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松原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根据所学内容做出正确选择。(1~5题为多选题)

1《牛郎织女》一文中的织女是一个(  )的人。

A.知书达礼 B.美丽善良 C.心灵手巧 D.渴望自由

2《牛郎织女》一文中的牛郎是一个(  )的人。

A.好吃懒做 B.惹人讨厌 C.天性善良 D.勤劳勇敢

3《牛郎织女》一文中的老牛是(  )的。

A.善解人意 B.知恩图报 C.具有人性 D.任劳任怨

4《牛郎织女》一文中的天河是(  )

A.银河 B.王母娘娘玉簪所划

C.统治阶级迫害、压制劳动人民的工具 D.代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5《猎人海力布》中的海力布是一个(  )

A.打猎高手 B.自私自利的人

C.善良的人 D.舍己为人的人

6下列不属于民间传说的一项是(  )

A.《孟姜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白蛇传》 D.《女娲补天》

7下列不是出自《一千零一夜》的是(  )

A.阿拉丁神灯 B.航海家辛巴达

C.阿里巴巴念芝麻开门 D.狡猾又幽默的狐狸

2、下面的课文不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是( )

A.《白鹭》

B.《桂花雨》

C.《小岛》

D.《珍珠鸟》

3、下面各组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mǔ)   (chì) B. 古包(m ěng) (jǐ)

C. 清平(yuè) 含情(mò) D. (gōu) (jué)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语。

hóng yùn xián yì   qī hēi yè mù wèi miǎ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lí míng   yù fā xīn kuàng shén 

____ ____ ____

5、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________

6、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这句话抓住了天马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读了这句话,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写语句。

1.勤俭是美德。司马光说:“______________。”

2.文章要想写得好,就要有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正如朱熹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

3.寒冷的冬夜,雪花纷飞,北风呼呼不停,羁旅在外的纳兰性德难以入眠,不由得撩起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_________________

4.爱国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说:“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懂得不要虚度年华,否则,老了以后只能后悔悲伤。

8、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写的是__________节的习俗,

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2.鹰隼试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矞矞皇皇。干将发硎,____________。天戴其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_______________

3.古人说:“诗中有画。”瞧,“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那是一幅村民晚归图:“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那是一幅清澈明净的方塘图;“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那是一幅忧愁难眠图……真是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4.圆明园的毁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一更,__________,聒碎乡心__________,故园__________。”以上词句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读《鸟的天堂》选段,答题。

熔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文字是作家(贾平凹  巴金)对榕树(静态  动态)的描写。(在正确的答案下画“______”)

2“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颤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A.榕树的美丽。B.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在正确的答案下画“______”)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既赞美了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别放下书包

①这条街以前从来也没像今天此刻这般热闹。街这头到街那头,街这边和街那边都挤满了人。尽管此刻已经下起了(   )的小雨,但人们仍挤得(   )。

②这是电视台组织的一次活动,活动的全程都被拍摄下来,起点和终点都设在幼儿园大门口。

③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孩子有五六岁的,也有三四岁的。他们被召集在一起,老师郑重其事布置了任务:“明天,我们要去森林公园春游,午饭就在公园吃。你们都是组长,要为组里的小朋友准备干粮。喏,交给你们一个背包,跟老师走,去另一条街上的超市,把老师买好的食物和饮料背回来。如果你拿不回来,小朋友们就没有吃的了!”

④活动开始后,家长和老师们一直通过监视器注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⑤去时很顺利,轻装么。回来时,各种情况出现了。孩子走着走着,有丢落了一个水瓶的,看了看,就由它去了。也有的返回去再捡起来往前走。走着走着,有的嫌背包带勒得肩膀疼便放下来,索性就把包拖在地上走。走着走着,包里的一袋食物掉了下来,孩子根本没在意,仍旧往前走。也有的走了一会儿发觉少了东西再回去找的,反正,丢盔弃甲的多了起来。

⑥渐渐地,孩子们快到终点了,速度也加快了。有的孩子眼尖,已经看到了防线后面的父母,尖叫着飞奔过去,其中有的孩子更是把手里拿着的东西都扔了。这时候,落在最后的一个小男孩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这小家伙可能小一点,所以他背的那个包也嫌大了点,他也奔跑了起来,可背上那个包因奔跑的缘故而上下颠着,击打着他那小小的身体。他手里还抱着一瓶矿泉水,这使他跑起来有点儿费劲。这时,雨又渐渐地大了,雨珠打在他脸上、眼睛上,他抬起手擦掉雨水,“叭”,矿泉水瓶掉在地上。小家伙愣住了,弯了腰去捡。这当儿,背上的包往斜里一滚压得他趔趄了一下,没站稳,跌坐在地上。

⑦“健儿!”一个女人尖叫了起来,是孩子的母亲。她站在防线后面已经多时,她早就想叫:“背包太重了,扔了吧!”小家伙听到了,但他辨不清方向,他像小狗般可爱,双手撑着跪着,努力在找母亲,但没找到。他果断地改变姿势,抓起了瓶子,费力地站了起来,又(   )往前跑。这时,母亲已经钻过那道防线,朝小家伙扑了过去。小家伙全然不顾妈妈的拥抱,只是(   )地告诉妈妈:“我把书包背回来了!”母亲泪流满面,亲着小家伙又是汗又是雨的小脏脸,周围人一片欢呼。

⑧这孩子的肩膀将来是担得起责任的。

1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词语填在第①、⑦段合适的括号里。(填序号)

A.跌跌撞撞   B.水泄不通   C.淅淅沥沥   D.郑重其事

2第⑤段中的“丢盔弃甲”原指打了败仗,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将下面内容进行排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不屈服于困难的小男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②老师召集了孩子,宣布活动的任务。

③历经磨难,顽强的小男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引起大家的赞叹。

④电视台组织的活动,引起人们的围观。

⑤返程中,有许多孩子丢盔弃甲,表现不一。

A.⑤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⑤①③

4下面对文章的题目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场比赛,背包放下了,就意味着输掉了比赛。

B.“别放下背包”,这是老师说的话,放下背包,同学们就没吃的了。

C.“背包”就是一个任务或一个目标。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懈,不半途而废,才能收获成功。

5结合文章,思考为什么文末说“这孩子的肩膀将来是担得起责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句改变人生的耳语

  12岁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闷闷不乐,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的不公……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_____还能做什么_____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_____”这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自己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他来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他30岁那年,幸运地成了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他在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朝他砸来,从1995年至今,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有他出现……现在,他是卢卡博凯里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两千多万张。

  创造奇迹的人名叫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他的49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你的耳语改变了我的人生——37年前是你凑在我耳边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后来,我有过多少次责怨、气馁和胆怯,这句话就在我耳边回响了多少次……”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________还能做什么________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口若悬河________        兴高采烈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一向寡言少语,但他的一句话却彻底改变了儿子的人生,请找出父亲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洗礼,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少年中国说》(节选)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②红目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

【2】选出下列画线字的正确解释。

(1)干将发硎,有作其_______ A.光芒 B.锋芒 C.茫茫

(2)天戴其苍,地其黄_______ A.领土 B.鞋子 C.踩、踏

【3】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2)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

(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

(4)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4】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很多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物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这是我的誓言!

⑧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

【1】读短文,结合资料袋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第②自然段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军舰的_______之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的语气。第③自然段画“﹏﹏﹏”的句子中,作者把浪涛比作了小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_______之情。

【2】“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短文中出现了三次,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__________之情。

【3】读短文,结合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文中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称为“罪人”呢?你认同这种说法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请结合文章和你所了解的相关资料,对无数像本文作者一样的共和国奠基者说说心里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检阅台

七月的天山(节选)

(  )说进到天山像是秋天,(     ),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了,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1)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的成丈高的野花,花朵赛过八寸的玛瑙盘,花瓣儿赛过巴掌大。(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一下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鲜花。

(    )天山这时不是春天,(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在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两组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那么…… 既然……就……

2.写出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层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的画“    ”的句子填空。

(1)这是一个____________(修辞)句,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绵延,用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耀眼,用____________来形容野花的绚烂。

(2)这句话通过马的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拓展阅读。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苏七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特殊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方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根据提示,概括短文讲述的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车夫求医无钱——( )——( )

【2】苏大夫“特殊的规矩”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A)是对苏大夫的 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 ;句子(B)是对苏大夫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有几处通过描写周围人反应,间接表现人物特点的句子,请你用“ ”画出一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5】短文的主人公“苏七块”和课文中“刷子李”一样,都是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人物,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概括出两个人物身上的“奇”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七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第8、9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第二个的意思________。

A.种植;培育   B、种植;种植   C、培育;培育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十年种好一棵树,一百年才能教育好一个人。

B.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数) ,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3“______”画出表现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4.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 

B、田老师讲的故事很生动,故事就是文学的种子。

17、课内赏析苑。

黄果树瀑布(片断)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   )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   )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   ),好像一(   )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   )织布机的大合奏。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2这两段话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字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说明声音很轻,随风就来了。

B. 写出了瀑布声音的自由自在、毫无阻拦。

C. 说明瀑布离我们还很远,听到的声音很小。

4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母亲》节选,并按要求作答。

母亲

①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②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③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

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④“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⑤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⑥“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⑦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⑧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⑨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绝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围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系,她送走自己的亲生国女,为的是两个并非条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⑩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选自《时文选粹》)

【1】通读全文,把“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在方框内。

接受内疚

【2】“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最主要的原因是( )(单选)

A.“我”感受到继母对我的放任,和继母拉近了距离。

B.继母没有和“我”计较,没有强迫“我”喊她妈妈。

C.继母珍视“我”对生母的那份情感,能宽容“我”。

D.继母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步的灰尘法

【3】“孩子没有一是省油的灯”在文中具体指( )(单选)

A.“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

B.“我”太调皮,在水泥空场上玩,被自行车撞到,让继母操心。

C.“我”有好几年都不喊继母“妈妈”。

D.“我”没有小姐姐那样老实、听话,也不懂得体谅继母。

【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单选)

A.“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这里的融解是指情感的融合。

B.“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是对继母的外貌描写,体现了继母的瘦弱和衰老。

C.“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这里“我”流泪只是为继母的衰老而伤感。

D.失去母亲是不幸的,然而“我”又是幸运的,因为从继母那儿得到了母爱加倍报偿这种母爱超越了血缘亲情。

【5】结合文中事例,说说文本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不少于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diǎn diàn)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lán nán)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3】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假期里,几个朋友讨论去哪里旅游,供选择的景点有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你建议去哪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练习。

(1)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小河边,柳枝在风中摇晃,(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样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

(4)低地镶嵌在运河之间。(扩句)

_____________

(5)在横线上填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①“快来看哪,玲玲的作文贴在橱窗里了!”晓东_______说。

②老师_________说:“你怎么能欺负同学?”

21、按要求做。(8分)

(1)妈妈等待爸爸。(扩句)

 

(2)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无数的有气节的人物。(修改病句)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陈述句)

 

(4)老人走了,大家心情很繁重。(修改病句) 

 

 

22、冬天到了,梅花又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亲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牵挂;亲情,是一首传唱不衰的歌谣。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时时刻刻沐浴着亲情: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熟悉的动作,一句淡淡的叮咛,一道带有妈妈味道的菜肴……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通过具体事例,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