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昌江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课文《钓鱼的启示》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中的指的是(  

A、漂亮的鲈鱼

B、各种各样考验人道德的事与物

 

2、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笑(huá)             肥体壮(biāo)             (jué)             望(zhào)

B.船(shāo)             翻译(yì)                           及(āi)             (qiào)

C.熠发光(yì)             (yū)                           黄澄(dèng)       (mòu)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举世闻名 心旷神怡 夜暮降临

B.玲珑剔透 金壁辉煌 阴暗潮湿

C.相依为命 振天动地 奇珍异宝

D.生灵涂碳 哀鸿遍野 国泰民安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字词。

由zhōng ( )       juàn ( )       róng ( )   shěn       ( )          zha ( )( )

( )       zhē( )       zūn ( )       sǔn ( )       xiā guàng ( )( )

5、美观书写。

《今日说法》栏目曝光了一起fánɡ   ài( )社会秩序、xiāo   huǐ( )罪证的行为。曝光之后,相关部门对有关人员立即展开调查,消除qián   zài( )的风险,严厉打击qīn   hài( )人民利益的行为,谱写了wěn   dìnɡ( )社会的新piān   zhānɡ(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        武松: 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____        宝玉: 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泪如泉涌的样子。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能照样子写一句话来赞美白鹭。

白鹭实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慧眼识字并组词。

寇(       斩(     

冠(       崭(     

眺(       晋(     

挑(       普(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骆驼祥子(节选)

老舍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备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钱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交的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③(1)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凑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        )了两脚,“听听声儿吧,líng dang              )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④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实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⑤(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他揣上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这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zhǎn xīn          )的脚diàn        )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了。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了。

⑥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可是生日!

⑦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了,买卖也就更顺心了。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了,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⑧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没有例外。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 )了两脚     líng dang      ( )

zhǎn xīn ( )     脚diàn( )

【2】文中写道:“他(祥子)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了。”这个年龄段在古代称作__________。其他年龄段的别称请你也写一写:四十岁________;六十岁________;七十岁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祥子的手“哆嗦”:(1)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2)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他揣上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祥子的手两次“哆嗦”的原因相同吗?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舍先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祥子这个人物形象,请从文中挑选出你最欣赏的两种描写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祥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最后写道:“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没有例外。”请你预测祥子的希望是如何落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诀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我”的哪些表现可以着出“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有几次写到“秋天”?分别是怎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描述的哪些场景或细节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那“无言的爱”?试着找出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héng hèng)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dàng dāng)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sāi sài)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被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3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舱横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主要从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松鼠的特点。

5从第二自然段画“~~~”的句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语可看出此部分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6请仿照文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喜爱的小动物,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会跳舞的大楼

①大楼通常都是静止不动的,而阿联酋的迪拜却正在建造一座会跳舞的大楼,改变了建筑在我们心中的印象。

②会跳舞的大楼名叫“迪拜旋转摩天大楼”,高约310米,设计有68层。首先,它每层楼都能独立旋转,远远看去,就像一位婀娜起舞的舞姬。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次,它将是世界上第一座预制摩天大楼。大楼约90%的部分将在工厂完成,接着装船运往工地安装。这使得大楼的建筑总成本比相同规模的正常摩天大楼低23%。正是如此,这幢大楼有望成为建筑学上的伟大创举。

③如此逆天的设计是如何完成的呢?原来,旋转大楼以一个圆柱形的核心结构为中心,由数个扇形结构结合。每一层楼板由单独的片状结构组成,楼板之间装置了风力涡轮设备。多达79个卧式风力发电机和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起,实现了旋转机构供电及日常用电的自给自足。

大楼的独特之处不仅在设计工艺上,它还运用了“搭积木”的游戏。这种施工方式号称建造工艺全球首创,大楼落成后将是第一座完全由预先定制部件建造的大楼。它将在厂房内预先组装好每一个单元,配备所有水电系统以及从地面到天花板、浴室、厨房、储藏室、灯具和家具等全部装修完毕,再运到现场组装。这样可以保证大楼在极短时间内完工。据称,80个工人一周就能建成一个楼层。

⑤这个集科技与幻想于一身的大楼告诉我们,未来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勇于打破固式思维,或许有一天你也能创造奇迹。

【1】这座大楼有望成为建筑学上的伟大创举是因为( )

①它每层楼都能独立旋转。 ②280个工人一周就能建成一个楼层。

③它实现了电力的自给自足。 ④它将是世界上第一座预制摩天大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第②段中没有运用下列哪种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3】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旋转大楼的核心结构是圆柱形。

B.大楼旋转实现了迪拜的日常用电。

C.“搭积木”的建楼方法效率高。

D.该楼是先装修好再运到现场组装。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 )

A.向全世界炫耀这座大楼的酷炫。

B.表达作者对迪拜的喜爱之情。

C.呼吁人们去旋转大楼旅游观光。

D.告诉人们打破常规,创造奇迹。

【5】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到______的作用。

【6】有些人认为“会跳舞的大楼名叫‘迪拜旋转摩天大楼’,高约310米,设计有68层。”这句话中的“约”字可以去掉,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样物品,两样感受

雨伞

雨伞是人们雨天出行必备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3500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

关于雨伞的发明,民间有诸多传说。流传最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天,常常挨雨淋。鲁班为了不让送饭的媳妇让雨淋着,沿途建造了一些避雨的亭子,天下雨了,便可在亭子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能多设,而且天气如小孩子的脸变化无穷,尤其是夏季雷阵雨的天气,说下就下,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有个随身的亭子该有多好?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的木质骨架,装上伞把。于是世界上第一把雨伞就这样问世了。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雨伞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最初鲁班大师发明的雨伞是笨重的木质骨架;到像《毛主席去安源》拿着的粗大、笨重的竹子骨架油纸雨伞;后来人们又把油纸雨伞改为黄色油布雨伞。这种雨伞不光是笨重,不便携带、那熏人的油漆味人们也很难适应。再后来人们用细钢条做成骨架,用不同颜色的布做成雨伞,雨伞又太长,携带还是不太放便,最后改造成现在自动折叠的自动伞。用时自动撑开,不用时折叠后放在背兜里,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能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母亲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母亲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坚   艰)难,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母亲织了一夜的布。我悄悄地走到母亲跟前,用(颤   颠)抖的声音喊了一声:“娘!”母亲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母亲笑了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母亲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母亲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我惊叫着,从母亲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传)。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笑得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___________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

【2】伞的历史发生了很多变化,从鲁班发明的___________伞、到竹子骨架的___________伞,再到可以折叠的___________伞。

【3】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汉字。

【4】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沉思良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之所以沉思良久是因为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笑得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为什么还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

【7】同样是写伞的文章,但是两篇文章却有很大的不同,请你阅读《雨伞》《伞的故事》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T型对比图,从表达方式、描写内容、抒发情感三方面来比较一下。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雨伞》

比较内容

《伞的故事》

_____________

A.重在说明事物。

B.重在讲述故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讲伞的发明过程和发展变化。

B.讲了母亲为我买伞的故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B.我对伞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

14、精彩赏析阁。

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1)根据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玩意:    

挺在行:  

(2)选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毛主席为什么要让警卫员给大家沏茶?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知怎的,在一年四季中,我偏偏喜爱那炎热的夏季,也许是在寒冷的北方,夏日短暂的缘故吧。

夏日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不是吗?那嫩绿的柔柳经过夏雨的滋润,日见婆娑地葱郁了;夏日又是一个纷繁的世界,各种花木聚拢来,装扮出迷人的夏。小街的夏日虽没有这般华美,但却别有诱人的风韵。

清晨,小街是静谧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小街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晨。此时,小街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道旁的柳树低着头,柔顺地接收着晨光的沐浴挺拔的杨树像健壮的青年舒展着手臂;草丛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路边不知名的小花绽开了笑脸,那晶莹的露珠还在笑靥上滚动。多么美好的夏日的晨!

此时,倘若你漫步在街头,你会觉得空气是那样清新,吸上一口,会留下一道沁心明肺的凉爽。偶有几个晨练人的身影从你身旁闪过,融入这清晨的画卷中,不远处传来了优美的中老年迪斯科舞曲,奏响了晨的乐章。此时你定会陶醉于这温馨的夏日之晨中了。

然而,小街的夏日之美,又何止是这夏日的清晨呢?

傍晚,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的时候,小街已在夜色笼罩中了。这时的小街是热的,繁忙了一天的人们,此时紧张的神经舒以松弛,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或携家人散步,或在街头纳凉对弈。男人们谈论着时事,谈工作,谈物价,谈子女就业妇女们谈论着她们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这期间,同或听到小贩的叫卖声…夏日的小街是一个喧闹的小世界。你看那位老爷斧,手摇着蒲扇,津津有味地讲述着那永远也讲不完的古老的故事。不禁想起了儿时的我,不也是这样地偎依在爷爷的怀里,听着他讲那古老的传说吗?那个至今我仍记得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便是从爷爷那里听到的。啊!迷人的夏夜,萦绕着我多少童年的梦……

【1】在短文前的横线上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小街夏日________时的美丽景色,第一句是全段的_______句。

这一段中,作者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后令人心醉。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文中描写小街夏日晨景时主要是________描写,而描写晚景时主要是_______描写,因此,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5】你喜欢小街夏日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科学家爱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副旧画换下来。就搬来移架梯子,一步步爬了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倒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摔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又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头上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马车过来,探出头来问:“瞧,衣服都湿了,一定等了好长时间,不可惜您的时间?”这时,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我非常有益的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个出色的想法呢!”‖

 爱因斯坦的生活十分简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时,经常穿着一件旧大衣,步行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有位朋友碰见他,看他穿的大衣破旧极了,就劝他换件新的。他笑着说:“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数年后,他成为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工作、待客仍穿那件旧大衣。一次,他又和那位朋友巧遇。朋友再三劝他换件新大衣,否则实在太不相称了。爱因斯坦双手一摊又笑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我了!”‖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用(yīng yìng ) 相(chèng chèn)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笔直——________ 珍惜——________ 简朴——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踱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赫赫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出了爱因斯坦的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因斯坦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他对世界科学有哪些贡献?(写出一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感悟

______

①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伍,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我抱着儿子挤在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

②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儿子忽闪着眼睛,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③“成人全票,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浓眉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正向前走去。

④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1米18,半票。”检票员高声说。

⑤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

⑥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声音清晰有力。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

⑦“1米23,全票。好孩子!”检票员赞叹道。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了大家,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开,灿若春天。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不敢向前移动。

⑧“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我猛地抱住儿子,偷偷地溜出了队伍,转身向售票处走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⑨队伍长龙一般,蜿蜒向前,儿子牵着我的手,排在队伍的后面,好久才移动到测身高的1.2米线处。儿子兴高采烈地走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高声道:“爸爸,我已经站直了。”

⑩检票员抚摸着儿子的头,笑了。我看着儿子的神气也忍不住笑了。小小的检票口又是笑声一片

【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只填序号)

A.站直喽

B.逃票

C.父亲和检票员的故事

【2】短文第②段“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具体是指:__________

短文第⑦段“我的心一阵悸动”中“悸动”的含义:_______,“悸动”的原因:____________

【3】短文多次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依次梳理“我”心理变化历程:焦急——( )——惭愧——( )。“我”的心理历程变化印证了这句古语:人有耻, _____________

【4】短文第段“小小的检票口又是笑声一片”,属于_______(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笑声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⑥段和第⑨段划线句子都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现出他们都是___________的孩子。

【6】有人说文中的中年人做法很傻,你赞同吗?请发表你的观点。

观点: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作者在赞颂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品性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结合语境,品味选文中句子的表达效果,试着仿写一个情境。

(1)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以前做手术,他一向“______________”,这次给刘伯承做手术,他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对比,表现了沃克医生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刘伯承的__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刘伯承________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个情境,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或语言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刘伯承需要有清醒的大脑,拒绝手术中施行麻醉,可见在刘伯承心目中革命事业是最为重要的,为此他宁愿忍受痛苦。

B.文中的“一刀刀”写出了手术的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心理准备,“一次又一次”则从侧面表现了刘伯承的意志坚强。

C.“试试看吧”是对刘伯承的语言描写,一个“试”字让我们感受到刘伯承心里也很紧张,很害怕。

D.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之前还没有出现过不打麻药做手术的病人,他认为这个病人太不可思议了。

【3】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1】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2】我童年的发现很可笑。我很快乐,难以忘怀。(用关联词连句)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些有色彩、有声音的字词,诱发了我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菊。(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4)变色玻璃还会随着强弱的阳光而改变颜色的深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谁不在自己的脸上,写上一个甜甜的微笑?(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2)我们这儿是个基础薄弱、和别处比起来要矮上一截的学校。(缩句)

 

(3)读诗句,体会意思。

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你猜到了什么呢?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大胆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