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2025届高一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

B. “非常美丽、热爱工作、菊花开放、万紫千红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C. “走进校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树啊,草啊,花啊,水啊。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朔方的雪花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升腾。这句话的主干是雪花升腾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老师磨砺三十年,其书法融真、草、篆、隶于一炉,走出窠()臼,自成风骨,其作品集《观云》“提顿藏露,张弛有度”,已初臻(zhēn)“拙、重”真妙。

B.徜(cháng)徉在古巷中,沐浴着秋天的夕阳余晖,抚摸着留有沧桑刻痕的土墙,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浮想联翩(piān),想到古村的前世和今生。

C.目前网购平台缺乏严格的稽()查系统,不少人尝试通过网络“刷单”谋取利益,孰不知不法分子早已盯上这种想轻松赚钱的心理,设置陷阱(jǐng)进行诈骗。

D.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miù)绝伦的搭配,不经意间蹿(cuàn)红媒体,“被字句”成了一种网红表达。

3、下列对诗句的修辞的分析归类,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一夜飞渡镜湖月。④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⑤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A.①比喻②夸张③夸张④对比⑤对比⑥顶针

B.①对偶②比喻③夸张④对偶⑤对比⑥顶针

C.①比喻②夸张③比喻④对比⑤对偶⑥夸张

D.①对偶②夸张③夸张④对偶⑤对偶⑥夸张

4、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与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shè   duō   tián  无声无xiù

B.ɡōnɡ piē   léi  游目chěnɡ怀

C.yǎo   zhēn yè     tǎnɡ风流

D.shǔn xǐ bǔ  戎马倥zǒnɡ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B. 特朗普惊叹故宫建筑群的蔚为壮观,不时兴趣盎然地驻足凝望,仔细品味着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更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

C. 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D. 湖南省苗族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省际牛王争霸赛”,84头“牛魔王”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斗牛民俗大餐,吸引了周边近万名群众前来观战。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摘选自zhong gong zhong yang、guo wu yuan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nian)》)

材料二

近几年,我省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发力,卖点凸显,模式创新,投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据省旅游委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通过旅游实现脱贫80万人,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7%。游扶贫的建档立卡重点村人均通过旅游增收5000元以上。

地处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平湖乡胡家河村,村边有一条发源于大别山主峰的巴水河流过,形成片罕见的天然大沙滩——金沙湾,面积达数千亩。2017年,胡家河村以“金沙湾”为卖点,招能人回乡,投资开发生态旅游。今年上半年,该村已经接待游客近万人,创收10万多元。随着金沙湾旅游火起来,胡家河村也将于今年底脱贫摘帽。

平原有平原的优势,山区有山区的特色。全省乡村旅游各显其能,各种卖点凸显,宛如百花争艳。

近年来,我省实施贫困区“旅游+工程”,推进贫困区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形成了一批乡村赏花、避暑度假、田园休闲等旅游新业态。

全省各地把有群众基础的庙会、歌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传统活动,升级为旅游文化活动,形成隆中“草庐·诸葛亮”、利川“龙船调”、建始“黄四姐”、秭归龙舟节、武当功夫等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乡村旅游扶贫具有联通城乡内外、辐射千家万户的带动作用。

最近几年来,我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目前,全省37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全部将旅游作为支柱或者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摘编自《80万人脱贫,湖北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发力》《湖北日报》2018年7月14日)

材料三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中就指出,产业总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模式功能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管理服务规范性不足,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不够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有媒体报道称,在西安周边,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有6个,在开业之初确实是风光一时,而如今,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是有的关门,有的勉强维持。对此,就有业内人士指出,白鹿原的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同质化发展的结果。虽然抓住了当地特色和亮点,但是在具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还是没有深挖当地民俗的文化内涵,没有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把本可以做好的特色小镇做成了民俗餐饮街,失去了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摘编自《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广阔同质化问题待解》,《经济日报》2018年10月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村旅游能产生良好的脱贫效果,截至去年底,我省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脱贫80万人,约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1/6。

B. 我省贫困县全部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并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完成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

C. 罗田金沙湾旅游项目运作的成功,充分表明了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当地优势,各显其能,打造有特色的卖点,招引能人投资。

D. 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风光不再,说明了旅游行业同质化的发展会让该项目丧失吸引力并失去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鲜明体现,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扶贫方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这种方式辐射面广,能够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C. 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大部分人选择周边乡村游,这得益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环境好,交通不拥堵。

D.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正旺,但乡村旅游总体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功能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

3乡村旅游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也面临着同质化发展的困境。乡村旅游如何走好创新之路,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节奏变化,又以形写声,摹写出了乐音的清脆。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质问的语气谴责秦国的统治者穷奢极欲却不惜财爱物。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在遇到和自己一样不顺意的人时,经常用《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叹。

(2)《赤壁赋》中,苏轼和客饮酒至乐,纵情高歌,其中描写摇桨于月光浮动的水面的美景胜境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景,设喻新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2)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劝学》中表达同样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论语》)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2)“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玄武包含斗、牛、女、虚、危、室、壁七个星宿。古人常在其作品中用多种星宿来描述方位,苏轼就写过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比如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借此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注]①大中十二年(858),韩琮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并失官。②移:改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牡丹不在桃杏开放的时节与之争艳,而是叶帐成阴时才绽放花朵。

B.“晓艳”“暮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牡丹花朵凝露、幽香飘溢。

C.与兰草杜若相比,牡丹贵为花中之王,擅长在富贵人家的宅第安享荣华。

D.尾联写暮霞般的牡丹凋零,空留下似屏的绿叶,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感慨。

【2】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都写到了牡丹,但牡丹的作用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震川文集》后

[清]曾国藩

①近世缀文之士,颇称述熙甫,以为可继曾南丰、王半山之为文。自我观之,不同日而语矣。或又与方苞氏并举,抑非其伦

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君子耻焉。自周诗有《崧高》、《烝民》诸篇,汉有“河梁”之咏,沿及六朝,饯别之诗,动累卷帙。于是有为之序者,昌黎韩氏为此体特繁,至或无诗而徒有序,骈拇枝指,于义为已侈矣。熙甫则未必饯别而赠人以序,有所谓贺序者、谢序者、寿序者,此何说也?又彼所为抑扬吞吐、情韵不匮者,苟裁之以义,或皆可以不陈。浮芥舟以纵送于蹄涔之水,不复忆天下有曰海涛者也,神乎?味乎?徒词费耳。

③然当时颇崇茁轧之习,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熙甫一切奔去,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不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不可谓不智已。“人能弘道,无如命何!”——藉熙甫早置身高明之地,闻见广而情志阔,得师友以辅翼,所诣固不竟此

[注]①《崧高》、《烝民》:两篇皆是《诗经》中送行之作。②骈拇枝()指:喻多余无用的东西。骈拇,足拇指与第二指连为一体;枝指,手有六指。③蹄涔:牛马蹄印中的积水。④茁轧:指盲目拟古,使用生硬晦涩的词汇。⑤藉:假使。

1“书……后”属于古代文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可填入第①段和第③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A.哉  也 B.矣  哉 C.也  乎 D.也  哉

3对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深明事理的人不随意毁誉他人主要是因为崇尚正直。

B.君子不仅正直,而且耻于无以立其诚和不被后世所信任。

C.因为崇尚正直、怕无以立诚信世,故君子不随意毁誉人。

D.不随意毁誉他人且品行正直的人就能被后世的人所信任。

 

4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有观点有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高翔同学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帖子,请你@高翔,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