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期末连云港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满足愿望   答应要求   珍惜时间

B. 忍受痛苦   克服困难   整理图书

C. 违抗命令   管理效率   抵制诱惑

D. 刻苦学习   山路崎岖   探索人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颐和园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B.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C.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D.战士们每次突击,都被密密麻麻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孤独 单独 漂亮 美丽 B.允许 准许 温暖 温和

C.神圣 卑劣 抚弄 拨弄 D.耀眼 刺眼 欢快 欢乐

4、下列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雄鹰   朴素   鸡犬相闻   (yǐ)丽

B.蓠笆   稀疏   灯火晖煌   (shuài)领

C.装饰   杂乱   炊烟袅袅   应(hè)

D.寻觅   蚊账   依山傍水   (bǔ)算子

5、《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 )写的。

A.李白

B.杜甫

C.范成大

D.辛弃疾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 jiǎo

( ) ( )  度(  )

gěi  

予( )  ( )  ( )

jiǎ jià

装(  )  期(  )  思索(  )

zhòng chóng

见天日( ) 力( ) 心( )

 

7、受欺负,却又不知反抗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  )

A.哈巴狗

B.变色龙

C.纸老虎

D.小绵羊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fàn wéi nǔ lì càn là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ài tì zǐ sè bù jǐ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

3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____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_____的心绪。(  )(填序号)

A.厌恶 开心自在 B.欣悦 无奈、哀愁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

春天的心

(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废孩子。

(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1】读了短文,你认为作者笔下“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了两个自然段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来写这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儿向小男孩子儿说了什么?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原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改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你喜欢原句还是改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这群孩子是用什么样新颖的方式来录像的?为什么他们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春天到了,正是碧绿多姿的柳树茂盛的时期。

正在那纤细摇曳的万楼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

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似乎—— 快活—— 大约——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 ,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作者喜爱柳絮的原因是  

 

12、课文《猫》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______

(2)“小猫贪玩,一天一夜不回来。”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厌恶之情。______

(3)“小猫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用“非……不可……”来说明小猫很尽职。______

2用横线“   ”在文中画出写猫贪玩的句子,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猫尽职的句子。

3在文中选词或句填空。

(1)选段中“______”一词让我们感受到猫的认真、专注。

(2)“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猫的耐心。

(3)从“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猫的决心。

4选取的片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还看到了黄鹤楼,红红的墙壁,小小的楼阁,一面旗子迎风飘扬。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平旷的土地,绿色的原野,近处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晚上,火车的轮子隆隆地响着,吵得人不能入眠。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却别具风味。火车道旁的路灯发出黄色昏暗的光,远处的灯光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星星,点缀着大地,真是个神奇的世界。

现在,我从窗口往外一看,就是马路,一辆无轨电车,在马路上奔驰着。

每天我都倚着窗子看风景。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遐想——__________ 平旷——__________ 清晰——__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3】文章中提到“黄鹤楼”,用“ ”画出描写黄鹤楼的语句。

【4】“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题目为《窗》的文章,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景。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2022年杭州亚运会按照“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定位以及“中国风范、浙江特色、杭州韵味、共建共享”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坚持“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办赛原则,高质量推进亚运会筹办工作。

会徽是亚运会重要的视觉形象标志,是展示杭州亚运会理念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其中,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会徽图案的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1(提取信息)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是_______,此次亚运会是第_______届亚运会。

2(正确选择)杭州亚运会会徽的名称是______。它由六个元素组成,其中______象征了亚奥理事会,______代表体育竞技。(填序号)

A.扇面   B.赛道   C.太阳图形   D.潮涌

3(分析判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从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会徽图形可以看出,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_____

(2)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______

(3)杭州亚运会会徽是由主体图形与举办年份的印鉴构成的。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督导员,要上门给各家各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南》这一宣传手册,当你敲开小区住户的门,你会跟主人怎么介绍你自己呢?

主人(中年妇女,开门);你好!你找谁?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病句。

1.李玲和小倩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铃声一响,校园立即渐渐地热闹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讲究卫生的习惯。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3.《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4.他身穿军装和军帽,显得很威武。

5.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嫩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我还和妈妈一起做午饭。爸爸夸耀我是个勤奋的孩子,我开心极了!(共4处错误)

6.我的妹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已经上四年级了。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确,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克苦学习的精神,因为,她学习成绩很好。(共4处错误)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综合实践。

星期天,你和表妹在玩游戏。表妹不小心跌倒了,她嚎啕大哭起来。你爷爷听到哭声就赶来了。一看,还以为是你欺负了她,便责备起你来。这时,你怎样向爷爷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