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新疆塔城地区三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汉字。

màn

____不经心 ____条斯理

____山遍野 轻歌____

2、补写成语。

(   )扬顿挫 不(   )一格 悬崖(   )壁 曲高和(  

(   )然大悟 脍(   )人口 长途(   )涉 张冠李(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 》和《   》。

3、看拼音,写词语。

fáng yù wéi kǒng yī wēi zhǒng zhàng jīng hu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学毕业,不是一段音乐的jiá rán ér zhǐ( ),而是曲调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我们从稚嫩小孩到心智成熟的少年,老师wěi wěi dòng tīng( )的话语仍在耳畔,难忘老师的谆谅jiào huì( )。多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循着依稀旧梦回到母校,期待与我们的老师再次重逢。

5、写反义词。     

偏僻_________              慈祥_________               巨大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              幸运_________               成功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_____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按要求答题。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切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不停地寻找,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林海音)

【1】本文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窃读”的哪些过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下面这句话的体会。“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________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_________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__________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________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于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想想下面黑体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________   举足轻重_________

【3】“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

【4】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既然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

【5】“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玉兰花的记忆

卢 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发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大概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就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了哦。”我才恍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质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笔记本上画了一棵玉兰花树,每年在图画的枝干上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坐在树下,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乡情、友情、亲情,这些美好的情感作者是融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的叙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2】短文第②③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出父亲(  )的性格特点。

A.做事认真

B.豪爽耿直

C.喜爱花木

D.慷慨热情

【3】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的“魅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

【4】“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对这句话中的“美丽”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戴上玉兰花的母亲是美丽的。

B.父母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情景是美丽的。

C.夏天清早沾露的玉兰花是美丽的。

D.母亲在父亲心中像玉兰花一样美丽。

【5】“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中的“这”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父亲带给作者“生活上的启示”可能还有

【6】短文第⑤自然段中,作者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特别的记忆”,生活中的哪件物品承载了你的“记忆”?围绕这件物品写一件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12分)

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收入稳定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的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他们都从小男孩的面前走过,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的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吧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2分)

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2分)

众多应聘者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1分)

 

(4)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3、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安定------________   信心-------_______

2“---------”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父亲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怀念母亲》

(1)作者是   ,我还读过他的  

(2)中心:

(3)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4)作者说:这凄凉甜蜜的浓浓地糊在心头。请谈谈你的理解。

 

 

(5)作者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母亲的面影会是:  

我体会到   的情感。

(6)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指得是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字句、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  作(30分)

题目: 的教训

要求:(1)想想生活中有什么教训,再补充题目。

(2)要有具体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