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宿迁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题目都很难,尽管老师讲解了半天,我还是一知半解

B.我今天上午眼奶奶去田里摘棉花,又累又渴,真是如饥似渴

C.这本故事书人物鲜活,情节感人,我看得如痴如醉

D.心灵鸡汤类的故事千篇一律,了无新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创文明城市”活动,我们学校的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B.赵老师不仅是我区的知名教师,而且在我校也最优秀。

C.夏天,蝉不停地在树上聒噪,直到深夜,它才突然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D.我们要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求之者也(敏感)

B.三到之中,心到最(着急)

C.学而不(满足)

D.干将发,有作其芒(受刑)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形近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1)( )皮皮鲁才十二岁,( ) 他已经有六年放风筝的历史了

(2)妈妈( )自己受苦,( )不让孩子受委屈。

(3)( )用心血和情感做出来的东西,( )有可能产生奇迹

(4)(   )自然界没有龙,( )这第一条龙应该放入大自然

 

6、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在清水田里___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若钓鱼___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___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___

2.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___白鹭不会唱歌___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___

3.地道有四尺多高___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___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___不妨碍上面种庄稼___

4.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___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___大家是不会相信的___再一迟延___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___

8、看拼音写词语。

fàng shào________ fēn fù________ zhà yóu________

ài mù________ lǎn duò________ xié tiáo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按要求完成练习。

最后一抹晩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写出几种动物的叫声。

牛  哞哞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的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是按由__________________再至_________来描写_________的景色。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仙境——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   )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  “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五彩缤纷(   )   窥视(   )

  反义词:稀少(   )   敏捷(   )

(3)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把(        )比做(      )。

(5)请用文中的几个词语概括出九寨沟景致的特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_____________

①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头发,猛然间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根发亮的白发。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伤感。

②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这时母亲回过身,在前方,伸出手臂,笑着说:“来,到妈妈这儿来。”于是,她咯咯地笑了,迈开小步向妈妈温暖的怀抱冲去。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纳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好像永远不会老。”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老。可眼前那根白发分外刺眼,女儿拔下那根头发,悄悄地藏了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说:“妈,您的头发多好呀,您永远那么年轻!”

③母亲笑了,女儿的小动作怎能瞒得过妈妈的眼睛呢?那么多年来,从哇哇哭的孩子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这孩子,怎么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时,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你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妈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欣慰地看着镜中的女儿:“有女儿给妈妈梳头,真舒服呀!”

④镜子里面有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⑤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能感受到却说不出来。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足_______

爱慕_______

欣喜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的“女儿的小动作”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能感受到却说不出来。”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田螺姑娘》节选

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孤儿,是好(hǎo hào)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才使他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就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了。无论谁家遇到了困难(nán nàn nan),他都会热心地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zhǒng zhòng),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屋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gàn gān)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2】选文中的“小伙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一句中:

(1)“水落石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弄”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猜测一下,小伙子后来“弄”出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母亲掬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     蹋)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gōng   gòng)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嘁:“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   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馅   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此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画上“√”。

【3】第①段中有一个词语表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这个词语是_______

【4】第④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省略了“我”看到的部分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没说完

【5】对“我”买书,母亲的态度是_____,由此可以看出母亲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立刻”来说明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位母亲的言行让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chù chǔ)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用横线划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标出。

【4】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理解与感悟。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分别从花生的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_____________。

2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果实是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 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16、阅读短文。

父亲的“狠招”

①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父母为了让我有出息,在我11岁那年,把我送到了县城的小学里读书。看着班上同学们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用着精美的文具,我自卑极了。A我没有勇气和同学一起玩,学习成绩也很差,总是盼望着能快点到周末,那样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了。

②有一次,我看到班上一个同学拿着口琴在音乐课上吹,声音是那样悦耳,我的心为之一动。

③于是,我在周末回家后,吞吞吐吐地把想买口琴的想法说给了父亲听。父亲沉默了一阵,冷漠地对我说道:“你想买口琴的话,那就自己上山去砍柴卖。”我感到很失落,但脑海里一想到那个精致小巧的口琴,就来了信心;不就是去砍柴吗?我一定要把买口琴的钱攒够!

④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拿起柴刀,独自一人上山砍柴去了。砍柴中被荆棘划伤了手,殷红的鲜血流出来,我将伤口包扎好后,接着又继续砍;遥远的山路,脚被磨出了泡,稍微歇息后我又继续赶路;挑着柴到了集市,两个肩膀已经红肿发痛了,但是拿到卖柴换来的钱,想到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就觉得不痛了。

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5个周末,我终于攒够了买口琴的钱。B我兴冲冲地买回了一个漂亮的口琴,一路上乐滋滋地吹呀吹,一直吹到家里。父亲看到了我手上的口琴,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你长大了。”待我坐下后,父亲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自从你去县城念书后,每次回家我都留意到你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这次让你去砍柴,就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虽然出身、家境这些东西无法去选择和改变,但是可以努力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了你自己。”

⑥咱中国人有句俗话:“子不教,父之过。”于是乎,父亲们为了不背上没教育好孩子的“恶名”,一个个使尽了浑身解数,其中有一招屡试不爽,那就是——“狠”!要想孩子成“器”,那可是“狠招”给整出来的!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A句体现了“我”小时候有些爱慕虚荣,羡慕同学们穿的、用的比自己好。

②B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因为买到口琴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2】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我”在砍柴时历经的困难,请简要概括。

①手划伤流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我”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相关依据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长辈的严格要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 hǎo  hào )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 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

他没有拿钱,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和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用“ √”标出正确读音。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_画。

3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_____那样的人 _______的人。

4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是什么关系?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A.城市留守儿童

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C.城市问题儿童

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一项是(   

A.性格内向

B.活泼大方

C.脾气暴躁

D.孤僻、自卑

【3】以上材料表明(多选)(   

A.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

B.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

C.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

D.农村留守儿童都得到了父母很好的照顾。

【4】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màn)围着篱笆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给文章加上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满分5 manfen5.com

游离:

【3】写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文中还有一个拟人句,你能找出来么?

 

 

【4】三段之间的关系是(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 )的精神,抒发 的感情,所以作者把 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写句子。

(1)一枝梅花,没什么稀罕。(改为反问句)

 

(2)我喜欢看《水浒传》、《东莞时报》、《施公案》等闲书。(修改病句)

   

(3)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都是错误的信息。

(改双重否定句)

(4)指导员把雪梨递给我,说我几天没喝水了,雪梨应该由我吃。

  (改为引述句)

(5)师傅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改成转述句。)

 

(6)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改成转述句)

 

(7)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改为直接引用)

 

(8)鸟在枝头唧唧直叫。(改成拟人句)

 

(9)时间快速地流逝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爸爸妈妈经常严厉地斥责法布尔。爸爸妈妈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用上关联词)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根据词语“原来”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起初、本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发现真实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四点:一是改变标点,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二是改变人称代词,引号里的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她);其他人称指代谁就写谁的名称。三是看句子是否通顺流畅,个别文字可做适量改动,保留句意不变。

【2】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干活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披上老牛的皮和竹筐就往外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成字句.

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任选一题写)

话题1. 题目:他___________了

提示: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话题2. 题目: 给我带来了快乐

提示: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是同学、老师?还是某一动物、植物?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