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例:永 + 口 = 咏( 咏柳 ) 直 + ____ = _____(_________)
录 + ____ = _____(_________) 汤 + ____ = _____(_________)
对 + ____ = _____(_________) 付 + ____ = _____(_________)
条 + ____ = _____(_________) 兆 + ____ = 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堆( ) 礼( ) 递( )
滩( ) 扎( ) 涕( )
已( ) 格( ) 原( )
己( ) 阁( ) 员( )
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行háng(________) xíng(________)
坊fáng(________) fāng(________)
倒dào (________)dǎo (________)
4、填入反义词。
寻找——______仔细——______吐——______害羞——______
5、填词语。
领导( ) ( )的积水 寻找( )
( )挖井 ( )的井水 ( )地冒出
6、看拼音,写词语。
bì lǜ jué dìng shāng liang yuàn yì
mín zú wēn nuǎn bāng zhù rè nao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贩”的偏旁可知,它的意思和钱财有关。(____)
【2】王小明的属相是龙,比他小三岁的妹妹的属相是羊。(____)
【3】过完重阳节后不久,就是另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____)
【4】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乞巧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
8、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 (_____)
【2】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_____)
【3】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_____)
9、根课文内客判断对,对的画“√”,错的画“×”。
1.古时候人们曾把贝壳当作钱币来使用。 (_____)
2.八月十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_____)
3.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_____)
4.敬老、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_____)
10、课文欢乐谷。(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l.学了《“贝”的故事》一课,我知道了汉字的部首也是有含义的。 (____)
2.部首是“贝”的字,大多与“贝壳”有关。 (_____)
3.《中国美食》一课,介绍了一些家常菜和主食。 (_____)
4.从《中国美食》一课中,我知道了凉拌豆腐和香煎菠菜。 (______)
11、开心阅读。
神农尝百草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靠打猎(liè)生存。有一位神农,他帮助人们做出了各种农具,教人们种庄稼,使人们生存下去。
人们不知道什么食物有害,因此乱吃东西经常生病。神农看到了,心里很焦急,决定亲自尝遍百草,这样,就能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了。
于是,神农做了两只大口袋,挂在身体两侧(cè)。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侧的口袋里,将来给人吃;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侧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经过他的努力,人们摆脱了疾病和饥(jī)饿。
【1】神农为什么要尝百草?(请用短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填空。
神农做了________口袋。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放在________侧的口袋里;觉得能治病的,放在__________侧的口袋里。
【3】神农是一个( )的人
①热爱打猎,不怕危险 ②无私付出,助人为乐 ③热爱自然,医术高超
12、短文阅读。
铁杵磨成针
王艳娥编写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子集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而是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刀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拾头,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把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这时,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了学堂。
从此以后,李白刻苦读书,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著名的诗人。
(选自《榜样的力量》,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写在括号里。
(1)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
(2)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的决心。( )
【2】请用“_______________”画出老婆婆教育小李白的话。
【3】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是位著名的诗人,我知道他写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_________最快乐。”
他跳到田野里问水牛:“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_________最快乐。”
他跳到花丛中问蜜峰:“蜜蜂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____________最快乐。”
他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1】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①采蜜 ②捉虫子 ③耕田
【2】小青蛙还会到哪里去问谁呢?仿照2—4自然段,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跳到_______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什么事最快乐?”__________说:“___________最快乐。”
【3】用“____”画出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4】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做什么事最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文段,完成练习。
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因为他们搬运食物的时候,从来不看路。螳螂很贪吃,总想把我吃掉,但真幸运,他不会像我一样跳。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是想顶我一下。
【1】这些虫子都有些什么特点?找一找,连一连。
屎壳郎 贪吃
螳螂 不看路
天牛 脾气不好
【2】文段讲了____种虫子,通过举例告诉我们走在外面__________。
15、阅读天地。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gòu)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sǎng)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ào)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怎样才能有一别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主题探究
(1)你认为“揠苗”的那个人错在哪里?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他转来转去。 他焦急地转来转去。
奶奶看着照片。
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照片。
2.他把羊圈修好了。 羊圈被他修好了。
我把课本放在课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课文内容填空。
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
这样的发现,先是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今后也许会传给更多的人。使我深受触动的是,这种( )的切法,会让人有( )的收获。
19、写一写,注意加点的部分。
(1)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长长的柳条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看看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写几句连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