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延边州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C.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D.余常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下面每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蚂(za)       山(yān)       吓唬

B.威(hè)       拥(cù)       飞弛

C.笑(huà)        忌(jì)       包袱

D.度(diào)       养(ɡōnɡ)       欺负

3、拼音小关卡。用/画去括号里多余的读音。

(1)脚底下,星罗棋( )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chā chá)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shī sì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ch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

漆黑的________ 朦胧的________ 熊熊的________ 闲逸的________

________的红霞 ________的时期 ________地移动 ________地照耀

6、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7、看拼音,写汉字。

kào  jìn  gū  fān yōu  měi   bǎo  guì

( ) (   ) ( ) ( )

nǎo  dai zhěng jié   fù  ráo sōng ruǎn

( )   ( )   ( ) ( )

8、按要求填空。

张小雨看课外书时,字不会读,就用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这时,表弟问他字怎么写,他也不会写,于是用_____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看了一段后,他对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中的姿态一词不理解,便去翻词典,姿态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句子中的姿态应选第_____种解释。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词语游艺厅。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在车间一角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这是一位 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是一位 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是一位   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是一位   的母亲。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可知,作者喜欢什么书?不喜欢什么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能表达选文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B.选文先写自己有选择有比较地读书的经历,再讲读书体会,最后写对儿童的寄语

C.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作者读的书多

D.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读书要有选择

11、   诺贝尔

①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②为什么一定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就诞生在这儿。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逝世的时间。

③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④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于是,他萌发了要发明炸药的念头。

⑤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最先,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十分强大,很快风靡全世界。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炸油”。

⑥然而,液体炸药在运输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开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诺贝尔的父亲被炸成残疾,他自己也受了伤,但他毫不气馁……

⑦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他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⑧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加强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试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索,双眼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⑨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⑩1870年,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烈性炸药。

1887年,诺贝尔又发明了无烟炸药,这就是人类今天使用的炸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共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这就是他设立的诺贝尔奖。

1造句。

连续不断——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照样子用概括的语言填写表格。

时间

重要事件

小时候

产生要发明炸药的念头

长大后,最先

发明一种液体炸药

1867年的秋天

(1)_______________

1870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又发明了无烟炸药

1896年临终时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在瑞典首都举行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3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八仙过海(民间故事节选)

话说有一年,八位神仙打算去蓬莱仙岛观赏牡丹。海面上风平浪静。铁拐李快言快语,说:“我们不如泛舟过海,领略一番海上美景!而腾云驾雾,一眨眼就过去了,又有什么意思呃呢?说着,他把手中的宝物铁拐扔到了海面上。不一会儿。铁拐竟化作一片黑铁小舟。

汉钟离看了,将手中的扇子甩到海面上。这扇子一遇到海水就铺展开来。顷刻之间。变成一条宽大的船。吕洞宾也不甘示弱,拔出他的青龙宝剑甩落到海面上,一刹那,只见宝剑化作一条青龙,驮着他乘风破浪。曹国舅的宝物是两块檀香云阳板,他将云阳板轻轻地丢落在海面上,两块板马上拼合在一起,化作一艘玲珑、精美的檀香小木船。这时,蓝采和抛出手上的花篮。喊了一声“大”。花篮顿时变成一艘花篮船。韩湘子把手中的玉箫投入大海,眨眼之间,玉箫化作了一条青竹符。何仙姑从她手中的红荷花上轻轻掰下一片荷叶,铺到海面上,那片荷叶徐徐舒展,化作一片荷叶舟。张果老骑着他的坐骑驴儿走在最后。他不慌不忙。朝驴儿轻轻吹了一口仙气。那驴儿即刻变成了一只水兽。他倒骑上驴背。那毛驴儿便迈开四蹄,踏着浪花追上前去。

八仙过海,(       )。一时间。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殿被搅得晃了起来。东海龙王命龙太子到海面上探探究竟。龙太子一到海面上就将何仙姑抢回了龙宫。

七位神仙见龙太子如此无礼,大怒。

铁拐李打开他的另一宝物葫芦,放入水中,只见葫芦“咕嘟咕嘟”两下把东海的海水吸进去一大半,东海龙王大惊失色,急忙命十二只神龟前去抢夺葫芦。吕洞宾手举青龙剑朝神龟砍去,十二只神龟转眼间全部变成了礁石。东海龙王又命十万虾兵蟹将围攻七位神仙。汉钟高高举芭蕉扇,用力一扇,十万虾兵蟹将当即被扇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东海龙王披上战袍,亲自上阵,只见张果老拍拍驴儿的屁股,让毛驴倒转身。朝东海龙王张嘴一喷,喷出一束火焰,一下子烧了龙王的胡须。龙王勃然大怒,摇身变作一条巨龙。龙身上的每一片龙鳞都化作刀枪剑戟,朝七位神仙刺来。七位神仙手拿宝物抵挡。

就在这时,南海观音菩萨手持杨柳枝与甘露前来。东海龙王和七位神仙纷纷向观音诉说自己的委屈。观音菩萨弄清事情的缘由后,说:“原来如此。东海龙王,不如化干戈为玉帛,把何仙姑放出来吧!”

东海龙王自知理亏,命人放了何仙姑。铁拐李见何仙姑平安无事,马上打开宝葫芦,倒出海水,海面一下子就升高了。东海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为了给八仙一个交代,东海龙王将龙太子变作一艘雕花大龙船,将功补过。将八位神仙送去了蓬莱仙岛。

【1】在下面的“ ”写出八位神仙的名称,并在名称后面写上他们各自使用的宝物。

(1)______ ______                    (2)______ ______

(3)______ ______                    (4)______ ______

(5)______ ______                    (6)______ ______

(7)______ ______                    (8)______ 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八位神仙打算去蓬莱仙岛观赏牡丹,铁拐李提议泛舟过海。( )

(2)何仙姑将她手中的红荷花铺到海面上,那荷花徐徐舒展。化作了荷花舟。( )

(3)因为龙太子抓走了蓝采和。所以引起其他七位神仙大怒。( )

(4)七仙与龙王打斗是以龙王的失败而告终的。( )

【3】(1)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空,与括号前面的四个字组成一个八字成语。

(2)请再写一个八字成语:

【4】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将功补过”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将功补过”与文中“_________”一话是相照应的。

【5】请再写两个你读过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阿凡提的三个鸡蛋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3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财主说:“3个鸡蛋算得什么?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说:“不多,不多,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阿凡提惊奇地问。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说,“要是我这3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3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30个鸡蛋,30只母鸡要下90个鸡蛋,90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你好大胆!”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

“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的下面划上横线。

走(lín   nín)     (lā   la)       成(fú   fū)     (shǎng   xiǎng)

【2】说说下列“算”的意思。

(1)3个鸡蛋算得什么?                                      (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 )

(4)咦,这还算多吗?                                          ( )

【3】“赔不是”的意思是“道歉”,但“赔不是”是口语,“道歉”是书面语。你能将下面的词语换一种说法吗?

担保( )       发昏( )     耽误( )     合伙( )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充满趣味的汉字背后,藏着文化的秘密。①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②甲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③三千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甲骨文蕴含的真正中华基因。④汉字也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材料二)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金文与甲骨文十分类似;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形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了。

(材料三)

国民汉字书情况调查统计表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因此,我们应正确使用中国汉字,加强汉字的规范化建设,不能为了书写方便,或者章法布局的美观性,随意增减汉字笔画。重视书法,学校应积极开设书法课程,提升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也应常用汉字交流,宣扬汉字的优越之处,让更多的人深刻了解和熟悉汉字。最后,对于流行的网络新词汇,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随意歪曲了一些汉字的本来含义。

【1】阅读材料一,说说甲骨文的含义。(找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材料二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填空。

【4】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A.甲骨文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比较明显。

B.三千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甲骨文蕴含着真正的中华基因。

C.小篆诞生以后,汉字的形体就稳定下来,笔形得到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了。

D.汉字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5】“它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比较明显。”这是材料一中的一个句子,应该还原到(         )的后面?

A.①

B.②

C.③

D.④

【6】你从(材料三)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国汉字文化?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上述材料,你想分享哪些有关汉字的歇后语?至少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请在下面括号中填上各年龄段的称谓。

_______):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________):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_______):指人四十岁。          ________):指人七十岁。

15、阅读。

看不见的爱(节选)

①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④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蹲下   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⑤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

⑥“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⑦“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⑧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漫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⑨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

⑩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我”为什么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④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中画“ ”的句子包括了对孩子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但小男孩__________,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5】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话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       

A.不可以,它使文章有了完整的结局,证明了孩子坚持去做,最终获得了成功。

B.可以,这篇短文是写母亲无形的爱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些画蛇添足了。

【7】发挥想象,故事中的男孩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马头琴的故事

察哈尔草原有个名叫苏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没有妈妈的小白马驹。小白马长大了,它跑起来蹄下生风,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马和苏和形影不离,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苏和骑着他的白骏马比赛,得了第一名。

王爷很喜欢这匹漂亮的白马,又见骑手是个小牧童,就蛮横地说:“给你三个元宝,把小白马给我留下!”苏和很气愤,不同意。王爷命人把苏和打昏在地,抢走了小白马。

可是王爷刚骑上白马就被摔了下来,小白马挣脱了缰绳飞奔而去。王爷命令武士们用毒箭射杀小白马,中了毒箭的小白马跑到苏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苏和大哭起来。

苏和思念小白马,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对他说:“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苏和按照小白马的话,做了一把漂亮的琴。他用白马的骨头雕成马头做琴杆,筋做琴弦,尾巴做琴弓,这就是第一把马头琴。

从此,美妙的马头琴声传遍了大草原。

【1】这是一个(  )的民间故事。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马头琴是用小白马的_______做成的。苏和用白马的_______雕成马头做琴杆,用_______做琴弦,用_______做琴弓,于是,第一把马头琴诞生了。

【3】请你各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文中的王爷与苏和分别是怎样的人。

王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中画“——”的句子,选择答案。(只填序号)

(1)这段话突出了榕树的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A.叶子多而密B.叶子颜色鲜明、富有生命力

(2)“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_________

A.比喻B.拟人C.联想

【3】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

18、课内精彩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从“总会”和“总要”中可以看出乡亲们之间______________的美好情感。

【2】第2自然段表达的意思有(       )(多选)

A.赞美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B.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

C.搭石也体现着乡亲们友好互助的情感。

【3】根据提示仿写第2自然段。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着______________,也带着_____________

19、阅读。

用“动商”诠(quán)释校园足球

王宗平

①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把校园足球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什么选择校园足球呢?“动商”,这个被认为是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种人格,或许能诠释选择校园足球的历史必然性。

②什么是动商?通俗地说,是指一个人的运动天赋和运动潜能。动商的提出与国人对体育的偏见不无关系:在许多国人心目中,体育就是竞技体育,就是金牌。其实,竞技体育只是体育最小的一个范畴②(chóu),体育更广泛的外延是校园体育、社会体育,也就是全民健身。

③动商提出的大背景是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二十几年下滑。以“小学三年级体育达标标准”为例,2012年,男生“50米跑”的满分成绩是8秒2,现在的满分标准是9秒1。这一成绩放到2012年,才55分。少年强则国强,不断放宽的体质标准,必然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④动商的提出进而重振校园足球,这个过程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让体育回归教育,让校园足球发挥教育功能。人们总是担心孩子在踢足球中受伤,不可否认,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但这种危险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体育的追求与向往。相反,正是因为这种危险的存在,人们在运动中培养了冒险的精神,培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⑤踢足球同样使动商、智商、情商相互促进。在踢球时,球员要综合运用观察、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动作,这就是对智商的培养与锻炼。玩转足球需要球员间的默契配合,而这正是情商培养的有效载体。同样,在踢足球过程中,难免踢别人一脚,或者被别人踹一脚,在碰撞中可以学会道歉和宽容。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商,进而带动智商、情商,就会有益于他们的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注释:①诠释:说明;解释       ②范畴:类型;范围

【1】从②③两段中我们知道,“动商”的提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更清楚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

【3】有人说,踢足球没什么好处。请联系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发表你的看法,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温暖的风轻柔地抚摸五颜六色的花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2.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改成“被”字句)

3.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改成反问句)

22、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作文 要起跑啦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你过去的读书经历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能和大家分享吗?请把它写下来吧!加油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