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贵州贵阳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呈现   虚幻   蜡烛   模形

B.衬衫   凶猛   威武   漏雨

C.光芒   厉害   欧州   迷失

2、下列句子中,加点关联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只要向父母表达爱了,他们会很高兴。

B.密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C.小姑娘虽然爱妈妈,但是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

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是( )。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4、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汽车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B. 我们在草地上扎营。

C. 公园里的松柏、桃花等树木枝繁叶茂。

D. 从我家到学校,不过五公里。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胸有(  )(  目瞪(  )(    浑浊(  )(    )(  )所措    )(  )无策

一筹(  )(    )(  )浪静   酸甜(  )(    安居(  )(  萎靡(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 )( )将挡,( )来土掩。

(2)( )( )( )( ),焉得虎子。

(3)( )( )( )( )( )( )为虚。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根据句子,我猜测“摆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鬼,喝中药,做噩梦,还剃头。

这句话连用四个“怕”字,写出了表弟小沙_____的特点。我会用这种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的表弟天生爱吃,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短文,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端正。

动物园里有的wēi wǔ狮子、xiōng měng的老虎、狡猾的hú li……小朋友们认真听着管理员阿姨的讲解,对动物世界的mì mì充满了好奇。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盛在荷叶上的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

2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这里是把_____当作_____来写的。

10、你和奇奇在教室读书角还发现了一篇和《清明上河图》有关的文章,请你阅读文章,领略画卷中的汴河风光。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①《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②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

③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跳板在卸货。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

④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篙竿撑住桥洞顶端。

⑤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文有删改)

【1】(近义词辨析)请你在文章中找到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疏——( )             忙碌——( )               努力——( )

【2】(信息提取)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画面渐进、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清明上河图》。

【3】(内容概括)文章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展开描写的?请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并说一说围绕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象。(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面两个角度说说《清明上河图》为什么“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价值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

(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把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分别填到文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 B.  C. D.

2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3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  

A. 走在大街上的人很多。

B. 街上很繁华。

C. 街上的马、驴、车很多。

4请你用   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架鄰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遵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选文第1、2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动词有_____。这些动词突出了燕子的______特点。

【2】如果将文段中的第1、2自然段概括为“飞行时的燕子”,那么第3自然段可概括为______

【3】从文段中选择一个优美生动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海底世界(节选)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   ),有的像小鸟一样(   ),有的像小狗一样(   ),有的还好像人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1文中的括号里一次填入的拟声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啾啾 嗡嗡 汪汪 B.嗡嗡 啾啾 汪汪

C.汪汪 啾啾 嗡嗡 D.嗡嗡 汪汪 啾啾

2这段话主要是写的是( )

A.海底的植物 B.海底的动物 C.海底的声音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________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________

4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海底动物_____________的特点。

14、北极风光

地球的北极,是一个神秘的区域,现在它的真面目已渐渐被探险家揭开了。原来北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北极永远受不到太阳光的直射,气候特别寒冷,只有冬夏两季。

在冬季的半年里,气温常在零摄氏度以下。这时候偶尔也会出现(微弱 柔弱)的光亮,可是一阵子就过去了,所以北极的冬季一片昏黑。

夏季就刚好相反了,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太阳在天边绕着地平线转圈,十分奇特有趣。斜射的阳光使这里的气温比较(稳定 固定)。这时,成千上万的候鸟飞来了,它们在海岸的岩壁上做巢。海鸥、雁、鸠等,聚在海边捕食鱼类。

常居北极的动物种类不少。陆地上有北极熊、驯鹿、狼、狐、兔等,水中有海豹、海象、鲸等。

寒冷的北极,也有繁花似锦的时候。每年夏天,草原上处处绿草如茵,百花竞放,它们大多色泽(新鲜 鲜明),惹人喜爱。光是开花植物,就有几百种。当然,只有在六月至八月的短短三个月中,人们才可以欣赏到这难得的景色。

北极的天空还有一种奇异的现象,那就是北极光。北极光色彩缤纷、灿烂夺目,赤橙黄绿,瞬息变幻。有时像串串闪烁的珍珠,掠过天际;有时像条条闪光的带子,横贯天空;有时像重重灿烂的帘幕,直垂中天。这种千变万化的迷人景观,只有在北极才能欣赏到。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用“……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极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北极的冬季和我们一样,也是三个月长。             (______)

(2)常居北极的动物种类不少。陆地上有北极熊、驯鹿、狼、狐、企鹅等。      (______)

(3)北极也有繁花似锦的景色,这种景色只有在六月至八月的短短三个月中才能看到。       (______)

【5】短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北极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乌说:“朋友们都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这回我【立下 树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我要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肚皮胀得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 阵】事业呢!

画眉鸟说( )井蛙弟弟( )订了计划可得努力行动呀( )好吧( )两年后我听你的消息( )

小井蛙看着自己的【美好 美丽】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力充沛(pèi)了,再来啃(kěn)这些厚本本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起:小鸟们不是约我今天去游戏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méng lóng)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小井蛙生气了。“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你怎么还没起床呢?”

小井蛙翻身起来,张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1】用“\”划去文中第一、三自然段中【 】里不合适的字、词。

【2】对“坐井观天”的恰当解释是( )

A.坐在井里观看天空,形容很悠闲。

B.比喻目光短小,看到的有限。

【3】给短文画线文段加上标点。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合适的的题目,把序号填在( )里。

A.坐井观天

B.懒惰(lǎn duò)的小井蛙

C.小井蛙与画眉鸟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1.荷花开了已经不少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照样子写句子)

妈妈_____________:“这么晚了,孩子怎么还没回来?”

3.顾客噌的一下跳起来。(照样子写句子)

他用力一推,门___________开了。

4.顾客说:“我实在等不及了。”(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他喜欢画画,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还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蚂蚱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很多人喜欢画蚂蚱。(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照样子,仿写某种动物的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飞过田野。(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阵微风吹过,荷花摇摆起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背诵并搜集了大量关于春天的古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这段话(有五处)。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走进校园,你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的鲜花和迷人的香味。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校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有的在足球场上踢球绿草如茵的,有的在大榕树下玩耍,有的捡起花瓣美丽的做书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有的是见多识广的“百事通”,有的是调皮好动的“捣蛋鬼”,有的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请选择自己身边一个最有特点的人写一篇习作。

提示:

1.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用一到两件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2.题目自拟。可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百事通老师”、“我们班的捣蛋鬼”……

3.字数在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