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把学习看成是包袱。这句话中“包袱”的意思是( )
A.包衣服等东西的布
B.用布包起来的包
C.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D.比喻某种负担
2、在正确的一组词语后面打上勾。
(1)元肖 爽快 嫦娥 官殿 ( )
(2)拜见 祈求 婵娟 悠久 ( )
(3)风俗 像征 图案 箱雪 ( )
(4)聚会 历史 相逢 明郎 ( )
3、[词语理解]“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是 ( )
A.贵族子弟
B.诗人自己
C.姓王的孙子
D.洗衣物的女子
4、积累运用。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精巧优美,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__________,田的大小好像是________;唐朝诗人虞世南在《蝉》中用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清远品行和志趣的赞赏;毛泽东在《满江红•郭沫若同志》中用多少事,______。天地转,_______。来告诉我们人世间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我们要珍惜现在每一天。
2.晋代诗人陶渊明用“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告诉我们,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时间是不会停下来等待每一个人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其中____,____。表达了人们乞巧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以《示儿》____,_____。表达了他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3.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以质问的口吻______,_______。痛斥达官贵人不是商讨恢复中原大计,反而天天寻欢作乐,让人愤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感情炽烈,语言气势磅礴________,其道大光。河出伏流,______。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1)负(____)请罪 生灵(____)炭 (____)草不生
心(____)神怡 应接不(____) 一知半(____)
(2)写两个关于爱国的四字词_________。
(3)仿写一组这样的词语:举世闻名——臭名远扬
__________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正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多读诗,多读文。
(1)读古诗使人灵秀:杜甫笔下是忽闻捷报后的欣喜“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朝游子_______________(诗人)通过“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_”赞颂母爱;陆游的满腔愤怒与期盼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化为王昌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古文使人明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带我们领略了九岁孩童的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每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下午________,在________王国首都________,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________的授奖仪式。
(2)诺贝尔一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________。
(3)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________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________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________、________或医学、___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8、比一比,组词。
早(______) 转(______) 刹(______) 范(______) 晴(______)
旱(______) 传(______) 杀(______) 犯(______) 睛(______)
镶(______) 辨(______) 芒(______) 蓝(______) 船(______)
箱(______) 辩(______) 忙(______) 篮(______) 般(______)
已(______) 夺(______) 圆(______)
己(______) 奇(______) 园(______)
9、 我爱家乡的小溪
我永远也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溪。
春天,细雨绵绵,小溪的水涨满了。鸭子三五成群地扑扇着翅膀在水中嬉戏。毛茸茸的小鹅见了,羡(xiàn xuàn)慕不已,刚下水,看到一群鸭子朝这边游过来。吓得马上逃上了岸。
夏天,(娇 骄)阳似火,小溪的水连渐变浅了。石蟹挥舞着大钳子在石缝中悠闲地纳凉。小虾在浅水中划来划去,旁若无人。一群大脑袋、小尾巴的蝌蚪也成群结队地在浅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有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繁忙的丰收季节到了,许多小渠唱着歌儿。源源不断地来到我们的小溪中。溪水变得更宽阔了,简直成了小河。这时,我们一群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跪入水中,像鱼儿一样穿梭往来,在水中练习狗刨式、捉迷藏、扎猛子、打水仗。当然,也常招来大人们的责骂。可每一次,我们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秋天。溪水变得更加(干净 清涨)了,在秋阳的照射下,泛着金光。树叶落在水上,鱼儿把它当作雨伞。蚂蚁把它当作小船,小虾把它当作玩具……
冬天,北风呼呼,溪面结了一层薄薄(báo bó)的冰,几个淘气的伙伴,把冰捞起往嘴里送,“咔嚓!咔嚓!”好像在吃冰棍。有的还用塑料管在冰块中间戳一个洞,穿上绳子,拿在手上当玩具。
啊!美丽的小溪。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我爱你,小溪!
【1】请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下打“√”。
【2】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来写。用“○”在文中圈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词。如果我们给文章配个四季图,我们可以配春季小溪里鸭鹅嬉戏图,夏季小溪里__________,秋季小溪里__________,冬季小溪里__________。
【3】第七自然段是短文的__________段落,在文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4】下面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是写景的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描写的。
B.这篇文章描写了小鸭子、小鹅、石蟹、小虾等在小溪里嬉戏的情景,为小溪增添了活力,并借助这些事物表达出作者对小溪的热爱。
C.文章题目为“我爱家乡的小溪”,作者应该抓住小溪来写,而不应该写那么多小溪之外的事物,这样有点偏离重点。
10、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活下去!
为什么洛迪知道,自己离开以后妈妈一定会被淹死?
______________
11、文段一。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①恋( )。岸英奔②赴( )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给①②两处汉字注音。
【2】文中第一句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神态的语句有________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_________出无限的眷恋。
【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于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作为一名悲伤的父亲,毛主席想把儿子的遗体运回来再看一看。
B.作为一名国家主席,毛主席没有搞特殊。
C.毛主席没有让儿子的遗骨回国,是怕别人说他搞特殊。
【5】“千千万万”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词语,却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数量之多。每一名志愿军背后都有一群盼望他们平安归来的亲人,战争是多么残酷啊!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六名亲人。正因为有像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才会有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请问你有什么话想对敬爱的毛主席说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茂盛——________ ②颤动——_________
【3】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数目_________ ②不可计数_________
【4】文段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从哪些方面介绍榕树的?写出了榕树怎样的特点?
________
【5】“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_________
【6】“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①脸红是人类最特别、最富有人类特征的表情之一。
②人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的心跳加快,面部皮肤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因而出现面红。在极气愤的时候,脸部就不单是红,它红一阵、青一阵,有时转为苍白,这是肾上腺一阵阵地在大量分泌,使血管收缩,交替充血、贫血或使血管较长时间地处于贫血状态的缘故。为什么只有脸部的皮肤发红,而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看不出变化呢?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脸部皮肤的血管更密集、更宽、更靠近表层,因此它发生的变化更容易被别人觉察到。
③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脸红的。它是在幼儿园阶段开始出现的,在青春期达到了顶峰,之后逐渐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脸红。脸红的这一变化过程其实与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统计表明,脸红频繁出现时的平均年龄,男性为15.56岁,女性为14.99岁。为什么脸红在青春期达到了顶峰?这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特点相吻合。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处于骤变时期,他们正在从孩子转变为成人,社会交往增加,对社会认同和社会赞许的期望急剧上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初次尝试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极易引起紧张情绪,继而频繁出现脸红现象。
④其实脸红也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当你为做错了事而脸红时,就能让人们知道了你的歉意,从而原谅你;当你因为内心的羞愧而脸红时,就会让人们觉得你很诚实、值得信赖,从而愿意和你合作……脸红实际上会让一个人更富魅力,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⑤不管脸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脸红不期而至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宽慰,所以不必为脸红而烦恼。记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1】仔细阅读,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人会出现脸红的原因。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激动或紧张会引起脸红。
B.我们牙牙学语时不会脸红。
C.脸红是一种生理疾病。
D.青春期后脸红次数随着年龄增长降低。
【3】第③段画“﹏﹏﹏”的句子中,“统计表明”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脸红”?请用“ ”在文中划出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纪晓岚巧戏和珅
纪晓岚和和珅是一对冤家,平时嘴斗,其实心斗。一清一贪,同朝为官。某日早朝,众臣正等待上朝,工部的金尚书跑过来告诉和珅,工部失火,损失严重,能不能再在原址上扩建一下。和珅当即拍板,尽管去建,而并不问其他。
恰好纪晓岚从旁走过,和珅素知纪晓岚大才,平常他常在皇上面前以才欺人,自己没少受他的气。这次上朝尚早,何不出一对联难难他?也好解解气。和大人便借这次工部失火之事出了一联:“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工部有时也称水部)一件很平常的火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被和大人一句话概括了。这上联的独特之处在于把金木水火土五行(xínɡ)全加了进去,就事出联,不可谓不妙。和珅满以为会难倒纪晓岚。岂知纪晓岚先端详和珅一会儿,说:“和大人虽然是北方人,但是面色白皙,与南方女子可媲美。”和珅以为他真的对不出了,正要嘲笑,纪晓岚随口说出了下联:“北人南面,和中堂什么东西?”和珅当即目瞪口呆,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次又吃亏了。
原来纪晓岚也知道工部失火了,他正想奏明要严查此事,不想和珅竟然有心思出对联来风雅。也好,借此机会骂他一通,让他警醒一下。 纪晓岚的对联也别出心裁,东西南北中全在里面,巧用“东西”二字,狠狠骂了和珅一顿。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目瞪口呆:
别出心裁:
2.和珅对联中的“五行”指的是 。
3.纪晓岚及和珅的对子好在哪里?
4.你从这个故事看出纪晓岚是个怎样的人?
15、阅读。
经常锻炼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那么,该如何选择锻炼的最佳时间和地点呢?
研究发现,一天中,空气污染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早晨,另一个在晚上。中午前后的空气质量最好。可见,选择早晨在绿树丛中进行锻炼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有专家认为早晨气温低,接近地面层的空气污染严重。而在有大雾的早晨,空气污染就更为严重了。如果在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毒物质,引起各种病症。
现在,你该知道怎样选择锻炼的最佳时间和地点了吧。
王爷爷准备开始锻炼身体了,下面列出了不同的锻炼时间和地点,在读过上面的短文后,你觉得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早晨7点在马路边
B.下午2点在公园里
C.早晨5点在树林里
D.雾天中午在操场上
16、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因为看 三国演义 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对于那部述说 官迫民反 的 水浒传 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A(所以 而且 但是)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B(本人颇有些不满 本人非常欣赏)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1】给短文开头的一句话加上标点。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水浒传(______)着力(______)
【3】文中A处括号里加入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长句子,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打“√”;联系上下文,在B处括号里选择作者字里行间表露的态度,打“√”。
【4】作者在这段话中将两本书进行了对比,根据作者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得出对比的结果;《______》让人觉得“______有味”,而《______》让人觉得“索然______”。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①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jǐ bèi) 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②“妈——”
③“妈——”
④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⑤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⑥“我……”
⑦“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⑧“我……要钱……”
⑨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⑩“要钱干什么?”
⑪“买书……”
⑫“多少钱?”
⑬“一元五角就行……”
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⑮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rěn xīn) 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⑯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⑱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⑲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选自《慈母情深》)
【1】默读选文,根据拼音补充空缺的词语,边读边想象文中的场景,工整地抄写一处让你感受到“慈母情深”的语句。
【2】选文“我”的话语中使用了较多省略号,第⑧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
C.说话断断续续
D.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
【3】有同学认为选文第④、第⑰自然段中的语句有语病,重复啰嗦出现“我的母亲”“立刻又”,你认为是否有语病?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第⑭自然段的写法写1~2句话,描写父母为你操劳的一个细节。
_______________
【5】“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作者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跑出去时脑海里浮现了哪些画面,心里有哪些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
18、趣味故事:
孝心
一个16岁的女孩子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是者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沉很沉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来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就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女孩的双眼。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它让母亲尝尝啊!
一天一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着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经发霉了……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口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口不口世上有愚昧的人口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口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把加横线的词换成其它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
(4)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 )(急切 喜悦 热爱)的语气。你在朗读时还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小女孩是什么态度?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张老师”。他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坐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张老师窗口的灯光却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每天都亮到深夜。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年久失修:______
严寒酷暑: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
【3】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为张老师送柴,说明______;在这样的夜晚,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说明______。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______。
【5】“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这句话中,“我”难受是因为______。
【6】“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7】题目“风雪夜中的一盏灯”中的“灯”表面是指______;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______。
【8】下面几部作品,属于我国民间故事的是( )和( )。
A.《八仙过海》 B.《白雪公主》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丑小鸭》
【9】下列对作品或人物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和( )。
A.《田螺姑娘》的是孤苦伶仃的谢端和神女田螺姑娘之间的故事。
B.白娘子是天上的神仙,他为了帮助牛郎来到人间。
C.孟姜女寻夫来到长城,得知丈夫死亡的噩耗,就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哭倒了,漏出了丈夫的尸骸,孟姜女安葬了丈夫后投海而亡。
D.刘三姐是大家小姐,精通音律,琴弹得特别好。
20、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句子)。
1.小红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海军。”(改为转述句)
2.他得去参加联欢会。(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闪电撕碎了乌云。
把字句:
被字句:
(2)乌云遮住了太阳。
把字句:
被字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我不再做那样的傻事了
要求:1.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出真情实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2.选材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3.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