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期末丹东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头脑风暴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2、为人知这个词中画线字的正确义项是(   )

A. 新鲜   B. 鲜美   C. 鲜明   D.

3、用带“信”字的不同的词语填空,下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一个 的人,做人非常讲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追求才有希望,有追求就有成功,我对此   不疑。

A.自信   诚信   坚信   深信

B.诚信   自信   深信   坚信

C.自信   诚信   深信   坚信

D.诚信   自信   坚信   深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只小猴在假山上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B.为了养好小猫,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C.白兔跑来跑去,像一个小雪球在滚动。

D.小乌龟在地上蹦来蹦去的,非常可爱。

5、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经(cénɡ zēnɡ   (cánɡ zànɡ

绿  林(lù lǜ 祖父(cénɡ zēnɡ

起来(cánɡ  zànɡ   绿  地(lù lǜ 

  书(bèi  bēi)   水浒(chuán  zhuàn)  

  达(chuán zhuàn)

 

6、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西塞山(sāi  sài  供耕织(gōng  gòng  成绩(  )

杂兴(xīng   xìng 蓑衣(shuāi   suō  箬笠(ruò 

 

7、下列课文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的是(  )

A.《海上日出》 B.《记金华的双龙洞》 C.《巨人的花园》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

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片段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母鸡 ______的雄鸡 ______的鸭子

【2】前两个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得好处是:___________

【3】这三个自然段描绘了两幅优美的图画,画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轻松愉悦,不仅吃饭的空间________,就是谈的话题也是________

【5】想象还有什么景物是乡下人的好友,再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1、课内阅读。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1船长问大副手枪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句子中的“伟大灵魂”是指_______,称他为“伟大灵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是因为( )

A.船上的人素质很高。

B.船上的人都临危不乱,自觉排队。

C.哈尔威船长以身作则,组织调度得好,大家都听从他的指挥。

12、阅读下面的片段或短文,回答问题。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片段)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质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2】画线的句子为了说明碳纳米管的_______,与_______作比较。

【3】阅读科普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你读过哪些科普书?请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并写一写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老狗

很多年过去了,我还常常想起那条忠实的狗。

一次回家,母亲神秘地告诉我:“家里来了一条狗,已经在家几天了,看样子不会走了。”农村自古就有“猫来穷,狗来富”的说法,穷了一辈子的母亲当然希望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都走了,有条狗做个伴,也多个说话的。

我开始打量那条狗。它有母亲膝盖那般高,可能是母亲为了留下它,喂养得好,金黄色的毛,亮得像搭过油似的。一双圆圆的眼睛温顺地看着我。我顿时也对它有了好感。

从此,那条狗就跟父母形影不离。父母吃饭的时候,它就坐在地上,两条前腿斜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父母吃饭。父母也时不时地会把一些骨头碎肉扔给它吃。父母外出做活,它也跟着去。有时要走十来里路,它也照跟不误。中午饭是在田地里吃的,每次带饭,母亲都要算好它的一份。

自从有了狗,父母就很少来县城住了,总说放心不下它。这样过了好几年,有一天,狗突然不见了,父母失魂落魄地找了好些地方也没找到。一连好几天,狗都没有出现,父母也不再找了。母亲喃喃地说:“狗老了,它知道自己不行啦,就到山上归天去婆。”那段时间,父母显得更苍老了。

【1】结合短文内容想想,母亲为什么要“神秘地”告诉“我”狗的消息?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画“ ”的句子中的“放心不下”一词可以看出父母对狗的牵挂和不舍,第四、五自然段中还有很多细节写出来父母对狗的感情,请你找出一句用“﹏﹏﹏”画出来,并试着抓住关键词分析,写写该句体现了怎样的感情。

 

14、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两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4】这篇文章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迹,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的精神。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你能写一写吗?

春天的乡下人家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的乡下人家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乡下人家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冬天的乡下人家会怎样呢?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中有六处错误,请修改。

周六下午,华华和星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他对他说:“不讲诚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华华听了,不住得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完成修改病句练习。

例: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改正后:我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1、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一个 的人

提示:我们身边的人,有的诚实守信,有的拾金不昧,有的乐于助人,有的爱学习,有的爱劳动……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把他(她)的优秀品质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