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却 充诺 一辈子 无穷无尽
B.象征 结婚 金碧辉煌 同心协力
C.后诲 消毁 煤碳 天南海北
D.防照 焦极 统统 相依为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允诺(nuò) 侵略(lüè) 水浒传(zhuàn) 步履蹒跚(pán)
B.游隼(sǔn) 客栈(zhàn) 珊瑚礁(jiāo) 诡计多端(guǐ)
C.嗜好(shì) 勉强(qiǎng) 踩高跷(qiāo) 默而识之(zhì)
D.铿锵(qiāng) 牛虻(méng) 摄氏度(shè) 有恃无恐(s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一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寄情山水田园的高洁心性。
B.《四季之美》一文,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最美之处,启迪人们细细品味人生真谛。
C.《己亥杂诗》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杰出人物涌现,期待改革的愿望。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让我们明白:爱一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严厉。
4、选词填空。
引人入胜 独具匠心 和蔼可亲 德高望重
在学生的心目中,林老先生既是( )的恩师,又是( )的爷爷。他的文学作品构思( ),故事情节( )。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________)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________)(_____)
(3)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弃功于寸阴。
(3)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陆游 《示儿》 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陆游的爱国之情。
7、我国的民间故事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试举出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篇段积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清朝光绪年间的学者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____________的人,这是一种刻在__________和兽骨上的文字。
② 李林读书一直是囫囵吞枣,你用朱熹的一句名言帮助他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拓展阅读
桂花开了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萦”,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姥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月亮圆了,桂花开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1】给下列带横线的字注音。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心旷神怡 魂牵梦萦 浓香远逸 摇曳
【2】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
【3】阅读短文,想一想,桂花有哪些可爱之处?作者是怎样爱上桂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勤学苦练的王羲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不知用了多少墨水,写烂了多少笔头,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坚持,一切皆有可能!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时间长,日子久。 ( )
(2)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
(3)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
2.用“ ”在文中画出能够表现王羲之练习书法勤奋刻苦的句子。
3.王羲之能够成功,是因为
。
4.王羲之的成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 ”在文中画出来。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
要富有智慧,还必须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
【3】给第一段加上标点。
【4】“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路上,神鸟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闹旱灾,有个名叫阿尔拜的人去逃荒。一路上,太阳非常毒,晒得他口干舌燥,于是,他就坐在一个挺高的石崖底下休息。忽然,他听见旁边滴滴答答直响,一看,原来石崖顶上正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阿尔拜赶紧掏出木碗去接水。好容易接了一碗,刚要喝,忽然飞过来一只乌鸦,用翅膀把他的碗打翻了。阿尔拜非常生气,说:‘这坏乌鸦,把老天爷可怜我,一滴一滴赏给我的水全给弄洒了!’他捡起石头,追上去,把乌鸦打死了。阿尔拜走到乌鸦跟前,发现就在前边不远的一个石崖的裂缝里,一道清澈(chè)的泉水淙(cónɡ)淙地流着。阿尔拜高兴极了,把水足足喝了个够。他回到刚才休息的地方,拿起包袱(bāofu),抬头一看,只见石崖顶上躺着一条大毒蛇,正呼呼大睡,口水顺着舌尖往下滴着。‘啊!原来我接的是毒蛇的口水!是乌鸦救了我的命!’阿尔拜后悔得哭了起来。”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体裁_________________。
【2】“好容易接了一碗,刚要喝……”一句中,“好容易”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文中的人物、动物做出评价。
阿尔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 春天最美——黎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 )着鱼肚色的天空,( )上微微的红晕,( )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段中用“——”画出来。
【2】把句中表示颜色的字词画上波浪线。
【3】在句中的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动词。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作用是( )(多选)
A.给云以生命。
B.写出了天空中云的颜色的变化过程。
C.写出了云的动态之美。
D.写出云的静态之美。
14、水资源的现状
【材料一】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材料二】
【材料三】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668座城市中有 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每年就影响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此外,伴随着主要河流下游及干流普遍出现的断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还引起了如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1】我国属于( )的国家。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2】从经济效益来看,下列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好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3】综合水资源的拥有量和实际利用效益来看,你发现中国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白居易求教
唐朝,长安有个文学家叫顾况。他有点才气,但是脾气奇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说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
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shǔ shù)落了几句,他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 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动,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他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xīng xìng)奋的神色,他马上站起来,紧紧地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 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
【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______)
(2)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顾况一开始对白居易的态度的句子。
【4】用“ ”画出描写顾况后来对白居易的态度的句子。
【5】顾况对白居易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白居易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片段。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文中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2】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很美,你能仿照句子的样子再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 ”的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文的这两段内容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在写它昔日的辉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跟着自信走
我只身来到瑞士山区的游览胜地度假。下午两点钟,安顿好住宿后,我迫不及待的走出旅馆,顺着林间小道向前走。山苍苍,林莽莽,天蓝蓝,雪皑皑。一轮边缘清晰得可用刀子切割的红日,悬挂在山顶上方。我领略着旖旎的自然风光,赞叹造化钟灵毓秀。不知不觉已是四点,该回头了。我猛然收住脚步:糟糕,迷路了!
岔道上走来一对青年男女,八成是度蜜月的新婚夫妇。我正考虑向他们问个路,或干脆跟他们一块走,不知为啥,我忍住了已到舌尖的话,却悄悄扬起头,挺挺胸,脸上装扮出若无其事的自信来,转身,踏上归途。我努力在大脑记忆库里搜索每一个模糊的信息,睁大眼睛辨认岔路口每一个似是而非的标记,不时还用眼角瞟一瞟十多米远的那对年轻人——他们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走在我身后。我更自信了:没错,就是这条道!我走的从容而潇洒,沉着又坚毅。
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终于看到了旅馆的红屋顶,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晚上,坐在流淌着蜜也似的灯光的小酒吧里,我享受着第一次历险后的惬意。
【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
【3】用“迫不及待”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去哪度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更加自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享受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要是你迷路,你会选择怎么做?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这无疑是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很多人对这种花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但明亮、健康、泼辣,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们,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1】文章以“有它的地方叫故乡”为题,层层递进,写了哪些内容?
(第①段) (第②——⑤段) (第⑥——⑦段) (第⑧段)
【2】“熟视无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熟视无睹”具体是指_____。
【3】读短文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借油菜花写出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4】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在文中找出两处。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5】作者说“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油菜花承载着我对故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
B.天南海北的人们陶醉于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C.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贴切。
D.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正是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
19、课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请根据下图作答。
【1】我们把____________定义为熬夜。从图一发现,2010年到2016年间,熬夜人数在逐渐__________,睡眠时长在逐渐__________。
【2】从图二不难发现,熬夜对人体最大的伤害就是使人觉得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里面有什么故事呢?那就请你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吧!注意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在文字里。请你拿起笔,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