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辽源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填空。

1.“涩”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该字第五笔是______。“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不光滑,不滑溜;B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味道;C文章难读难懂。在“轮轴发涩”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生涩”一词中“涩”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苦涩”一词中“涩”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资”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财物,钱财;B供给;C智力;D资历,指出身、经历。在“天资聪明”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论资排辈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资源”一词中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在“资助”一词中“资”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写出句子的修辞手法。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__________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__________

3.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江南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作者为了突出江南春天的特点,选取了莺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这首诗一、二句写的是____景,三、四句写的是____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

3.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五彩原指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泛指各种颜色。

4、辨字组词。

      

5、把诗句补充完整。

1.天________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3.明月________照,清泉石上流。

4.忽如一夜________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朝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______(时间)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最后一句委婉地表达了_________。回忆你积累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出一句: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全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所给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 )     ③渡( )     ④夺( )     ⑤翻( )

【3】诗文中______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万水千山”在诗中的意思是( )

A.指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数。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4】诗歌最后两句中,“三军”指________,“开颜”指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巡道工的故事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着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方,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文中第③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的延长

B.提示下文

C.语意的转折

D.补充说明

【2】“文中第②自然段里下面加点的部分运用了        描写,说明了        。”横线上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貌 巡道工工作的艰辛不易

B.外貌 巡道工长得很黑,看起来很恐怖

C.动作 天气很热,巡道工不能休息的无奈

D.动作 巡道工工作的艰辛不易

【3】文中第⑦自然段爸爸说的话有什么深层含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巡道工的工作很累,爸爸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千万不要做巡道工

B.巡道工只有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工作繁忙,在天气好的时候工作还是很清闲的

C.爸爸的话赞扬了巡道工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无闻、忠于职守的精神

D.爸爸的话赞扬了巡道工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暗示“我”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巡道工

【4】本文哪些方面的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方面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如果你见到了巡道工,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春芽破土,雏鸟新,自然之趣令我们       chū       wàng       wài       );殷殷嘱托,絮絮dīng       níng       ),家人之爱使我们柔情满怀;璀璨银河,深邃星空,宇宙之奇引我们       xiǎng       tiān       kāi       );山河日新,英雄辈出,时代之歌更让我们心潮湃。万千的情思汇聚,róng              ),将化作我们漫漫成长路上的点点精彩。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给加点字注音:啼( )       ( )

【3】“漫”这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下列词语中的“漫”与画线词“漫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漫天       B.漫长       C.漫步       D.漫溢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毛泽东的亲情观

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做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泽东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伟大的情感。人人都有亲情,人人都渴望亲情,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更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的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率先垂范:_______________

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解释—( )       榜样—( )       抛弃—( )       知道—( )

【3】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用“_____”画出来,并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

【4】毛泽东处理亲情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5】短文写了毛泽东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把你的感触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唯一的听众(节选)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蹑手蹑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画 的句子?语段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还有哪句?

3沮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锯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试分析本语段与后文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和春节有关的材料,然后做题。

【材料一】

《北京的春节》节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zào zhào)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yuē ri)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zhān nián)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pū pù)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材料二】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其下面打“√”。

【2】仔细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完成填空。

(1)“【材料一】中的第二自然段,从三个“必须”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破折号)起___________的作用。

(2)有人来我们登封旅游,如果他不喜欢太热闹的景区,我们应该建议他去___________;如果他不想花太多的钱,又想去一个地方,你推荐他到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随着时代的变化,好多人已经改变了曾经的过年方式,旅游已经成了许多人春节过年的一种方式。( )

(2)2019年春节周边游消费调查表明,大多数人选择逛庙会。( )

(3)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3.44%。( )

(4)2021年春节,我市观星台景区门票收入仅少于嵩阳景区。( )

14、品读语句,在横线处写出自己的观点。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结合上下文,句中的“温暖”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适”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内的___________与屋外的____________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_,充分说明了桑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字句: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

3.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了吗?”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阅读《墙角的垃圾》,把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语言优美,能够准确表达诗歌的含义。

墙角的垃圾

教室门外墙角,/一堆垃圾放着。

 

第一个人走来,/朝着垃圾瞧瞧,

扬着脸儿走去,/好像没有看到。

 

第二个人走来,/朝着垃圾笑笑,

这是哪个懒鬼?/扫到这里放着?

 

第三个人走来,/垃圾堆里找找,

弄得两手脏脏,/拾到一块贝壳。

 

第四个人走来,/拿起笤帚扫扫,

送到校门外去,/垃圾箱里倒掉。

 

教室门外墙角,/干干净净真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