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危楼高百尺,_______________。(李白《夜宿山寺》)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纤: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作: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钥: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蠡: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感悟人生哲理。子曰:“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从中,我懂得了及时复习的重要;从“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今贤文中,我懂得了谦虚的重要;从刘章家乡的搭石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文精粹。诗能言志,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王冕在《墨梅》中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从“留”“满”这两个字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字典,按照要求做题。
小亮在课外阅读中遇到“革故鼎新”中的“鼎”字不认识,应用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_______再查 ________。老师告诉他这个字念“dǐng”,这样一来,可用 ________查字法。我还能组个新词语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1.“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这句话中的“天涯海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我还积累了有类似意思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这句话中的“野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_。在搭配词语时,我们还可以说“野蛮的____________、野蛮的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9、短文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经常( )精心( )安全(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同归于尽:————————--
(2)音容笑貌:——————————-
【4】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作者借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俩决定比一比,看谁的成绩优秀。孔雀献出美丽的羽毛,做成奖状,送给优胜者保留。
蜘蛛首先爬上屋檐,绕着圈儿织个不停,不一会儿就织成了一张网,又密又细,丝丝相扣。
蜘蛛忙着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结实耐久,每天能粘住许多虫子,一日三餐,我哪顿也不用发愁。”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光溜溜。
蚕也向大家做了说明:“我吐的丝一点不留,要把它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孔雀代表大家的心愿,把奖状送到蚕的手上:“蚕为着大伙,蜘蛛只为自己,光荣的奖状,应当让蚕保留。”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蚕和蜘蛛都是________。
【3】蚕和蜘蛛进行比赛,优胜者的奖状是________。
【4】蚕和蜘蛛比赛的结果,是谁得了奖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了二三里。娘儿俩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两个人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1】读完这段话你想起了哪首古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季羡林先生说:“自己的花是开给别人看的。”结合文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田老师在教学生古诗时编的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 cǎi bān lán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 dà jīng shēn。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wǔ cǎi bān lán huān shēng xiào y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ó dà jīng shēn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琦君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 ,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_____月_____,除了吃粽子的习俗,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________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碧艾香蒲处处忙 C.玉颗珊珊下月轮
【2】选文写了家乡端阳节时的哪些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还有________,和这篇短文一样,表达了______。
【5】读了母亲教育“我”要用心看待乞丐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比如:学会了一项本领,解除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小发明。在比赛中获奖......要求事情真实,叙述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