。祥和的春风中,河旁路边交头接耳的柳条,转眼间泛出了新绿。此情此景,勾起了我对童年乡村老家美好的回想,我仿佛又听到了那悠扬清脆的柳笛声。

小时候,每逄春天来临,柳枝变绿,喜爱的玩具往往少不了柳笛。儿时做柳笛,技术很是熟练。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这些年龄不同的孩子们,常常忍不住各取所好,折一根粗细均匀、长度适中的柳条,轻轻扭动一阵,嫩绿的柳皮便开始松动,然后用牙咬住柳枝木芯,双手将圆筒状的柳皮慢慢抽下来,用指甲将一头轻轻刮薄、捏扁,一支支长短、粗细不等的柳笛就此做成。接着各自比赛似的用力一吹,便发出或是悦耳动听,或是粗浑憋闷,或是细气悠长的笛声,酷似一曲春天里的交响乐,响彻乡村街道。一时间,惹得暖风习习下熟睡的农家小黄狗,竖起耳朵汪汪直叫,幽深清静的巷子里,四处觅食的老母鸡更是舞来飞去。伴随着笛声、犬声、鸡鸣声,我们这些孩子们从心灵深处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外出玩耍前,把几支做好的柳笛浸泡在盛满清水的泥盆里,以防干裂。回来时,看到二婶家的妹妹正在拿着两支柳笛高兴地轮番吹奏。走上前去一问,得知是我泥盆中的柳笛之后,便立即开始撕夺争抢,失去柳笛的妺妹哭个不停,惊动了母亲。老人家跑上前去和风细雨地劝导我:孩子,你比妹妺大,就该让着她,一支小小的柳笛,你妹妹玩着高兴,你也高兴才是,何必那么小气。接下来,她把我手中的柳笛要回送给妹妹,又开始教导我:男孩从小就要学会尊重老人,爱护幼小;要助人为乐;要宽厚忍让,不能得理不让人。只有这样,才能长大成器。

三十年后的我漫步在仓颉公园,折一根柳条做成柳笛,怎么吹,也找不回童年的感觉,倒是迎风盛开的那些花和蹦蹦跳跳的孩子们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孩子们是怎么做柳笛的呢?找到相关语句画上波浪线。

3读第二自然段,交响乐”“响彻"这两个词语体现了柳笛的声音_________,从欢快的笑声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忆了童年与柳笛有关的两件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水日

322日是世界水日。这是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对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出的建议而确定的,旨在使全世界都关心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问题。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七十被海洋覆盖,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因此,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而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污染的脏水。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过度开采、严重浪费和工业污染等,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由于缺水,一些国家江河干涸,农作物枯萎,牲畜断水,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水战”。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我国已被列入贫水国家名单。尽管我们在水的兴利除弊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仍不相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1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了解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分别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选择的正确义项。

:①不安全,相对。②损害。③高的,陡的。④端正。

危急(  )  正襟危坐(  )   危及生命(  )

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着急—(   ) 显露—(   )

反义词:强烈—(   ) 光明—(   )

3.“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除用千钧一发来形容这个时刻外,还可以用     来形容。 

4.选文中郝副营长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表现了他(  )。

A.为了下一代能在灯下读书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

B.没办法,只能用书来点燃

13、阅读与鉴赏

被疑心毁灭

动物的一生,时时面临着危险。出于防范的本能,许多动物对任何事都揣着疑心,甚至达到了自我毁灭的地步。

北美绿鸟是住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种候鸟,一生多疑。每次从外面回到洞穴,都要站在窝边( ),长达半个小时不肯进洞,唯恐洞里会有埋伏[]它们成天将小绿鸟叼在嘴里,从一块岩石上叼到另一块岩石上。而很多小绿鸟,因为被大鸟叼来叼去,通常在出生后不到10天,便摔死在岩石上,或是葬身大海。

法国短尾沙皮狗堪称世界上疑心病最重的动物。[]它终身不能换主人,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它便生活在惊恐中,连觉也不敢睡。它对周围的一切都存有戒心,并会因为怀疑而绝食,连水也不喝,直到生命结束。

日本灰松鼠只吃一种红塔松的松子这种松子只有在秋天才能完全成熟,食物短缺使它们的生活总处在艰难中。[]秋天,是灰松鼠最忙的季节,它们每天都要费力囤积大量的食物,好把冬春两季的食物都准备好。但囤积好后,它们又唯恐自己洞中的食物被别的松鼠偷去。[]于是,它们会往囤积的松子上不断地尿尿。日本灰松鼠有一个特点:谁也闻不得同类的尿味。往食物上尿尿是一种法子,但这样一来,松果就会腐烂。到松果真的腐烂时,它们又将( )的食物清理出洞,再去囤积新的松果…… )。本来可以丰衣足食的灰松鼠,因为自己的多疑,往往在深冬季节因为食物严重短缺而被活活饿死。

从动物的疑心上,我们不难看出,疑心越重,灾难越深,甚至连性命也被葬送。

【1】写出能概括文章说明要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北美绿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疑心毁灭的动物,它们为自己的疑心付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沉重代价。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不能说明动物多疑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括号应依次填入“左顾右盼”、“来之不易”、“周而复始”

B.第②③④段的第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相同

C.在写法国短尾沙皮狗时,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先概括后具体

D.囤积的松果容易腐烂是日本灰松鼠食物短缺的根本原因

【5】短文中动物的多疑及其付出的代价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做任何事都要怀有疑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B.做任何事都不要有疑心,这样会带来灾难,甚至会葬送性命。

C.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因为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退一步海阔天空。

【6】短文在写动物的多疑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再见了,亲人》)

1这段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表现了朝鲜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成语的由来。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   )我能多活几年,(   )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1在横线上的填写成语,并写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哪些语句说明了孔子读书很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摘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20.38分钟

12分钟

144分钟

[材料三]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纸)

【1】上面三则材料是五年级小明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国民读书看报的时间远远超过看电视的时间。( )

(2)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这一观点。( )

【4】读完上述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同学提出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题。

白洋淀里荷花香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

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多像青竹,笔直细长,上面长满了小

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一枝枝,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她们要“饱蘸(zhàn)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十里云”。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育的荷花,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她们那娇美的脸盘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仔细一看,她们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在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有的野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

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照样子,写词语。

亭亭玉立(AABC式)______ 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_。

18、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关林的柏树

关林的柏树,已有三百多岁,成排成行,苍翠荫翳,纹理古朴,使关林风景独具特色,被誉为洛阳八小景之一——“关林翠柏”。

说也奇怪,大自然给关林的柏树进行了颇有趣味的安排。在大殿前的月台左右有两棵柏树,左右“龙头”,右名“凤尾”。那龙头,是柏树顶向下勾曲,犹如经过巧匠雕刻一样。长的龙头,张着大嘴,犀利的双角,直竖在龙头上细小的枝条,形成了龙须。龙的头部和颈部已枯干无叶,而树身则枝繁叶茂,看上去,好像一条巨龙在绿色的烟云中向下俯视。迷信的人,往往抱着孩子来龙头下祈祷,一方面是让孩子“长命百岁”,另一方面是想“望子成龙”。那凤尾,是柏树根在砖铺的地面上挣扎着生长,形成的像凤尾羽毛似的奇观。殿前月台是祭祀关羽的场所。传说每年祭祀的时候,天上的龙,地上的凤,都来参加,就落在这两棵柏树上。久而久之,柏树就长出了龙头和凤尾。在三殿前,有一棵旋柏,螺旋一样生长,不仅树干旋生,连大小树枝都呈旋转状,实为罕见。相传关羽被封为“三界降魔大帝”后,每有降魔任务,关羽就在这里乘白雾旋转升天。后来,白雾变成了柏树,因而旋转生长。

关林的柏树究竟有多少?曾有不少人统计,据说都没有数清楚。据庙内碑文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修庙以后就种了很多柏树,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庙宇时,曾伐柏树做大梁。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庙内还有柏树600余株。后人又不断增补。1975年,洛阳博物馆专门派人对关林柏树进行了统计,现有柏树800余株。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林的龙头柏树是什么样子?凤尾柏树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词句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作答

1)照样子对对子。

例:山清对水秀

枯枝对(    新朋对(      桃红对(   

春华对(    天涯对(      莺歌对(   

2)用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小丽是个性格(   )的女孩。

张海迪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的意志却很(   )。

爸爸(   )答应了我的要求。

经过(   )的拼搏,中国女排终于战胜了对手。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注意不得重复。

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        )地听讲,(        )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说得(        ),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写起作业总是(        )、(        ),作文更是(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缩句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景色秀丽的大公园。

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鲜艳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1、按要求写句子。

(1)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 人们称之为碧莲山。(加上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小娃娃当作礼物送给妹妹。(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秀峰是桂林市内的一座奇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班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鲸难道不是比象更大的动物吗?

 

(4)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5)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自己的老师——费秉勋先生,用三件典型事例展现了费先生的人格魅力。贾平凹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费先生的帮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与呵护,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与关怀,离不开朋友的陪伴与帮助……在这些熟悉的人中,你最想感谢谁?请你以“感谢你,     ”为题,选取一两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