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胡杨河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痛苦——______   兴旺——______   空虚——______

觉察——______   叹息——______   徘徊——______

凶悍——______   嘲弄——______   娴熟——______

必定——______   防御——______   反抗——______

2、读拼音,写字词。

过年的时候,我有两样最爱:一是吃妈妈包的白菜馅儿的jiǎo zi( ),再蘸点儿cù( ),那味道别提多美了;二是奶奶精心准备的là bā zhōu( ),用文火熬个tōnɡ xiāo( ),早晨用勺子jiǎo huo( )均匀,浓稠qià hǎo( )

3、我会填

1.好象没有那回事似的。  ____

2.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_____

3.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____

4.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____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拼读写字看谁棒。

yě mán   xié shǒu   chóu hèn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样红

7、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桃花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箬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       瞬间——( )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喻为( )

【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燕子矶朝天宫阅江楼凤凰台麒麟门”…

1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莫愁湖对__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

乌龙潭对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按要求做题。

熟读精思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填空

A、本文是南宋教育家____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出来的学习好方法是——(  )。

B、文中提到一个态度问题:读书要做到____、____、____。其中____。心到是指____,“的意思是____。

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是一个____句,它的句意是:____。

2有个叫张雪的小朋友,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请你填一填,并再写两句:

A、读书百遍,。

B、________。

C、________。

12、阅读下面对话,回答问题。

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前去游说东吴群臣。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最终说服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A“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等贤臣,但刘备得先生后,其势反不如初也。”----张昭

“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人染沉疾,当先用糜粥饮之,不可用猛药。”----诸葛亮

B.“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虞翻

“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诸葛亮

C."孔明欲效张仪、苏秦辩士之舌,游说东吴耶?,,----步骘

  ” ----诸葛亮

读上面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A段对话中,张昭是吴国君主   的重要谋士,他咄咄逼人,开口就直揭蜀军窘境,

讥笑诸葛亮无能,而诸葛亮利用类比方法来说明蜀军的境况,借鹏鸟来喻指    

借人得了沉疾旧病来说明  

2B对话中,诸葛亮连用两个具有________(填修辞)特点的成语,来说明____________

3C对话中,诸葛亮于此舌战群儒,步骘讽刺诸葛亮如苏秦、张仪二人,空有耍弄口舌之

力。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回击?

(提示材料)苏秦、张仪为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

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苏秦佩六国相

印,张仪两次相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所给提示材料,进行加工,并将答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这一部分写的是________要老屋再等等,它想________

【2】当你读到“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时,你会猜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阅读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不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真是君啊!”

1联系上下文,“奔腾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 “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

2孔子讲水的德行,你会想起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讲水有志向,又会想起一句成语______________讲流必向下,还会想起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重点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4听了孔子讲水,你也想到了他的一些名言吧,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罔。  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南沙群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天地。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能力,你最希望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你最希望未来科技赋予你的一项能力是什么。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