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北海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裂

B.笑 起

C.提

D.压

2、下列与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中的白费劲表达意思相近的歇后语是(   )

A.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B.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 竹篮打水——一场空

D. 猪鼻子插葱——装相()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D.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查一查。查字典,理解词义。

(1)央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垂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浑身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义词。

滚烫________        埋怨________  

平凡________        熟悉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三窟    (  )补牢   (  )先飞  (  )识途

(  )视眈眈    呆若木(  )   胆小如(  )  (  )添足

7、在民间故事中,我认识了_______的徐文长、_______的巧姑等人物。

A.善良   B.机智   C.聪慧

8、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细雨来访

索伊拉

细雨是草原以外的一个人家的小女儿,她全身zhuì(   )满了星星的光泽,走路时,姿态曼妙,足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外婆说,这是草原外最好听的歌。

细雨最先降临到我家的天窗上,她最喜欢我这个傻傻带羞的蒙古族小女孩,我猜,她的年龄和我不相上下。

她来的时候,大草原一片干枯,外婆连连叨念没有什么东西拿来招待她,而她却只是嘻嘻一笑,便轻轻落在毡包外面。

这个大草原,没有哪一个少女能像她这样灵动细巧,所有人都围着她,哪怕是草原上最粗豪的人,这时也①扭扭捏捏地想吐(   )一些柔情。

细雨飘飘忽忽地在人群里闪动,男女老幼全都张开双臂,随着她做出至少要让自己羞上一年的怪姿态。幸好,除了她,这时的大草原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人。

牛羊还有骏马,也一齐喊出自家最动情的腔调,它们在人群里转来绕去,身上的毛发也闪出最精神的光泽。

细雨越来越开心,也越来越调皮,她钻进土里,摇动每一颗枯草的根须,她不知道,草儿们是草原母亲的发shāo(   )。她的到来,让草原母亲不得不中止自己一个冬天的安睡,长长地舒一口气。于是,清风从四面八方聚来,把细雨的小巧衣裙(   )得银光乱闪。枯草这时全都醉了,它们一个个软倒在地上,有的枯草开始说起了嫩绿的醉话。谚语说得好:“一个醉汉不叫醉,三个醉汉才是醉。”醉意在草原上四处弥漫,醉话一句接着一句说个没完。

一眨眼,草原全都醉绿了,青亮亮的样子让人直发愣。

有人忽然回过神:四下里不见了细雨的踪影。

老人们眯起了眼,②鬼鬼地笑起来,好像是说,只有他们才知道细雨去了哪里。

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细雨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雨来访时给草原带来了欢乐、生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生动表现这些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补全含有“雨”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 轻松阅读。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邓亚萍仰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了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到五岁就站在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她双脚绑上沙袋练习打球,常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经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挥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当。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壮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舞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按短文内容填空。

  邓亚萍在__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__上,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不到________岁就站到了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邓亚萍为什么能获得世界冠军?这篇短文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中摘录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攥着:________________

若即若离: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感人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最后一段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酸”的意思有: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②悲痛,伤心;③微痛无力。选文中加点的“酸”字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2】选文中的两个“第一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选文中母亲的数落的?把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段落阅读

圆明园中,(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原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内填上标点符号。

3选文①从_______两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读了选文,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________建造的,二是根据________建造的,三是______

5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写一写。

1)图书馆中,有_______,也有 ______;有_________,也有 _______,这里的书真多啊!

2)动物园里,_______,也有_________;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

7选文②勾段上是______结构,划线句子既是____句,起_______作用,

又是这个自然段的______句,起_______的作用。

8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视死如归

①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共产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②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③王若飞镇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④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⑤敌人用枪口从背后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⑥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⑦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

⑧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⑨王若飞忽然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几步。王若飞轻蔑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人,______________。”

⑩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志,他们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以下信息。

【2】第⑥自然段抓住了王若飞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联系上下文,将把第⑨自然段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像王若飞这样的革命英雄人物我还知道有_____________(人名),他(她)___________(主要事件)。

15、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③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④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呢?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⑤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⑥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⑦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⑧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⑨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⑩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1】理解与积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难以名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俨然——(______       庄严——(______

【2】提取信息。

(1)“我”__________上老师书架的样子:那一本本__________的书装满了一面__________的架子,是一队队__________

(2)和家里大大的书架相比,少年书架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它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是“我”的__________,并长久地给“我”力量。

【3】内容探究。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4件事:①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书架伴“我”成长。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妈妈看到“我”自己做的小书架时,她高兴的原因是“我”这么聪明能干。

B.作者称书架既是久违的老友,又是“我”的长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以及对它陪伴的尊敬。

C.作者为了烘托爸爸在为“我”制作书架,而“我”即将拥有书架时的开心惊喜,抓住环境进行描写。

D.这篇文章既有对父母之爱的怀念,也饱含着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对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

【5】语言品味。

(1)读句子,结合带点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意。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美丽的家伙”指_________,这句话将书架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

(1)人们认为,书是“长生果”“营养品”“朋友”“故地”。你觉得书还可以是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是如何陪伴你成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太空人的休闲生活

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工作学习之余都需要放松,那么,你想到没有,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也需要劳逸结合!

其实,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是相当单调的,他们总是想出种种办法来丰富自己的太空生活。

在腻味寂寞的时候他们就说说笑话、侃侃趣闻、造造幽默、搞搞喜剧;在航天飞机的货舱内翻跟斗、连空翻、大跳跃、飞进飞出等(当然,你不必担心他们在地球上没练过这些,要是你到了太空,做起这些肯定没问题);为了消磨空闲的时间,他们还创造出了在失重条件下打棒球、踢足球、打室内”高尔夫球、玩水气球等游戏;实在不愿意动的人可以看看电视、读读电子版报纸、翻翻名著、给地球上的亲朋好友发发伊妹儿”等。

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不必穿鞋,更没有所谓的特制鞋。因为失重,他们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行走。但是,国外的航天员为了保护脚部会穿厚底短袜。

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长高”。因为在长期的失重条件下,人体的脊椎骨没有重力压迫,互相舒展开,一般可以长高(2)5~5厘米。但是在太空中,航天员并不希望自己长高”,因为脊柱增高,背部肌肉却没有跟随增长,结果会导致背部疼痛。几乎所有的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周,都体验过这样的疼痛,他们会将身体蜷曲以缓解疼痛。

航天员在浩瀚的太空中举目无亲”,为了减轻他们在太空中的孤独感,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和苏联先后开设了太空专线电话”,可以让航天员和家属通话。美国航天局还公布了号码900­410­6272,使得每有航天飞机上天,这个号码就成了繁忙的热线。1983年4月,挑战者号”首航时,5天中竟然有19万个电话飞向太空。

(1) 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劳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目无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家太空旅游公司打出这样的广告:你想长高吗?请到太空去!太空旅游,纯天然增高剂!”假如你梦想长高,你会为此去太空旅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帮助宇航员减轻太空生活的孤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篇文章都使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6) 假如你给太空宇航员打电话,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因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因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对选文第1自然段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介绍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和景物,其艺术风格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还中西结合。

B.写出了漫步园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C.这段为后文圆明园遭到毁坏作铺垫。

D.这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选文第2自然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起到了_____的作用。

【3】雨果曾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来到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

18、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商人发现石头都变成了宝石。他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自己捡得太少了。     

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文发愁,考大学语文得了高分,后来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但我在庆幸的同时,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呢?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但我却领略过非洲的美丽风情,为南极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金色花》中的“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时,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懊悔:________                            身临其境:________                                                  

蓦然:________

【2】把句子“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3】读书使我们既高兴又懊悔,高兴的是:________             懊悔的是: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是“读书再读书”。由第一自然段引入,它的作用是:________

【5】短文谈到了读书的好处及大家喜欢读书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的感悟。

________

19、阅读

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掏的。可是,当赚了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儿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真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齐襄公即位后每天只顾吃喝玩乐,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齐桓公一听,说:“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让齐国走上了霸主之路。后来管仲回忆起与鲍叔牙相交以来的事,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因为鲍叔牙过于刚正,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说的是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交至深的故事。后来这个词常被用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

1(阅读计时)本文约67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分钟。

2(提取信息)“管鲍之交”的“管”指的是管仲,“鲍”指的是鲍叔牙。“管鲍之交”这个成语,后人常用来比喻(  )

A.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情谊。 B.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

C.齐桓公和鲍叔牙的患难与共。 D.交情不太深厚的朋友。

3(整体感知)读故事,梳理本文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管仲一开始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被鲍叔牙推荐辅佐了齐桓公(公子小白)。

B.鲍叔牙和管仲是交情深厚的朋友,鲍叔牙数次在关键时刻帮助了管仲。

C.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公子小白)登上了王位,却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管仲。

D.管仲在临终时恩将仇报,告诉齐桓公鲍叔牙不能接替他担任齐国的丞相。

4(策略运用)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完成下面的练习。

默读下面这段话,抓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A.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

B.管仲是齐国名相,鲍叔牙是齐国大夫,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C.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

D.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

5(策略运用)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完成下面的练习。

边读边思考,概括下面语句表达的意思,下列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鲍叔牙的仆人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

A.鲍叔牙的仆人对管仲不满。

B.鲍叔牙对管仲不满。

C.仆人觉得鲍叔牙不够意思,出钱少分钱多。

D.鲍叔牙的仆人想要出钱与主人一起做生意。

6(策略运用)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完成下面的练习。

读到第4自然段时,我不理解“内乱”这个词语,在不影响阅读速度的前提下,下面做法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赶紧请教同桌。

B.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弄明白。

C.举手向老师提问。

D.暂时不管它,继续往下读,再结合下文的内容来理解。

7(问题探究)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的原因是(  )

A.管仲是他的好朋友。 B.管仲的能力更能胜任此职。

C.管仲对母亲很孝顺。 D.齐国内乱时管仲帮助了齐桓公。

8(问题探究)管仲为什么说“知我者鲍子也”?结合具体事件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拓展运用)历史上,体现友谊深厚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将相应典故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舍命之交   B.刎颈之交   C.忘年之交   D.鸡黍之交

(1)范式和张劭______   (2)羊角哀和左伯桃______

(3)蔺相如和廉颇______   (4)孔融和祢衡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改为反问句)

 

(2)我们按照告示牌的要求去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可敬的父母,他们为子女所做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动。其实你的爸爸妈妈也像他们一样关爱你、呵护你。那么,你是怎样报答爸爸妈妈的呢?你曾经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吗?请你选择为爸爸妈妈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③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