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石河子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请你写出两句关于时间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浩瀚——_______     温馨——________

4、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5)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激流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江水  ______的唱腔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舞姿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达的情感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给人的感受不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7、对比阅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当”的意思是(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竹石》赞美竹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鸣惊人

楚庄王登位执政已经三年了,然而三年之中,他没有颁布一项命令,没有管理一件政事。//

有一天,右司马在宫中侍坐,对庄王隐喻道:“大王啊,有一只鸟停息在南方山上,时过三年,(   )不展翅飞翔,(   )不引吭高鸣。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庄王笑笑回答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羽翼长得丰满;不飞不鸣,是细心观察民情事理。这样的鸟(   )不飞,一飞必定冲云天;(   )不鸣,一鸣就要让人吃惊!你放心吧,你的意思我都知道了。”//

半年以后,楚庄王就开始亲自治理国家政事:废止了十项陈章,兴立了九件新政,诛杀了五个不法大臣,起用了六位贤德隐士。从此,楚国大治。//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章:①安放;摆放。②叙说。③时间久的;旧的。④姓。在这里应选 ______

(2)大:①治理。②旧称地方政府。③指安定或太平。④惩办。在这里应选 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文中右司马对楚庄王的隐喻,你读懂了吗?请你想一想,写一写。

(1)“时过三年”隐喻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展翅飞翔”“不引吭高鸣”分别隐喻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段落已用“//”分为三层,请概括第三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点题的句子。你能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写出一个熟语吗?

 

6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楚庄王治国的经验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   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   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   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   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下面句子,在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青年人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②嘴里还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③找出与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相照应的句子,并写下来。   

2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文中指   

A. 王勃   B. 美国智力超常儿童   C. 泛指晚辈(包括我)

3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有敬佩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A. 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对手。

B. 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 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4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   

5如果我再举第三个事例,你认为选择哪个事例合适   

A.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重,一筹莫展,年幼的曹植用石头巧妙称象。

B. 华盛顿小时候砍了父亲的樱桃树,勇敢地向父亲承认错误。

C. 黄香九岁时便懂得体谅父亲苦读的艰辛,夏天帮爸爸赶走蚊虫,扇凉父亲的席子。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1、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关注文中带点的词语,我发现“一律”“清一色”“都”“通通”这些词的意思都一样,都表示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文段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正确的答案是(       )(多选)

A.吃团圆饭

B.放花炮

C.吃饺子

D.观花灯

E.逛庙会

F.吃元宵

【4】作者在写这个片段时采用的段落结构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5】“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句话连用5个“有的”,是为了体现灯( ),更为体现元宵节的( )

12、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与海》(节选)

 老头几乎拼了命捉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引来了鲨鱼。当拼力赶跑一条鲨鱼之后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鲨鱼依然在不断出现,老头儿也不知道究竟杀死或者赶跑了多少。天亮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头儿把巨大的马林鱼骨带回了港口。

1将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动作的词语写下来,数一数各出现了几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标出文中画线处的关联词,再反复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老人与鲨鱼搏斗,采用的武器是什么?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匆匆(节选)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jiān jiàn),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nuò)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把文中的“ _”地方,补充完整。

【2】请用“√”划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复”字的解释有:①重复 ②恢复 ③再,又 ④答复。在“一去不返”中应选第____解释。

【4】第①段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__”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下面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

【6】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18、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天地

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时常有他们的发现,甚至有伟大的发明。相信你在学习生活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发现,请以“我发现 ”为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发现过程,写出发现的结果,有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