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江苏苏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_______

(2)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_______

(3)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_______

(4)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怡当的词语。

______的光斑   (______的花边   (______的瞳仁

______的月亮   (______的气氛   (______的翅膀

3、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1)兔,触株而死。(走:跑。)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______一定会兴旺起来。

2.我们______有缺点,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行。

4.______我们为人民而死,______就是死得其所。

5.______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______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6.他______答应了,______应该办到。

5、看拼音,写词语。 

chū xún  suàn bàn   jiǎo zi   fěi c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á bàn     zhēn zi   mài yá t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ì yuàn     áo zhōu   mǐ cù     lì z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ēng zheng    biān pào   guàng miào 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两个“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江船火独明。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前两句点明______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______(白天 下雨 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_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现代文阅读

秘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

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嚅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并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

_______ (1)微薄   (2)瞧不起

世事:_______ (1)明白   (2)熟悉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 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和第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 “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点段落品析

视察员把机器老师调好以后,拍拍她的脑袋,笑着对她妈妈说:“这不是小姑娘的错,琼斯太太。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一些,这种事是常有的。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十岁左右孩子们的水平了。说实在的,她总的学习情况够令人满意了。”说着,他又拍了拍玛琪的脑袋。

1满意的反义词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察员是怎么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察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神话故事,完成后面的练习。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 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她栖身于布满拓木林的发鸠山上,天天从发鸠山衔了小石子,或者小树枝,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回翔在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悲鸣: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己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  咆哮着  嘲笑她  小鸟儿  算了吧  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  一万万年  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  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  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  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的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  

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掌上明珠:

大无畏:

锲而不舍: 

2.给第五至八自然段加上标点。

3.本文是一篇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注释:堙:堵塞。

请用自己的话译出这段古文的意思。

4.精卫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请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类似精卫的精神?请写下来。

5.请用文中的一个成语为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课内阅读。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1选段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2尼尔斯为什么担心年轻的雄鹅飞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A.尼尔斯是一个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B.尼尔斯是一个懂事、为家庭着想、勇敢的孩子。

C.尼尔斯是一个缺乏理智的孩子。

D.尼尔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的孩子。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世界上没有两对完全相同的眼睛,只有酷似。那酷似,也仅仅是形似,从那扇窗户里透出的那种特有的神采是不可能完全相似的。

关云长生就一对丹凤眼,单眼皮,眼梢上扬,显得严峻威武、气度不凡,潜在的性格导演了华容道上“放曹”一幕;张飞长着一副豹眼,目光如焰,刚烈尽现,长坂坡上一声巨吼惊天动地;王安石的眼睛格外黑白分明,孜孜治学,目下十行,书穷万卷,过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决定了他后来的参政力度。眼神反映性格,看来不难找到佐证。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看”,为大脑提供形象和信息。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天生我“眼”必有用,眼睛作为“五官”的一分子,没有贵贱之分,好看不好看,那是审美习惯问题。林忆莲的眼睛怎么样?上眼皮总是耷拉着,眯成一条线,睡不醒的模样,不照样征服了那么多的歌迷?她那睁不大的眼睛,恰恰造成了如痴如醉的效果。双眼皮就一定比单眼皮好?也未必!在几乎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的外国,就有许多人特别喜欢东方人的单眼皮。眼睛是爹妈给的,无论长成什么样,都不必有怨言,不必自卑。眼睛的功能毕竟是“看”,美算不了什么。盲人羡慕的就是我们能睁眼看世界。

眼睛的另一功能是传神。眼睛会说话,指的就是它的传神功能。目成心许,说的是目光传情,两心相许。目使颐令,说的是用眼光和下巴示意来指挥别人……不同的眼神,或如炬或如鼠或深邃或轻薄或迟疑或坚定,那是不知不觉中生成的视觉效应。

用好眼睛也不容易。一目十行,那是浮躁,是自己欺骗自己;目中无人,那是清高,是自己鄙夷自己;鼠目寸光,。部是浅薄,是自己糟蹋自己;眼高手低,那是空洞,是自己轻视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然,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同样会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事不合自己心意时,不妨换一个位置或调一个角度试试看,也许会大开眼界,豁然开朗。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总要与人打交道,找朋友要看准,多留神;谈恋爱、找对象,更要睁大你的眼睛,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一见钟情而遗憾终生。而最忌的还是“红眼病”,嫉妒害人更伤己。最漂亮的眼睛,一旦患上了“红眼病”,那就谈不上美了。

1请你仿照文中画线的成语,写出两个含有“目”字的成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下十行”和“一目十行”意思相近,但是它们在文中的感情色彩却不同,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_。 

A.贬义词      B.褒义词      C.中性词

4文中说“用好眼睛也不容易”,请你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话,说说怎样才能用好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8、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垃圾填没了船与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口语交际

下面是某班班长李明同学给校长写的一张便条,语言表达不够简洁,请你帮他修改。为了使语言简洁,顺畅但又符合原意,需要删掉哪些词语?

张校长:

您曾经约我今天上午去学校您的办公室谈我班同学莅临省博物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不能赴约,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李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