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步履(______) 望洋(______) (______)燃萁 (______)百顺
雷声(______) 变化(______) (______)之处 (______)桃花
血迹(______) 奔腾(______) (______)深长 (______)撩人
雪白(______) 文思(______) (______)其烦 (______)逆志
华山(______) 一鼓(______) (______)日晕 (______)泻绿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替代——( ) 构想——( ) 远征——( ) 逶迤——( )
磅礴——( ) 欢呼——( ) 攀登——( ) 艰难——( )
3、根据下列语言叙述写出相应的诗句。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_________, ___________。”,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_________, ___________。”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___________, _________。”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__________, __________。”
2.“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___________, ________”。王昌龄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________,_______”。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间”在这里的读音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它和诗句中的“______ ”字的意思相同。
②从诗句可知,诗人此时是站在______的渡口眺望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一水间”说明距离近,舟在其中行驶迅疾,顷刻就到
B.“只隔”两字是说钟山近在咫尺
C.“数重山”说明虽然阻隔重重,但在诗人看来却很平常
D.“一水”“万重山”的阻隔是诗人不能回到家乡的原因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 ______”与“ ______”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②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完成这两句内心独白:__________________
③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诗稿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在括号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简(洁):直( )了当 广( )善缘 ( )能减排 人( )地灵
洗(澡):干( ) 烦( ) ( )音 ( )场
6、阅读《如梦令》,完成练习。
1.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记/溪亭/日暮 B.沉醉/不知/归路 C.兴尽晚/回舟 D.误入/藕花/深处
2.词中的 一词表明该作品是回忆性作品。
3.词中的“误”字将一个游兴已尽,陶醉晚归的少女 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少女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 之情。
5.《如梦令》是 (作者)的一首词,从词中的“日暮”可以看出 ,诗人因为 而“不知归路”,一不小心 。又因为 ,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表现作者欢愉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一句是 。
7、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题目交代_______和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乡村的景色。诗中描写的景物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_______。
才了:________________。 蚕桑: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充分表现出农民劳动的繁忙与紧张。
【4】对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C.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繁华生活的向往
9、阅读理解
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
她是一个穷得出奇的女人,老是垂头丧气。她的丈夫死了,当然得埋掉,但她是那么穷困,连买一口棺材的钱都没有。谁也不帮助她,连一个影儿也没有。她只有哭,祈求上帝帮助她——因为上帝对我们所有的人总是仁慈的。
窗子是开着的,一只小鸟飞进屋里来了。这是一只从笼子里逃出来的金丝鸟。它在一些屋顶上飞了一阵子,现在它钻进这个穷女人的窗子里来了。它栖在死人的头上,唱起美丽的歌来。它似乎想对女人说:“你不要这样悲哀,瞧,我多快乐!”
穷女人在手掌上放了一撮面包屑,叫它飞过来。它向她跳过来。把面包屑啄着吃了。这景象真逗人。
可是,门上响起了敲门声。一个妇女走进来了。当她看见了从窗子钻进来的这只小金丝鸟时,她说:“它一定是今天报纸上谈到的那只小鸟。它是从街道上的户人家里飞出来的。”
这样,这个穷女人就拿着这只小鸟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人很高兴又获得了它。他们问她从哪里找到它的。她告诉他们,它是从窗外飞进来的。曾经栖在她死去了的丈夫身边,唱出了一串那么美丽的歌,使得她不再哭了——尽管她是那么穷困,既没有钱为她的丈夫买一口棺材,也弄不到东西吃。
这一家人为她感到很难过。他们非常善良。他们现在既然又找回了小鸟,也就很乐意为穷女人的丈夫买一口棺材。他们对这个穷女人说,她可以每天到他们家里来吃饭。她变得快乐起来,感谢上帝在她最悲哀的时候给她送来了这只小金丝鸟。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一撮(cuō zuǒ)面包屑(xuè xiè)
(2)栖(qī xī)在死人的头上
【2】用“﹏﹏”画出文章前后照应的句子。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 B.意思的转折 C.解释说明
【4】穷女人的生活得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金丝鸟帮助了她 B.上帝帮助了她 C.她的善良感动了富人一家
【5】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善举,有时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请你用一段话写一写这样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 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 )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 )你一掷千金,他( )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4】文章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5】写出三句你积累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奶奶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
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回来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给父亲打电话。
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
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他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摔下马死了。”
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老房子里。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把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着我向人家登门道歉。这个风车,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1】根据提示填空,将文章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__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___找到簪子
【2】奶奶带父亲找玉簪子,一路上奶奶不着急找自己的玉簪子,却叨念着___,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___
【3】“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这句话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这是全文的总起句,没有这一句,后面的情节便无从谈起。而且这一句用的是叹号,用叹号有强调的意味,还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B.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同时穿插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塑造了一个视簪子如命,丢了玉簪子就好像丢了魂儿一样的奶奶的形象。
C.“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这一处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奶奶思念父亲心切,终于见到父亲了,眼泪便忍不住一下子流了下来,奶奶这是喜极而泣。
【5】文章最后说“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读了全文,你认为奶奶精气神回来的原因是什么?
12、我阅读,我快乐。
我爱落叶
一天,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大爷沐浴在火红的晚霞中,将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堆很好的肥料。从此以后,落叶像彩色的风筝,不时飘落我的梦境……
是的□有人爱春风□有人爱朝霞□有人爱鲜花□有人爱小草□但很少有人爱落叶□它似乎未得到过人们的青睐□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悄悄地飘到大地上。难道它们不再依恋秋天的树干?难道它们就喜欢孤独飘零?不,不是的,因为他们深深懂得自己奉献给人类的是整个绿的生命,绿的海洋,绿的希冀,绿的梦幻……
【1】为文中的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美落叶是因为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却好奇的偏要( )。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扣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经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那个禁止进入的房间,又拿出一个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过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不解地追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众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
【1】文中“不负众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依仗;b.享有;c.辜负。“不负厚望”的“负”应选__________。
【2】文中第7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上的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A、水落石出 B、刨根问底 C、问个明白),这个词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歇后语)表达的意思一样 。
【3】文中题目的“门”有两层含义,表面的含义是指那扇虚掩的“门”,深层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年轻人被任命为销售经理,是因为( )
A. 他把房间里的木牌拿给了总经理。
B. 他很大胆,敢于违反公司的规定。
C. 他很勇敢,富有开拓精神。
【5】请你用简短的一句话来评价文中的人物。
年轻人:
总经理:
众 人:
【6】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做练习。
三个小雨点
乌云滚滚,雷声隆隆,要下雨了。
三个向地面上跑得最快的小雨点,正在进行比赛,看谁最先落在地上。
“我要落在那辆手推车的面粉袋上,再打上一个滚儿!”一个调皮的小雨点,瞅着地上那位用小车推着面粉的阿姨。
“我要落在那位小姑娘的鼻尖上,吓她一跳!”一个淘气的小雨点,盯着路上那个刚放学的一年级小学生。
“我要落在那位老爷爷的头上,看他头上是不是盖着一层雪!”一个好奇的小雨点,瞧着路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三个小雨点,正兴冲冲地往下跳,突然它们看见:
一个穿雨衣的红领巾哥哥放学了,看见推面粉车的阿姨,急忙跑上前去,把雨衣递了过去:“阿姨,要下雨了,请把面粉袋盖好,我帮您推车。”
一个戴草帽的红领巾姐姐放学了,看见那个一年级小同学,连忙跑上前去,把草帽让给她戴:“小妹妹,要下雨了,不要怕,我送你回家。”
一个打雨伞的红领巾弟弟放学了,看见老爷爷,赶忙跑上前去,说:“________”
嗒!嗒!嗒!三个小雨点分别落在手推车的雨衣上,小姑娘的草帽上,老爷爷打着的雨伞上。雨中三条红领巾艳得像三朵盛开的鲜花!
真想不到,红领巾的动作比三个小雨点还快呀!
【1】在文中分别找出三个与“看”意思相同的词、三个与“赶快”意思相同的词。
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赶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一句填在文中横线处最好?( )
A. 老爷爷,要下雨了,请您打着伞,我扶您一起走。
B. 老爷爷,要下雨了,请您快点跑呀!
C. 老爷爷,要下雨了,如果您要雨伞的话,帮我撑着。
【3】文章说:“红领巾的动作比三个小雨点还快呀!”你是具体从什么地方看出红领巾的动作比三个小雨点还快的?请把有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种说法最能体现本文的写作目的?( )
A. 赞扬三个红领巾乐于助人的行为。
B. 批评三个小雨点恶作剧的行为。
C. 说明三个红领巾的动作比小雨点要快。
【5】“雨中三条红领巾艳得像三朵盛开的鲜花!”这个句子仅仅是夸三个小朋友所戴的红领巾吗?你认为还有其他含义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2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21、作文起跑线。
以下主题任选其一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调查,我们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了更多的了解。节日习俗、特色生活、民族艺术……其中一定有你很感兴趣的吧?拿起笔,把你的了解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题目自拟。(提示:运用我们学过的各种方法,会使作文表达更清楚、更生动)
2.我们每年都经历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满现代气
息的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有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一定要注意写作顺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