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 (______)
2.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______)
3.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 (______)
4.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______)
5.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______)
6.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______)
7.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胆怯,对事情没有把握。(______)
8.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______)
9.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______)
10.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
2、词语填空,并选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威风__________ 呆_____呆______ 斩__________铁 汹涌__________
__________所以 暴露__________ 技高__________ 全神__________
3、反义词。
喧闹——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______
(2)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______
(3)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______
(4)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而凶狠的注视。 ______
(5)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______
(6)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______
5、用“望”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内。
(1)人生应该总是充满( )的,所以不要灰心。
(2) ( )与懊恼,让她流下了泪水。
(3)他( )地闭上了眼睛,等待审判时刻的到来。
6、课外阅读。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②洗砚池③头④树,
朵朵花开淡墨⑤痕⑥。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⑦满乾坤⑧。
【注释】①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②吾家:我家,我们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③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④头:边上。⑤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重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⑥痕:痕迹。⑦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这里也指清高的气节。⑧满乾坤:(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之间。
1.这是一首( )
A.题画诗 B.写景诗
2.诗中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三、四两句写梅花的( )
A.高风亮节 B.形态
3.诗中()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世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A.一、二 B.三、四
7、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作者对敌人不屑一顾,对人民全心全意。________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_____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穷困潦倒,生活落魄。_____
【2】下列对诗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①都未有芳华②,二月初③惊④见草芽。
白雪却嫌⑤春*晚,故⑥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②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③初:刚刚。④惊:新奇,惊讶。⑤嫌:嫌怨;怨恨。 ⑥故:故意。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和_______。
【2】下列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而分外焦急的心情。
B.“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C.“却嫌”“故穿”,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D.“作飞花”三字,化静为动,抒发出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惆怅、遗憾之情。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描绘的美好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剥豆(bō bāo) 执著(zhù zhu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生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画出短文的中心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或读音;在第八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括号里的词语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成了“一根细小的针”。
【4】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按要求做题。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情感。
【2】把上面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带句号的句子。(反问句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悠长的铃声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③“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逊的速度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④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我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⑤“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都在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⑥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⑦“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⑧我的脑子里,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子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倒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⑨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时,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⑩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⑪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⑫“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⑬“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⑭“____________”老人舔了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⑮“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⑯“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后再也听不到我的摇铃声了。
B.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
C.他们说我拽着铃绳睡着了。
【3】第⑫段中画线句子是对老师傅的______和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的修辞,表现了老师傅______。
【4】文章的结局出人意料,其实在前文就已埋下伏笔。请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____。(至少画两处)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____________
13、《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
(1)读了这篇散文,让我们想起了很多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你可以写几个呢?
(2) 读完朱自清的《匆匆》,不由想起高尔基咏物言志的名篇《时钟》。尽管格调各异,但两位作家不谋而合,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怀,或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些什么呢?
14、课外阅读。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
②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③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④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⑤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⑥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⑦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⑧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⑨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渔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原来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他父亲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⑩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家徽______ ②笨拙______ ③擎着______ ④守候______
【2】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放贼——送鱼——______
【3】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一定有很多感悟,试着探究“家徽”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6、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9、按要求变换句式。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换成否定句)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人和事,也许是惊喜,也许是发现,也许是收获,也许是一种美丽,也许是一种遗憾,请以“意外”为话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实,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