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松原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写词语。

次       

风雨同舟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在前半学期,从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的_______________詹天佑,__________的季羡林,____________的桑娜……令我最难忘的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2)在《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中,苏珊留给汤米的最后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课文通过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的形象,反映了与他_________________的友谊,以及对他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有所期诺,纤毫____________,有所期约,时刻___________

5)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正如《庄子》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3、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硕大无______ 顾影自______ ______然大悟 翠______欲流

______千里 _______驰神往 孤芳自____________不齐

1.以上词语中描写颜色的有: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形容自我欣赏的有:___________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

3.以上词语中形容突然明白的是_____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5、补充句子。

⑴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_

⑵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⑷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_____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_____”,时间是“_____”。(用原文回答)

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

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

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

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

8、阅读下面的文字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焰火

①“砰——磅!”“砰——磅!”陶虎臣走一二十步,放一个,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孩子里有胆大的,要求放一个,陶虎臣就给他一个:“点着了快跑!——崩疼了可别哭!”其实是崩不着的。陶虎臣每次试炮仗,特意把其中几个的捻子加长,就是专为这些孩子预备的。捻子着了,嗤嗤地冒火,半天,才听见响呢。

②陶虎臣长得很敦实,跟他的名字很相称。陶家炮仗店的生意本来是不错的。他家的货色齐全。同时,陶虎臣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一种老式的焰火,有的地方叫花金子。

③今年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时间定在八月十六。地点定在阴城。

④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⑤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陶虎臣点着了焰火了!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⑥这种花盒子是有一点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万花齐放之后,有一个间歇,木架子下面黑黑的,有人以为这一套已经放完了。不料一声炮响,花金子又落下一层,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痢子”,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焰火。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人,—一个泥头的纸人,这人是个痢痢头,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马蜂,这些马蜂——火花,纷纷扑向痢痢头,痢痢头四面躲闪,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挥舞起来。最后一套是平平常常的。只是一阵火花之后,“扑鲁扑鲁”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字是灯球组成的。虽然平淡,人们还是舍不得离开。火光炎炎,逐渐消隐,这时才听到人们呼唤:

⑦“二丫头,回家咧!”

⑧“四儿,你在哪儿哪?”

⑨“奶奶,等等我,我鞋掉了!”

⑩人们摸摸板凳,才知道:呀,露水下来了。

            ——本文选自汪曾祺的《岁寒三友》,题目为编者所加,选时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⑧—⑩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①自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陶虎臣的语言描写,可以体会到他对孩子充满爱。

B.从“特意”“专为”等词,可以感受陶虎臣对孩子的呵护。

C.写陶虎臣放鞭炮的场面是为了强调他出色的做焰火的绝技。

D.写陶虎臣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突出他很受孩子们欢迎。

【3】读第④——⑩自然段,写出人们看烟花过程的心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摸摸板凳,知道:呀,露水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中,看到精彩的焰火,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展开想象。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他们的表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啊!没想到,我有机会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哪!

一进黄山,最先(应 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泄)的瀑布。瀑布顺着山沟蜿(蜒 蜓)曲折流到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 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柜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

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头,一个个山峰直插云霄。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登“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锁 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 驾)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

黄山的云海真美呀!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俊 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 稳)实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雄伟壮丽的风姿!

(1) 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曲折(qū qǔ)兴奋( xìnɡ xīnɡ)几乎( jī jǐ)不禁( jìn jīn) 淹没(méi mò )

(2) 用“×”画去文中括号里的错别字(2分)

(3) 文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描写“山”的特点,是从哪几方面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鲫鱼背”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写黄山的云海,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2分)

 

11、第五组同学马上要过本命年了,他们想以“本命年的回想”一文展开探究,走进春节习俗,协助他们完成本次任务。

本命年的回想(节选)

①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

②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还有肩扛着谷草把子卖绒花的,走街串巷,大姑娘小媳妇,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家家都忙着蒸馒头和年糕,穷门小户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团子。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冻豆腐,还要渍酸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下界才能保平安。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在寒风中哗啦啦响的秫秸棒儿,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邪魔鬼祟就不敢登门骚扰了。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我又长了一岁。

③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

——作者:刘绍棠(文章有删改)

(1)结合短文内容,请你解释“赏心悦目”和“骚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刘绍棠按照顺序,津津有味地回忆了运河家乡几十年前过春节时的独特景象。家乡人们在春节前都忙了哪些事呢?请你借助思维导图完善作者的行文思路。

(3)刘绍棠先生用他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京郊大地春节民俗的美丽画卷。

①文中“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包含着人们怎样的期盼?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家过年时有什么习俗?你又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绍棠先生在文章结尾时写道:“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

A.体现作者纯真、质朴,充满童心、童趣。

B.表达对家乡淳朴、充满人性温情的快乐生活的深深眷恋。

C.感叹岁月飞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说明作家对未来美好生活也充满无限憧憬。

12、课内阅读。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③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④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⑦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⑧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初入草原,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写下来。

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第②句话中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部分,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部分。作者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写感受的句子还有________。(填序号)

【5】如果你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成功由善良指引

1862年,爱迪生在火车上印刷小报,登载逸闻趣事,挣钱补贴家用。8月的一天,他正在月台上将小报往车上搬,突然发现一个玩得起兴的小男孩跳下了月台。就在这时,一辆货车朝这边驶来,司机紧急刹车,可是巨大的惯性还是让车向前飞驰。眼看孩子就要被撞,孩子的母亲当场吓昏过去。

千钧一发之际,爱迪生勇敢地跳下月台,救出了小男孩。孩子的父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电报员,因无钱酬报,他坚持教爱迪生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新世界发生关系,踏上科学的征途。

7年后,爱迪生到纽约找工作。徘徊几天无果后,正巧他应聘的一家公司的电报机坏了,他没用几分钟便找出故障,帮他们修好了。于是,他成为这个公司的一员。他开始疯狂地搞发明。不久,他花尽积蓄,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想在华尔街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一连找了许多家都被拒绝,都说这东西用不上。

一天下午,他走进一家投资公司经理办公室。经理看上去情绪十分低落,原来,这家公司刚刚被诈骗,马上就要倒闭了。爱迪生刚想走,经理却含泪说:我要印刷5万份通知给客户,让他们立即转投别的公司,你能让我用一下你的印刷机吗?可我无法付给你钱。爱迪生心生怜悯,当即决定留下来,帮他免费印刷5万份通知。

爱迪生没日没夜地干了三天才将5万份通知印好。这三天中,事情峰回路转,警方将诈骗犯抓到并追回被骗款项,公司起死回生。经理看着因印刷通知而疲惫不堪的爱迪生,当即表示要买下这台印刷机,让爱迪生出价。爱迪生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缺乏说出口的勇气。于是他让经理出价,经理当即决定给他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开启了新的人生。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闻趣事(不为人知。)

B.千一发(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C.峰路转(重复环绕。)

D.疲惫不(不能忍受。)

【2】本文同绕“成功南善良指引”讲了爱迪生人生路上哪两次转机?他因为做了什么事情而出现的转机?根据下面的提示,简要填写相关内容。

时 间

所做的事情

出现的转机

1862年8月的一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年后的一天下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爱迪生的善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第①句中“神秘的新世界”指_________,第②句中“新的人生”指_________

【5】读了短文,爱迪生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抄写: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被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痕迹”是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选文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赤裸裸的回去”指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_________,对自己虚度光阴的_________

【4】写一条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开卷有益!写一件自己读书受益的事,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