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诗意,选出下列划线字含义。
【1】回乡偶书( )
A. 偶尔写下来的。
B. 有所感触,随意写下来。
【2】乡音无改鬓毛衰 ( )
A. 衰老 B. 衰弱 C. 衰败 D. 疏落
【3】少小离家老大回( )
A. 排行第一 B. 年纪大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陡峭(qiào) 应届(jiè) 狂吠(fèi) 麦秆(gān)
B.附近(fù) 哺育(pǔ) 窥伺(kuī) 忧虑(lù)
C.解闷(mēn) 遭殃(zāo) 贪玩(tān) 成绩(jí)
D.警戒(jiè) 掘地(jué) 奢侈(chǐ) 俏丽(qiào)
3、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 风儿跳着美丽的舞蹈。 风儿在轻飘飘地刮着。
B. 晚秋的枫叶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C. 她长得太像她妈妈了。 树叶在风中拍着手欢笑。
4、《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句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这首诗塑造了儿童 的形象。 ( )
A.清 辛弃疾 夏天 勤劳、活泼
B.宋 辛弃疾 夏天 勤劳、活泼
C.清 范成大 春天 可爱、悠闲
D.宋 范成大 春天 可爱、悠闲
5、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爸爸和叔叔在老地方见面。( )
A. 年岁大 B. 对某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C. 原来的 D. 很,甚
【2】老师的话意味深长。( )
A. 距离大 B. 深度大
C. 深奥 D. 深刻
【3】猫的叫声变化多端。( )
A. 用手平拿着 B. 规矩;正
C. 东西的一头 D. 方面;项目
6、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6分)
清清 缓缓 渐渐 轻轻 朵朵
(1)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 )地流,声音( )的。
(3)( )盛开的白莲映在( )的河水里。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的是( )
A.埋藏 谈话 擦拭 希蔬
B.朦胧 拥有 忧虑 成绩
C.敏捷 戏据 讨厌 付近
8、多音字组词。
冲 chōng________chòng________ 重 chóng_______zhòng_______
荷 hè ________hé _______ 转 zhuǎn______zhuàn ______
9、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
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 本文体裁__________。
【2】文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事物, 把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如画般呈现在读者眼前。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临近黄昏,我漫步在两边都是灌木的林荫小道上。慢慢地,我觉得心中有点闷,看来,是要下雨了。
我想自己走得太远,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家了。想想,夏天的雨虽急虽暴,但下不了多久,等雨停了再回去吧,并且还可以看看雨中风景,多好!
在不远处,有一棵茂盛的树。于是,我便来到那棵树下避雨。夏天下雨之前是最难熬的,闷热的空气简直令人窒息。这时,我的目光被一只小蚯蚓迷住,它探出头,但始终没钻出来。曾听大人说过,蚯蚓在下雨之前,它们会蠕出土外。但这样会被一些麻雀、燕子之类的掠食者盯上,然后成为它们的美餐。我向四周瞧了瞧,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又隐蔽又不会被雨淋着的小角落,那是一些淘气的小孩子用砖搭成的连猫都钻不进去的“小房子”。我便想用手把这只蚯蚓从土里拉出来,然后放到那座“房子”里。
可是,眼前那一幕却使我吃惊:当第一只蚯蚓被拉出来后,其他蚯蚓便收到一种错误的信号,也纷纷钻了出来。周围的蚯蚓,慢慢地,越来越多了。我惊魂未定,林子深处便传出了几声兴奋而急促的鸟声,接下来就飞出了两三只,一齐扑向这从地里冒出来的“美食”。我为自己刚才的行动迟缓感到后悔。我脱下短衣,拼命地拯救这些无辜的“小生灵们”,用短衣赶跑那些鸟们,又拼命地将二些蚯蚓放入“房子”里。
“屠杀”之后,空中满是刽子手们饱餐后的庆贺之声。有两只麻雀盘旋在我的上空,希望能叼住一只落伍的小蚯蚓。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有一空荡荡的土地。
“轰”,终于一声闷雷,雨倾然而泻。我并没有在树下躲雨,而是任雨“洗刷”着我。想自己奋力施救又有什么用呢,大多数蚯蚓还不是被鸟们“抢”了去!
是的,我要让自己明白,蚯蚓本来就是鸟们的食物,没有这些食物,鸟们又如何生存?自然之道是相生相息的,谁要是违背这个生存之道,谁就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________
(2)“眼前那一幕却使我吃惊”后面的冒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
(3)思考:违背自然之道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灭火器使用方法
1.提起灭火器 2.拔下保险销
3.用力压下手柄 4.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 灭火器检查方法: 1.检查灭火器的压力状况(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已经失效)。 2.检查灭火器的配件,如喷嘴、压把、插销是否完好。 3.检查灭火器瓶体是否完好无锈蚀。 4.检查灭火器是否在使用年限。 备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药剂需两年一更换,一般瓶子的使用年限为6-8年。 |
【1】这份资料向我们介绍了灭火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取出灭火器后,应先拔掉保险销再去灭火。( )
(2)检查灭火器时,压力表指针在黄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已失效。( )
(3)灭火时,对准火苗直接扫射效果最好。( )
(4)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
【3】2019年6月10日,消防人员在一家餐厅进行消防检查时,发现店里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瓶上注明最后一次换药时间是2017年5月10日,消防人员会对餐馆负责人说:“____________”。
12、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2】“那儿一簇”的“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它在短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①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②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
【3】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4】模仿文中画线部分,用“……时而……时而……”造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第一自然段中,店主“百无聊赖”说明了什么?这对表现姐妹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为什么两次写到姐姐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店主的这句话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读课文深感悟。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时”指的是___________时候。读了这句话,再联系上文,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道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蝙蝠 得到 人们 从 启示 身上 (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鲸模仿船体的形状,提高了航行的速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去,争先恐后爬向大海。(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正确的说法写在横线上。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取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二选一)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呢?请把这件事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
2.同学们,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要写清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