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白杨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___公交车上,一________少先队员站起身来给一________老人让座,全________人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2、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风来了,榆树先呼叫,雨来了,榆树先冒烟。_____

(2)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___

(3)这样的坏人难道不该治一治吗?______

(4)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_____

(5)张飞的胆子晒干了有倭瓜大。______

3、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________今天是元宵节,________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________孩子们要放鞭炮,________要过春节了。

(3)________除夕之夜要守岁,________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北京_____是城市,_____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_____过得分外热闹。

4、把下面加点的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1.__iānzh____素手,__á札札弄机zh____

2.盈盈一水ji__m___脉不得语。

3.中庭地白树__ī鸦。

5、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本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在诗中的意思。

同:__________乃翁: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我能行。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眼间就要过去了。而今,我们即将毕业。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杨老师,还记得吗?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我从小口齿就不伶俐,说话吃力。上学了,同学们叫我“小结巴”。我伤心透了,恨自己,经常偷偷地哭。父母带我到处求医问药,都没见效。而您对我关怀备至,有一天,您把我叫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温和地嘱咐我天天读,天天背。是您那温柔、期待、信任的目光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的毛病!在年级朗读比赛中我居然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我会牢记一辈子,因为这项荣誉里有您的一份心血。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们!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的岁月,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曾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六年了,转眼间要分手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身高体胖的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行走困难。是你们,比我瘦小的同学们,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上下楼梯;是你们,使我没少听一节课,没少做一次作业。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母校的感谢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谆谆教诲:_________

(2)历历在目:_________

【3】小作者即将离开母校,心中充满了留恋。其留恋之情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忘不了_________ 

(2)忘不了_________ 

(3)忘不了_________

【4】文章第2、3、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  )

A.总—分

B.分—总

C.并列

【5】这篇文章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1给下面的字注音。

(   )   ( )   糯(  

2用横线画出描写客家民居的样子的句子。

3写出选段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段话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21分)

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小小水滴,多可爱,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小洞洞,滴到太阳下山坡……”欢快的歌声随着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宁静的校园回荡。我们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主题队会在在欢快飞翔的音符中开始了。

“叮咚,叮咚……”录音机放出了用古筝演奏的行云流水般又迭荡起伏的音乐。几个女同学在教室中间踏着古筝的节奏翩翩起舞。透过古筝的声音和优美的舞蹈,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把大地妆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看见了高耸的冰山在暖暖的阳光下,化着一缕缕清泉,融入祖国大地迁回曲折,汇成江河,融入大海;仿佛看见了水平如镜的西湖,碧波荡漾的漓江,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

  “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接下来要展示的是第二部分——生命的水”。

人称“博士后”的张×走上讲台。“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的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可以说,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水是生命的源泉。”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一半是给张×的,另一半则是给生命的源泉——水的。

  讲台上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主题班会的第三部分——“呻吟的水”。画面上只见工厂的工业废水,黄土高原的泥沙,城市的废弃污水油液、居民的垃圾浩浩荡荡地向江水涌去。画外音是水的呻吟:“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我们对人类忠心耿耿,人类为什么却如此对待我们呢……”

  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珍惜水吧!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同学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1)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找出关键词语写下来。 (4分)

(   )——(   )——(   )——(   )

(2)划句子(4分)

用“~~~~~”划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用“__________” 划出中心句。

(3)填空(5分) 

“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用了   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的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

“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问(反问、设问、疑问)。

文中水受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你有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至少四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端午日

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②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③比赛开始了,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④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⑤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有删改)

【1】填到第②自然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健康       伶俐

B.结实       伶俐

C.结实       灵敏

D.健康       灵敏

【2】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关于作者穿插的“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龙舟竞赛激烈、火热的盛况。

B.留下“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发挥想象。

C.留下“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小说中的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D.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象展开的联想,表现出龙舟竞赛场面的热烈。

【3】下面对短文中描写的茶峒人过端午节的场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短文具体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尽情享用鱼、肉的场面。

B.短文细致描写了茶峒人倾城而出到河边观看划船的场面。

C.短文细致刻画了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

D.短文简略描写了赛船过后军民在河中游泳追鸭子的场面。

【4】短文描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展现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茶峒人(       )的精神面貌。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

【5】短文对以下内容,描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       )。为什么这样安排?

这样安排的原因:

A. 茶峒人去看划船比赛       B. 龙船的样式

C. 船与船的竞赛       D. 人与鸭子的竞赛

13、课内阅读,我能延伸练。

《匆匆》片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xuán zhuǎn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选文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以具体的____为例,详写时光一去不复返。

【4】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海鸥乔乔

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海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乔独自在练习飞行。在三四十米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决不失去平衡。在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丢脸的事,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乔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乔乔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他整天独自练习,成百次地作低飞滑翔,连他的双亲都替他担心呢。

⑧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要他保持离水面不到半翅的高度进行低空飞行,他就能在空中停留较久,费劲较小。他滑翔下来并不像一般鸟儿那样伸下双足溅落海中,而是蜷起双足紧贴着身体掠过海面,在水面留下长长的一道波纹。他蜷起双足在沙滩上滑翔着陆,然后步测着沙滩上滑翔的距离,他的父母见了,着实为他担忧。

⑨“怎么啦,乔乔?怎么啦?”他妈妈问,“难道学其他海鸥的样儿这么难,乔乔?低飞是鹈鹕(tí hú)和信天翁的事,你学这干什么?你干吗不吃点儿?孩子,你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⑩“我倒不在乎瘦得皮包骨头,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在空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你瞧,乔乔,”他父亲温和地说,“冬天快到了,船只就要少了,海面上的鱼也要钻到海底去了。你要是一定要学习,那就学学怎么觅食吧。飞行当然好,可你总不能拿滑翔当饭吃啊。别忘了,你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吃。”

乔乔顺从地点点头。以后几天,他试着学其他海鸥的样儿,做了认真的尝试,与鸥群一道围绕着码头和渔船嘎嘎叫着争食吃,扎到海里抢点儿面包片和烂鱼。但这样做他受不了。

“这样太没意思了。”他一边心里想,一边故意把好不容易弄到的一条鲤鱼丢给一只追逐他的饥饿的老海鸥。“__________1__________

不久,乔乔又独自一个出去了。他飞到海上远处,饿着肚子学习,很是快乐。

1从文中摘录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看似和海鸥乔乔无关,那作者写该段的目的是什么?(   )

A.写出了鸥群的忙碌,衬托出了乔乔的不听话。

B.写海面上热闹的场景,反衬了乔乔的悠闲。

C.可以让读者发现乔乔与一般海鸥的不同。

D.写出了吃对于海鸥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3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连用三个省略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A.乔乔练得很辛苦,用尽力气。

B.乔乔飞得很开心,随心所欲。

C.乔乔练得很偷懒,断断续续。

D.乔乔练得很长久,一刻不停。

4读第⑧自然段,海鸥乔乔的双亲担心什么?(   )

A.乔乔不好好飞行,丢了他们的脸。

B.乔乔整天和其他海鸥追逐争食。

C.乔乔整天独自练习低飞和滑翔。

D.乔乔飞行时总是摔跟头。

5第自然段中写道:“但这样做他受不了。”什么是乔乔受不了的?(   )

A.每天练习飞行 B.与鸥群一道争食。

C.父母对他的劝说。 D.把抢到的鲤鱼给老海鸥。

6读第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把乔乔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乔乔是一只怎样的海鸥?请从文中提炼理由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

①被老师夸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试失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天地。

题目:和 聊聊天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乐观坚强的、顽皮勇敢的尼尔斯、勇于冒险的汤姆……这些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习作就给你一次机会,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和他(她)聊聊天,谈谈你读了关于他(她)的故事之后,受到的启发,产生的疑问,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对话。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