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四平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蝉》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蝉声的描写,表达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B.《乞巧》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女孩子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情景。

C.《山居秋瞑》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幕、雨后初睛的山中图景。

D.《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写,诗中描绘的季节是桃花盛开、鳜鱼肥美的深秋。

2、读《青山处处埋忠骨》,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______

A.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3、《非洲民间故事》中《小伙子雅布拉尼和狮子》,雅布拉尼的爷爷说,雅布拉尼拥有无比强大的能力是(     ),因此他冒险救下了掉在陷阱里的狮子,最后自己也被小豺搭救。

A.善良

B.霸道

C.邪恶

D.诡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1)这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桂花树没有梅树那样有姿态。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海棠树开出了美丽的花。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o  yǔ pī chénɡ   bào  zhà   jiē  kāi   cháo fěnɡ yào  shi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外患       ( )( )       ( )( )

( )耳欲聋       ( )( )       ( )( )

(1)画“  ”的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一阵________________的掌声。

(3)和“负(       )请(       )”一样,来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____________月,_________侵略者侵入园内,先是抢掠财物,后又放火焚毁了________

2.太阳离我们有_________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_______地走,差不多要走____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____________年。

3.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太阳送来的。_________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

4.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________。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________。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________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________了忙碌。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鱼竿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shuò dà(   )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gōu huǒ(   )煮起了鱼,他láng tūn hǔ yàn(   ),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jīn  jīng)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āái)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jìn  jìng)的yí hàn(   )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bá shè(   ),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圈出括号里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   ) 艰难——(   )

简单——(  ) 启示——(  )

4.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只顾眼前的利益,是能够享受短暂的欢愉的人。(   )

  (2)只有高远的目标,只能成为什么也享受不到的人。(   )

  (3)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

 

 

10、阅读理解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1的意思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歇;③利钱。奔腾不息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再用其余两种意思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地域的范围逐渐扩大,暗含邓小平爷爷的影响________。

3文中两个标下划线的属于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芦芽

芦芽使我惊讶了很久。

芦芽是淡红色的,很嫩。我用手掰过,没花什么力气,那细而尖的嫩芽就折断了,有乳白色的汁液从断面渗出来。

它们怎么能从那些还没有化开的冻土中钻出来?使我惊讶的是,河沿上那些冻土,简直就像石头,可以使锋利的铁锹卷刃。每天早晨,白森森的寒霜覆盖着冻土,看不见生命的色彩从中显露。只有去年秋天枯萎了的芦苇和败草,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宣告着一个个弱小生命的衰败和死亡。这死亡是寒冬带给它们的。整个冬天,冻土都以威严强悍的面貌傲视着世界。阳光的照射可以使它们融化于一时,但只要夜幕降临,只要寒风一起,它们便悄然封冻,成为铁板一块,连顽强的蚯蚓也无法突破它们对大地的封锁。

而又嫩又小的芦芽却倔头倔脑地从冻土下钻出来了。这是生命创造的奇迹。它们没有屈服。我无法想象芦芽钻出冻土的过程,这过程一定是痛苦而又漫长的,需要韧性,需要恒心,需要忍,需要日复一日的等待……

寒风依然刺骨,太阳还躲在灰色的浓云背后。我感到冷,我甚至能听见从口中呵出的热气在空中凝结成霜的声音。这是冬天的声音。芦芽,以你们嫩弱的身躯,能在这样冷酷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吗?芦芽不会回答我。它们的沉默是一种自信而又宁静的微笑,它们的微笑将在大地上蔓延。不会很久了,它们的微笑会蔓延成一片青翠,一片在春天的暖风中洋溢着生机的绿色海洋……

【1】“它们怎么能从那些还没有化开的冻土中钻出来?”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芦芽使“我”惊讶的原因不包括(       )。

A.芦穿易折,不用花什么力气就可以把它的嫩芽折断

B.芦芽能钻出冻土

C.芦芽能在冷酷的环境中生存

【3】“整个冬天,冻土都以威严强悍的面貌傲视着世界。”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冬天的寒冷,突出了芦芽生存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草船借箭(片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从“吃惊”一词可以看出鲁肃___________;从“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神机妙算”的意思是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么呢?(简要列举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______

①2020年11月1日深夜,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即第17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是目前北斗导航家族中“功能最强”的导航卫星,作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球同步轨道(GEO)首发星,这型卫星也因此获得了“吉星”(GEO轨道导航卫星的谐音)的昵称。

②“吉星”除了具备传统导航卫星的功能外,还身怀多项“绝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吉星”使自动驾驶更安心。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天雄介绍,在天上静止的“吉星”,可以像其他通信卫星那样,向地面稳定地传送信号。这样一来,只需以全国已有的北斗导航卫星地面站为参考,得出各地导航误差,再通过“吉星”播发精密单点定位信号告知用户,即可实现动态分米级、事后反米级的定位服务,足够汽车自动驾驶、船舶精准停泊等场景使用。还省下了大规模建设基站的费用。

④“吉星”可以顺畅发送图文信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第一次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是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当时地面通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救援部队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发出了第一条来自灾区的信息,准确报告灾情和受灾位置,其“既知道我在哪、又知道你在哪”的“导航、通信一体化”优势,为救灾抢出一线生机。

⑤十多年过去了,“吉星”不仅在导航信号上兼容北斗二号,为传统用户提供一如既往的导航服务,更在短报文通信功能上实现了新突破,通信能力比原来提升10倍,单次可发送1000多个中文字符,实现了从“短信”到“微信”的跨越,足以将突发情况的情节一次性说清楚。

⑥“吉星”的另一项绝技,是面向民航等用户的卫星导航服务星基增强系统,使航班起降更安全。

⑦A与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应用场景不同,民航对导航信号完好性有严苛的要求。B.万一导航信号出现问题,“吉星”也会在6秒的安全时间内通知用户,切换其他导航信号。C而“吉星”会通过两个频点播发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星基增强信号,进一步提升卫星系统定位精度,同时增强导航信号的完好性。D通常情况下,航班在航路上飞行时,导航信号偶尔出现中断并无大碍;可如果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导航信号消失或出现偏差误导飞行员起降操作,那后果不堪设想。

⑧“吉星”面向民航等用户的星基增强业务标志着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将为国内外民航用户提供花费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导航服务,提升北斗导航系统的国际地位。

【1】短文分别介绍了北斗“吉星”的哪三项“绝技”,请分条写下来。

【2】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的四句话被打乱了顺序,请将它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14、课外天地

乌鸦喝水

有一只乌鸦特别聪明,智慧过人。一天,它干完活又累又渴,真想喝水。忽然,它看到一个大水罐,满心欢喜。它飞到水罐旁,一看罐里的水不多了,嘴探进去也喝不到。怎么办呢?

它使劲地用身体撞水罐,又用翅膀推水罐,想把水罐弄倒,好喝水。可是水罐又大又重,它的力量太小了,弄不倒这罐子。

忽然,它急中生智,可以叼些石子放到罐里,石子多了,罐子里的水不就升高了吗?这么想着,就这么做了,它不厌其烦地一块一块地用嘴叼石子,功夫不负用功的乌鸦,放了很多石子后,水面上升了,它终于喝到了水。它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解了渴。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量词。

(    )乌鸦 一(    )水罐 一(    )石子

2.这只乌鸦欢喜的是它看到了       ,烦恼的是        

3.为了能够喝到水,乌鸦用的办法有:     ,又用      ,就是想要把罐子     

4.短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急中生智的意思是乌鸦为了    ,想出了    ,就是把   放到     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            ,才能 

15、课内阅读:阅读《慈母情深》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我穿过一排排缝韧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国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翠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晴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身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瘦小( )       疲劳( )       繁忙( )

【3】“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细节见真情,读下面的细节描写,回答问题。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裂的手指”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掏”“数”两个动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理解“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清不过包公

①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发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便把他削职为民。就算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最后,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②包公被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离京回老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在后面盯梢。

③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来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的瓜藤上西瓜长得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和包兴大口地吃了起来。两个鬼鬼祟祟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④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吃瓜给钱,那还有啥说的。”

⑤傍晚,包公住到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米饭里掺了不少未脱壳的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往外挑。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⑥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⑦走着走着就要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抄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边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玷污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⑧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只见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鼻子都气歪了,心想:就算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污点。

⑨两个太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京复命。

⑩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都说: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选自《田螺姑娘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由黎邦农搜集整理,有改动)

【1】请选择恰当的成语表示短文中俗语的意思。

A.气急败坏

B.面面相觑

C.吹毛求疵

D.窃窃私语

①耳朵咬耳朵 _____

②鸡蛋里挑骨头 _____

③大眼瞪小眼 _____

④鼻子都气歪了 _____

【2】先梳理这个民间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简要概括后再写下来。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路上,两个太监试图用三个罪名陷害包公,都因包公坚守原则而让太监找不到污点。

结果: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③﹣⑧自然段,借助表格梳理太监打算安给包公的三项罪名。

罪名

地点

包公的做法

太监的表现

偷西瓜吃

_______

吃瓜给钱

_______

_______

镇上客栈

_______

大眼瞪小眼

_______

_______

含水洗手

鼻子都气歪了

【4】单选题:体现包公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一项是(   

A.铡了陈世美

B.安步当车

C.吃瓜给钱

D.含水洗手

【5】单选题:故事开头中“事成大大有赏”中的“事成”指的是(   

A.奖励包公清廉

B.赶包公出京城

C.说包公的坏话

D.抓到包公把柄

【6】多选题:这个民间故事中的包公具有的美好品质有(   

A.铁面无私

B.诚实正直

C.爱惜粮食

D.爱护百姓

【7】问答题:两个太监回京之后会如何复命呢?请发挥想象把这个简略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东莞市“校园朗读者”活动来了,请你快速阅读,并回答下面问题。

春酒

看到题目,我产生的疑问是:

①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零食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桂圆、松糖等,并不稀罕。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未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gǒu)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这八宝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kǎn)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zhēn)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的酒席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wēi)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⑦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⑧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喝,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⑨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乡的酒呢?

(作者琦君,选文时有改动。)

【1】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就是带着问题读,当你读到文章题目时,你有什么疑问,写在文章题目下。

【2】本文回忆了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第①自然段:我喝春酒;第②到④自然段:_________;第⑤到⑥自然段:________

【3】小芳朗读到《春酒》第2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联想起《桂花雨》中的类似描写“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比较两处语言,正确的是(   

A.两处地方都在强调作者不喜欢的事物,表达厌恶之情。

B.两处语言运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小芳的联想没有清晰的逻辑。

C.都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本文中突出了母亲酿制的春酒让我最喜欢。

D.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金丝蜜枣、巧克力、桂圆和松糖等不稀罕。

【4】第⑤自然段“最最讲究的酒席”中“讲究”一词,与以下选项中的“讲究”意思最一致的一项是(   

A.妈妈是个有品味的人,她对家中的每一处布置都很讲究。

B.爸爸是一个做事讲究效率的人,工作时他总是争分夺秒。

C.姐姐是位翻译官,她常常告诉我翻译的技术可大有讲究。

【5】琦君曾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母亲。作者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阅读链接,写出你对文中第⑨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链接

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学时随父母迁居杭州。1949年去台湾工作。1977年,琦君随夫远处美国,客居纽约。直到2004年才和丈夫重返台北养老。她一生在台湾与美国间多次辗转,始终远离故土。

18、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涧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牢靠—________ 隐蔽—________

【2】选文以为例,按_______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的结构。

【3】这里介绍的“大洞”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 )。

A.地道里的环境很舒适,还可以纺线。

B.地道里隔音效果好,在里面纺线外面都听不到声音。

C.地道里不气闷,有亮光。

D.地道里很宽敞,能容下纺车。

19、课外阅读。

作者: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吓 ,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又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就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她伟大,因为她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如怨如诉 ________ 、________ ;  颤颤巍巍 ________ 、________

2这篇文章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写出了老舍先生对母鸡由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作者从三个方面写了讨厌母鸡的理由,请分别概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老舍先生看了孵养小雏鸡的母鸡后,再听到母鸡的叫声后,你会怎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写一写人体五官中嘴巴的作用。

例:在五指中,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例如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扩句:列车开动了。

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句,想象下列情景的具体画面,写一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忙: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必须保护师父西天取经。(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兴奋地告诉妈妈:“爸爸给我买的钢笔终于寄到家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比这更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漫画往往能教给我们一些道理,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你对漫画的理解写一篇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